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霍彦儒:炎帝的德政

 飓风居主人 2019-05-26

在炎帝研究上,对炎帝在物质文化方面的发明创造论述的较多,而对炎帝的德政却谈得较少。本文根据有关古籍记载及考古发现,将炎帝的德政予以梳理。

一、“修德”

炎帝的“修德”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以德而王”。就是说炎帝以“德”来管理天下。《吕氏春秋·上德》云:“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此神农、黄帝之政也。”意思是说:治理天下及国家,不如以德、义行,德、义行,没有赏赐而人民也会劝进,没有刑罚而奸邪也会停止,这是神农、黄帝的执政之道。《淮南子·主术训》:“昔者神农之治理天下,神不驰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诚之心。”《帝王世纪》:“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炎帝退而修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炎帝。”《广博物志》:“神农修德而夙沙至”。《通志》:“夙沙氏为诸侯,不用命,箕文谏而杀之,神农退而修德,夙沙氏之民,自攻其君而来归。”炎帝对不听从自己命令的氏族,并不是采取“诛”或“驱”的办法,而是“教而不诛”,以“德”报怨,然后使其归顺于他。《皇王大纪》:“神农氏知天地之道,明于人之性,以有天下,更无怀氏。”炎帝的“德”治,取得了统治天下的权力,替换了无怀氏。因炎帝采取的是“至德之隆”的德政理念,所以“法省而不烦,威厉而不杀”,社会“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质朴无争,虽无号令,但人皆听从。”先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无有相害之心”的和谐生活,即使边远地区的氏族部落也“没有不服从的”。因为炎帝的“以德而王”、“圣德所感”,所以,炎帝时代出现了“甘雨时降,五谷蕃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丰收景象,社会出现了“其俗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衣食饶溢,奸邪不生,安乐无事,而天下均平”,的良好风气,各种事情“无不显著”。从炎帝生长、活动过的渭河流域到中原、华北的黄河中下游所发现的数以千计的仰韶文化遗址看,此时正是原始社会的鼎盛时期,与文献记载是基本吻合的。

炎帝“以德而王”的另一政绩,就是“以火德王”。《文献通考》:“火。德也。”火,传说是燧人氏“钻燧取火”所发明的,而炎帝发展了燧人氏的“钻燧取火”,“修火之利”,把火广泛地运用于生产、生活之中,发明了火耕、熟食、烧制陶器,等等。关于炎帝与火的关系,古籍多有记载。《左传·昭公十七年》:“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左传·哀公九年》:“炎帝为火师”,《潜夫论》:“其德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路史·后记三》:炎帝“于是修火之利,范金排货,以济国用。”正因为炎帝善于取火、存火、掌火、用火,与火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炎帝以火为名。《古史》:“以火继木,为火师而火名,故曰炎帝。”《说文解字》:“炎者,火光上也,从重火”。由于炎帝有多种火德,遂“以火德王”,号炎帝,或赤帝,佐祝融,死托祀南方炎火之地,为火德之帝,号天帝赤火票怒,岁名赤奋若,又名赤冀若。民间称炎帝为“太阳之神”,因火与太阳都给人间带来光明,带来温暖,五谷更离不开太阳,所以,民间世世代代都用太阳以象征炎帝。可见,火在炎帝族中占有崇高的地位,“火德”是凝聚姜炎族的精神纽带。

2、“作教化民”。炎帝时代的“作教”是言传身教或口耳相传;“化民”就是用“农耕”、“熟食”等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来改变先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白虎通义·号》:炎帝“制耒耜,教民农作”。《帝王世纪》:“炎帝……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以省杀生”。炎帝还把“德”推人及物,要善待自然,以免杀生。炎帝并教化族民要“躬勤田亩之事”,如此,才能“五谷丰登”。在炎帝的大力倡导下,“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农耕生产得到了推广与普及。炎帝还通过发明“音乐”以教育族民要“厚德载物”、和睦相处。《通志》:“炎帝……始作五弦,削桐为琴,纠丝为弦,以通天地之德,以合神人之和。”在“教”的方式方法上,炎帝“顺民之性,育之者也”,能按照人们的不同性格,而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3、事必躬亲。炎帝不仅以“德”治理“天下”,而且用“德”能严格要求自己。《文子·上义》:炎帝“躬身亲耕,妻室亲织,作为天下的表率。”《越绝书》:“昔者神农之天下,务利之而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所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据考古发现,仰韶文化的墓葬中,殉葬品已有了数量的差别,说明此时已有了私有财产。但是炎帝作为一位部落首领,尽管“智能自贵于人”,却“不望其报”;面对剩余产品,却“不贪”;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甘于奉献,不怕牺牲。传说,炎帝为了发明医药,为民治病,遍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百死百生”。一次误尝一种名叫“火焰子”(断肠草)的毒草,中毒而死。炎帝以为民而死实践了他的“修德”理念。传说中还有炎帝的女儿“精卫填海”和后裔“夸父追日”的故事,体现了炎帝族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

