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知道,老照片里的长沙旧影有多惊艳...

 七彩阳光3109 2019-05-26

提起近代长沙,很多人想到的是军阀混战、内忧外患,日寇入侵。

1938年11月10日武汉失陷,12日逼近长沙。30华里以内时,实施“焦土抗战政策”。长沙民兵自卫队草木皆兵,擅自放火,城内以为是信号,全城放火,长沙大火延续五日五夜,始自行熄灭……大火毁灭了长沙城自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积累,地面文物毁灭到几近于零。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那之前长沙城也有过一些相对安定和平的时光,出现了许多值得被纪念的伟人。

徐特立,1877年2月1日生于湖南长沙,9岁上学,他只上了6年学,卖良田买书自学,创建了长沙师范。42岁又赴法勤工俭学,回国创建了湖南女子师范。

黄兴,1874年10月25日生于湖南长沙一个地主家庭。黄兴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

田汉,生于1898年3月12日,湖南长沙人,他是中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1935年田汉为电影《风云儿女》谱写《义勇军进行曲》途中被国民党拘捕,歌词写在香烟纸上交予聂耳谱曲。

美好的时光,无论黑白还是彩色

记录下来都是惊艳

那些老街

△小古道巷位于长沙古城东南角,西连黄兴南路步行街,东接磨盘湾南倒脱靴巷,长100余米,宽约4米,是长沙有百年历史的“箱包一条街”。

△化龙池,原名“玉带街”,南起大古道巷,北止织机街,至今保留麻石路面。

△铁佛东街,刘廷芳公馆就位于长沙开福区湘雅路以南的铁佛东街72号。

△大古道巷,是长沙市的一条百年老街巷,作为长沙市的一条箱包集中经营街巷也有30年的历史了。

△南阳街位于长沙芙蓉区,南起五一大道,北至老照壁。南阳街西侧,有小巷名书铺巷。清康熙《长沙县城图》上即标有南阳街,因有南阳人最早在这里开店面得名。

△平地一声雷是一个令本地人津津乐道的长沙街名,后来这条街被拆迁成为定王台书市的一部分。

旧时生活

△解放初期的长沙司门口

△1981年7月,湘江边船民生活照片

△1975长沙市21中

△长沙烈士公园内

△新华书店

△棉花糖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

剃头担子

现在,剃头担子少了,剃头师傅必备的十六般技艺(梳、编、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补)懂的人也不多了。

铁匠铺

打铁是一门古老、辛苦的手艺活,俗话称,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弹匠

弹锤起落,奏响的音乐韵律合着空荡房屋里的回声,此起彼伏。和声里,洁白的花絮欢腾着,随风飘舞。

篾匠

粗细均匀,青白分明;砍的扁担,上肩轻松,刚韧恰当;编的筛子,精巧漂亮,方圆周正;织的凉席,光滑细腻,凉爽舒坦。

磨刀人

他们一般这样吆喝:磨剪子,磨刀——声音一

点也不高亢。长大以后,街上的磨刀人逐渐少了,吆喝声几乎听不到了。

回顾长沙城这些美好的瞬间

你会发现黑白照片

绽放出的依然是彩色的光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