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销售话术,这样表达,客户更愿意听(附训练方法)

 老鬼哇事 2019-05-26

表达是销售人员工作中最重要的沟通方式,是我们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重要技能。如果连话都说不清楚,客户又怎么会有耐心继续听你讲下去呢。

那怎样的表达,才能事半功倍呢?

最简单、最实用的说话方法就是“金字塔拆解法”。

把每一个要表达的意思,都放在“金字塔”的塔尖,下面再用个层次进行“解释”,作为金字塔的塔基。

每层解释又能再理出几个要点和案例做支撑,这样要表达的意思就会非常清晰也很有说服力。

一、结论先行

为什么要结论先行?

因为人类的大脑,只能逐句理解我们表达的思想,大脑会默认,我们的前后句表达具有某种逻辑的关系。

如果我们不预先告诉听众这种逻辑关系是什么,听众会非常吃力的去一句一句的去理解、去推导。

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听众的理解与我们的理解不一样,就会造成信息误差,这就是为什么别人做的事总是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而且,如果我们的表达句式很长,或信息量很大,对方会由于逐句理解而产生疲劳,那我们表达的后半段,对听众而言,都是无效的。

解决办法只有一个:结论先行!


举个例子:

“上个星期,我去了我舅舅家。你知道吗,我舅舅家在很偏远的乡下。就是路边还有很老的电线杆,晚上开灯,灯还会忽亮忽暗的乡下。

他们主要是种田为生,要么就出门打工,当然打工的人也就过年才回老家咯。我到他家里的时候,正好他们忙完农活。

我想着他们忙完了应该回家休息或者做晚饭对吧,没想到啊,他们竟然聚集在一个修了洋房的村民家买彩票,没想到啊,乡下比城里更加盛行彩票...”

请问以上表达,中心思想是什么?你看完后,心累吗?

怎样把上面的话,变成结论先行的表达呢?

“原来乡下比城里更加盛行彩票!上个星期,我去了我舅舅家,他家在很偏远的乡下。我到他家里的时候,正好他们忙完农活。

我想着他们忙完了应该回家休息或做晚饭对吧,没想到啊,他们竟然聚集在一个修了洋房的村民家买彩票...”


再举一个例子:

“我们这个窗帘的面料是采用差异化纤维,新型编织技术和后整理技术复合而成的面料。这个面料不但隔热好,而且出厂前经过高温定型,还不容易变形。

使用我们这个窗帘,它的隔热保温能让您待在室内的时候感觉更舒适。因为它不但能帮你隔开窗外热气还能有效阻止热量散发。

这样给您说吧,夏天用了我们这个窗帘,室内温度能比无窗帘的要低6—12度,冬天也能防止散热。夏天隔热、冬天保温、还防防紫外线……”


说了一大堆,其实销售想表达的观点就是这是款隔热保温窗帘,却说不到点上,而当表达变成结论先行,就会立刻清晰起来:

“我们这个窗帘最大的特色就是隔热保温!

面料是采用差异化纤维,新型编织技术和后整理技术复合而成的。

夏季使用,太阳光向室内辐射的热量,大部分被反射回去,室内温度对比无窗帘要低6—12度;

冬季使用,从室内人体和物体辐射到窗帘上的绝大部分热量,都会被窗帘反射回来,有效阻止了热量的散发,让您一年四季都享受室内的舒适温馨……”

结论先行还有个好处就是督促自己少说废话。因为话是我们自己说出来的,我们都急于维护自己的观点,所以后面的解释,一般都是为了维护...

训练方法:

方法一、

表达从这句开始:我想表达一个观点...(强迫自己从结论说起)

方法二、

1、自己围绕一个主题说一段话并且录音

2、重听录音,找到结论

3、从结论开始再说一次,并录音

4、对比两段录音的效果,找到成就感。

二、 以上统下


以上统下的意思是:所有的论据都要支撑论点,所有的原因都要支持结论。

翻译为人话就是:荤类下面没有南瓜,也不能把鸡腿放到素菜下面。

当我们做到了结论先行,后面的表达都要能支持这个结论。像上面的窗帘案例:

“而且出厂前经过高温定型,还不容易变形。”

这句话虽然也是窗帘的卖点之一,但是却不能支持“我们这个窗帘最大的特色就是隔热保温!”的结论,就应该删掉!