4、宽厚仁慈。《逸周书·尝麦篇》、《史记·五帝本纪》等书记载,炎帝(一说为榆罔,一说为共工氏)、黄帝曾为争夺联盟领导权而在“阪泉(今河北逐鹿境内——编者注)之野”发生战争,黄帝“三战,然后得其志”。炎帝失利后,并未与黄帝为敌,而是“尊轩辕为天子”,加入到炎、黄、蚩三部族组成的华夏联盟集团,与黄帝族、蚩尤族(东夷族)共同开创了华夏族历史新局面。在这场战争中,炎帝表现了他“宽厚仁慈”的“大统一”思想。

二、建典立制

据有关文献记载,炎帝对古代建典立制的主要贡献亦有以下四个方面:

1、“建官设制”。我们说,炎帝时代虽然国家还没有起源,但是,氏族和部落的管理制度已现端倪,有了专门的管理职务。《南齐书·百官志》:“建官设制,兴自炎、皡”。皡,指的是太皡或少皡。《春秋命历序》:“神农始立州制形”。《左传》记载“炎帝火师而火名”,“火师”即“火正”。在炎帝部落集团内,“以火纪官,春官为大火,夏官为鹑火,秋官为西火,冬官为北火,中官为中火也。”,设“五正”,以分别管理天地和四季。柱为农正,共工为木正、水正、工正,祝融火正。还传说炎帝有个臣子叫白阜,“图画地形,通水道之脉”,也是专司山水的水正。

2、男女分工。据考古资料,约在公元前5000年前后,开始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男女分工。男耕女织是几千年来中国农业社会的主要性别分工模式。从传说看,我国男女分工最早始于炎帝时代。《吕氏春秋·爱类》:“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其意是说:神农的教令说:男子如果有人正当年而不种田,则天下就会有人因此而挨饿;女子如果有人正当年而不纺织,则天下就会有人因此而受冻。像炎帝时代这种男耕女织的分工制度在其他古籍中也有记载。《商君书·画策》:“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淮南子·齐俗训》:“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刘子》、《绎史》、《天中记》等古籍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这种男女分工制度在采集、渔猎时代并不明确,因生产内容简单,男女是共同采集或渔猎,即使有分工,可能也是临时的;只有农业出现以后,随着生产领域的扩大,生活内容的丰富,这种男女社会分工才能固定下来,并形成制度。这已从宝鸡北首岭、西安半坡等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骨针、骨锥、陶纺轮等纺织工具得到印证。

3、始设蜡祭。炎帝时代以前,原始信仰和意识早已产生,但还未形成较为固定的、全部落的制度化的祭祀和礼仪。“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炎帝部落逐步发展、壮大,融合了众多氏族,成为中原大地最强大的部落集团,为了稳定和凝聚各氏族部落,除了创立了一套政治和社会制度外,还创立了一套较为规范的祭祀制度,祭天、祭祖、祭神,有了一定的形式和礼仪规定。”其中蜡祭、明堂祭、求雨仪式等传说就是炎帝创立的重要的祭祀仪式。

所谓蜡祭,古代有着不同的称呼。《月令章句》:“蜡祭: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蜡,秦曰腊”,而以“蜡”或“腊”比较通用。蜡祭即腊月之祭,是中国先秦和史前时期重要的祭祀形式。蜡祭的对象,因时而异,主要是祭祀农业、田猎、畜牧业等诸神,报岁终之功,祈求来年五谷丰收。《礼记·明堂位》“正义”注:“蜡是报田之祭。”可见,“报田”、“报啬”是蜡祭的主要内容。

蜡祭本是原始社会腊月里庆贺农业丰收的报谢礼仪,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史记·补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于是作蜡祭”。《礼记·郊特牲》:“伊耆氏始为蜡。”“正义”注:“伊耆氏即神农也。”有说伊耆氏为炎帝后裔。《皇王大纪》卷一:“蜡也者合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索飨之,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神以报啬也。”这里的“先啬”是指炎帝。《五经正义》:“神农伊耆,一代总号,其子孙为天子者始为蜡祭,祭其先祖造田者,故有先啬也。”孔颖达的话是说蜡祭并非第一代炎帝所创,而是后来继位炎帝祭祀最早的炎帝。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炎帝创立蜡祭的同时,还创立了“祭祀吉礼”。《礼记·郊特牲》:“祭祀吉礼起于神农也。”关于炎帝始设蜡祭,在《礼仪集编》、《礼书纲目》、《尚史》、《玉海》等书中均有引用《礼记·郊特牲》及“正义”注释的记载。

