分享

李妍: 分众传媒的几点思考 一,电梯广告形式及特点 $分众传媒(SZ002027)$ 及其同类型公司...

 零号本 2019-05-25

一,电梯广告形式及特点

$分众传媒(SZ002027)$ 及其同类型公司是立足于楼宇电梯的广告投放“渠道”,形式上主要有框架和轮播两种。框架广告是在特定时间内以海报的形式展示一个静态广告;轮播广告是在有效时间内,轮动播放多个品牌的视频广告。 

框架广告的到达率比联播广告高,因为只展示一个广告,等电梯和乘坐电梯的每一个人都能看到,联播形式下由于每条广告只有15秒或者5秒的展示时间,并且10-40条广告轮换播放,到达率低一些,因此单一广告的售价也低一些。

而对于渠道,联播形式由于承载了更多的广告,大幅提升了单一点位的收入规模。

另一个决定渠道收益的重要因子是刊挂率,目前而言,单一轮播点位可以承载30-40个广告,那么谈下20个广告主的渠道要比只谈下10个广告主的渠道多一倍收益,这点也正是现阶段造成新潮和分众运营效率差距的重要因素。

再来就是定价差距,一线城市高于二三线,核心商区写字楼高于“五环外”住宅楼,也就是传说中的,优质点位价值高且数量有限,目前主要集中在分众手中。

我看球友们喜欢谈垄断,于是再补充一点,分众这类线下渠道,和互联网平台的一个很大的区别是,无法通过优化产品和内容提高流量进而提升平台的广告价值,举例来讲,爱奇艺抖音可以通过优质的内容提高流量,Facebook可以通过产品的优化强化网络效应,而对于分众这类渠道,单一电梯的客流是固定的,提高渠道的人群覆盖,只能通过点位扩张来一点一点的实现,网络效应有一些,但是并不明显,主要体现在点位多和广告主多相互强化上,但依然无法截断其他市场参与者的活路。好在目前这个行业的定价是不低的,分众的毛利率长期保持在70%左右,华语传媒,城市纵横等毛利率也有40-50%,足以支撑这个领域持续性共同发展,行业还是很有利可图的,只是从经营结果上反推,觉得对手的执行力和野心有点弱额

二,竞争格局分析

由于这类“渠道”本身没什么太多可创造性发挥的地方,抢市场只能依靠点位扩张和广告主范围扩大来实现,1点位主要取决于和物业的关系及租金价格,2广告主获得需要行业多年的经验累积。

1比2容易些,但二者都不能说是不可逾越的门槛,因此,我认为诸如新潮传媒之类的后来者,签下足够多的点位后,注意,是“足够多”的前提下,除非其他渠道和分众在人群覆盖上高度重合,否则广告主没有理由不追加其他投放渠道,毕竟品牌展示的目的就是高曝光和高覆盖。这一点其实也很容易体会,客观上来讲,如果不是研究这几家公司的基本面或者为其股东,身为一个普通进出电梯的客人,分众和新潮传媒所展示的广告效果对于大家其实没有任何差别。竞争的加入是这些年楼宇广告市场教育成功的结果,新进入者的刊挂率提高,也是时间和经验可以解决的,而并非你死我活的关系,差别在于高质量点位掌握在谁手中,还有执行力。

高质量点位首先是有限的,细节不展开了,各大券商的报告和球友的调研已经比较详细了。虽然目前大部分高价值点位在分众手上,但是高价值资源的天花板也比较明显,具体到框架广告,资源位有限的前提下,广告主需要排队;轮播广告,本来到达率就较框架少,无节制的增加轮播数量,意味着大量广告无法触及用户,广告价值下降。那么即使是分众,要扩张,就难免要进入规模更为庞大的中低端点位市场,再与智慧并用,重新打乱原有网络以各种名义拆网售卖,还是能分得广告主更多预算的。

三,扩张及利润率走向

由于楼宇广告市场渗透率依然很低,分众在摆脱业绩对赌压力之后,大概率会坚持执行扩张战略,虽然高质量(高毛利)点位有限,但以规模换盈利也是可行的,未来的局面可能是市场参与者一起将市场继续做大,占据高质量点位的参与者享受高利率,其他参与者低利润运营。楼宇广告目前占整个广告市场(6500亿左右)份额仅2%(目前90%是分众的。。足以体现团队执行力甩对手几条街。。);截止2017年全国电梯数量560万台,年均增加70万台,分众覆盖约90万台,新潮约覆盖40万台电梯。

短期来看,分众的扩张一方面是点位继续下沉,达到一定数量后拆网收费,公司已于2018年十一假期后将在售点位重新分配为A1,A2,A3,并且三套网络质量相当,这样一来,要求广覆盖的客户必须三网都买,相当于变相获取了广告主更多预算;另一方面,分众会通过“竖屏”对接中小广告主,比如本地餐馆可以通过APP自助投放周期较短预算较低的小广告,这块虽然能通过自助模式降低一部分成本,但是利润率和品牌广告还是会有比较大的差别,比外电梯广告没办法将投放颗粒度细化,本地广告能够影响到的面和精准度都有局限,我对这块业务目前持保留态度。

至于利润率走向,其实已经很明确了,一方面点位扩张,从预付租金到能收取广告费有时间差,加速扩张期毛利率必然下降,另一方面就是高质量点位数量有限,新扩张的大部分资源毛利率水平大不如前也是在预期内的,整体上公司的财务走向上很可能是收入增速高于利润增速,加上周期性影响难以避免,2019年利润负增长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报表中已反映出分众的回款周期拉长,应收帐款增加,今年前三季度应收款占同期总营收的比例为20%,2017年为6.8%。

以下几组数据大部分来自券商的报告,可供参考理解上述分析:

根据国元证券调研,分众今年一线城市联播网播放品牌数量30个左右,有效播放时间内可容纳的品牌约40-50个,联播网有效刊挂率在60-70%;刊例价方面,一线城市刊例价是二线城市的3倍,是三线及以下城市的10倍。

以全国的口径为准,2017 年新潮、城市纵横以及分众传媒的单点收入分别为 787 元、318 元以及 3597 元。

分众传媒公司预计到2018年底可售点位250-270万,其中海报190-200万,电视60-70万。根据国元证券报告,新潮传媒可售点位约40万个。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中新潮的全部点位数量与 分众的电梯电视点位总量相当,但是分众的点位质量更优,电梯电视商务楼点位数量方面,分众是新潮的 3-7 倍;分众的商务楼点位占比电梯视频点位总量的比 例为 40%左右,而新潮商务楼的点位占比仅为 3%-20%。

2017 年分众点位资源平均租金 1619 元/个.年,根据公司 2015-217 年报数据,三年媒体点位租金成本分别为 18.76 亿、22.74 亿、24.66 亿,对应期间全部点位数量分别为 131.35 万个、144.7 万个、152.37 万个,单个点位平均租金分别为 1428 元/个.年、1571 元/个.年、1618 元/个.年,三年 CAGR 为 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