古籍还记载,炎帝在举行蜡祭时,还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即“万民戏于国中”。《路史》卷十二:炎帝于“每岁阳月,盍百神率,万民蜡戏于国中,以报其岁之成。”传说炎帝还创作了一首有名的《蜡祭歌》,即祝祷词。其词云:“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表达了先民希冀得到后土的庇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

蜡祭这种古老的祭祀仪式,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后汉书·礼仪志》:“季冬之月,星回岁终,阴阳以交,劳农大享腊。”这里的“腊”即岁终蜡祭之别称。现今流行于神州大地的腊月二十三祭灶、年三十守岁及新春佳节等,可能就是炎帝时代蜡祭的继承和发展。

炎帝除了始设蜡祭外,根据文献记载,炎帝还始设“明堂”和“求雨”等祭祀礼仪和制度。《淮南子·主术训》:“月岁时考,岁终献功,以时尝谷,祀于明堂。明堂之制,有盖而无方……”。《新论》补佚:“神农氏祀明堂,有盖而无四方”。《北史》卷九:“壬寅,祀圜丘。诏曰:‘予本自神农……。’”《论语注疏》“序”:“明堂是祭天之处”。所以,历来统治者都很重视“明堂”的祭祀。求雨仪式传说也与炎帝有关。《神农求雨》:“春秋雨日而不雨,甲乙不雨,命为青龙,又为火龙,东方小童舞之;丙丁不雨,命为赤龙,南方壮者舞之;戊己不雨,命为黄龙,壮者舞之;庚辛不雨,命为白龙,又为火龙,西方老人舞之;壬癸不雨,命为黑龙,北方老人舞之。如此不雨,命巫祝而暴之;如此不雨,神仙积薪击鼓而焚之。”《神农求雨》书虽为后人所作,但这种求雨仪式无疑在炎帝时代已经存在。“因为雨水与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旱或涝对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发明农业的炎帝部落集团,无疑十分重视雨水。为祈求风调雨顺,创立了最早的祈雨仪式和制度。”考古资料如宝鸡北首岭遗址中墓葬的随葬品,陶瓮棺上开的小孔等,说明当时人已有了灵魂和生死轮回观念。北首岭村落遗址中间6000多平方米的广场,可能就是记载中所说的蜡祭、明堂祭天及求雨的场所。

4、纪事制度。传说中国最早的纪事制度始于伏羲。《周易·系辞下》:“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卦”者,挂也。东汉郑玄《周易注》:“事大,大结其绳;小事,小结其绳。”“结绳”和“八卦”是伏羲发明的一种记事方法。这可以说是文字纪事的前身。到了炎帝时代,炎帝在继承伏羲“结绳纪事”的基础上,对此又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说文解字》:“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其意是说:“到神农氏,结绳记事,百业繁荣,同时虚假的东西也就产生了。”《帝王世纪》:“庖羲氏作八卦,神农重之为六十四卦。”《史记·补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遂重八卦为六十四(爻)〔卦〕”炎帝将伏羲发明的“八卦”演绎为六十四卦,扩大了记事范围。据考古显示,“仰韶文化时代各居住中心都有一所结绳挂藏室,说明起码结绳记事在当时相当普及。”《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字源》记载:“炎帝因嘉禾作穗书”。“穗书”是什么字,现在无法考证,但从考古资料看,已在多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众多的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距今8000年的甘肃秦安“大地湾人”制造的彩陶内壁上刻有数字符号;距今800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一些甲骨上刻有相形符号;距今7000年的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一件尖底瓶上,“有黑彩写画的‘’等多种符号组合一起,显然有比较复杂的含义。”另外,在陕西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湖北杨家湾等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都发现了较多的文字符号。对此,于省吾、唐兰、李学勤等著名历史学家均认为“陶器上的这些符号是文字”郭沫若说:“刻划符号的意义至今尚未明确,但无疑是文字的起源,或者是中国原始文字的孓遗。”可见,传说炎帝开始使用符号文字纪事是有根据的。

据上节所述,炎帝的发明创造既涉及到物质文化方面,也涉及到精神文化方面;既在农业、手工业、交易、医药、建筑、艺术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在“德治”、建典立制等方面有所建树。其实,这些发明创造,绝不是某一个人所能实现的,而是姜炎部落集团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数代或几十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人们之所以将众多的发明成果记在炎帝的名下,赋予他一个人身上,是因为炎帝是姜姓氏族部落集团传说中的首领和祖先,也是因为人们对炎帝的崇敬和缅怀。“因此,炎帝创新的传说是中华民族祖先创新史实的反映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