要做到以上统下,可以向自己提问,“论据支持论点吗?”

训练方法:

1、自己围绕一个主题说一段话并且录音

2、重听录音,找到结论和论点、论据,并画成如上图一样的结构图

3、问自己“论据支持论点吗”

4、修改论点或者论据

5、按照修改后的结构图,再说一次并录音

6、对比两段录音的效果,找到成就感。

三、  归类分组

你现在正准备出去散步,你爱人说“顺便买点东西回来:

“葡萄、牛奶、土豆、胡萝卜、鸡蛋、橘子、咸鸭蛋、苹果、酸奶”

你买回来什么?如果换成这样呢?

有没有好记一些?

人的大脑天生就会把相似的东西串在一起记忆、理解,这就是为什么英语背单词有词根记忆这码事。

我们不能违背人的天性,所以,在表达中,我们要把相似的论据放在一起,不同的论据进行分组呈现。

归类分组要注意不要重复!

我经常会在工作总结中看到别人的总结如下:

成绩:业绩达成80%

不足:业绩只达成80%

这就是典型的分组有问题,80%的业绩到底是成绩还是不足?

一个论据只能在一个论点里!

训练方法:

1、围绕主题罗列所有的论据

2、将论据分组

3、给每组找到一个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是该组每个论据的共同特质

4、检查结果“有没有遗漏”、“有没有重复”

四、  逻辑递进


逻辑递进就是按照某种推导方向,来全面的认知事物,翻译为人话叫:顺序!

常用的逻辑递进方式有:

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结构(空间)顺序:东南西北中,动作表情语言;

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核心)、次重要、第三重要……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而我想着重强调的是,表达中最有效的顺序,应该是:以听众的利益/需求程度来排序。


举个例子:

一家银行需要跟餐饮商家合作,工作人员交出以下合作方案:

1、客户持卡消费享受88折

2、客户通过银行的APP购买商家优惠券80抵100元(类似团购APP消费模式)

3、客户到店消费满200元送乐扣水杯(水杯归银行出钱购买)

这样的排序方式能打动商家吗?

商家需要什么?商家想要打折、想少收钱吗?

商家想要的是,你能帮我提高客单价,让我赚实实在在的钱!你能帮我吸引很多的客户入店,让我赚实实在在的钱!

所以,最好的排序方式应该是:

1、客户到店消费满200元送乐扣水杯(提高了客单价,还不用商家出钱)

2、APP购买优惠券80抵100(虽然少赚点钱,但是能吸引客户从店外入店消费)

3、客户持卡消费88折(已经到店吃完了的客户,多么不想打折)

练方法:

1、自己围绕一个主题说一段话并且录音

2、重听录音,找到结论和论点、论据,并画成结构图

3、写下听众的需求和利益点

4、按照需求程度将论据重新排序

5、按照修改后的结构图,再说一次并录音

6、对比两段录音的效果,找到成就感。

五、  终极例子一

马上要参加技术总监岗位的竞聘,以下是你多年来的工作业绩,请问你怎么表达?

工作业绩总结:2015年至2019年,参与了10个项目

项目1:担任技术负责人,保证多个项目如期完成

项目2:克服人员经验不足的困难,开展岗位培训

项目3:辅助技术攻关,解决重大难点

项目4:在公司流程基础上,制定新的公司管理流程和规范

项目5:为方便员工学习及知识传承,建立领域知识库

项目6:主持项目实施研讨,制定项目实施规范

项目7:作为导师,带教3位新员工

项目8:制作全套岗位课件(10个PPT),并授课

项目9:负责梦里花大型项目技术担当,并作出突出贡献

项目10:组织技术部人员与华为技术部人员学习沟通,提供人员综合能力

试着自己画结构图,表达一下,再看答案~

六、终极例子二

老板问小美年会的准备情况:

老板:“年会准备得怎么样?”

小美:“酒店我们定的XX大酒店,最近搞年会的多,只有那里时间价格都合适。

我们让各个部门都出了节目,彩排了一次,删掉了几个唱歌的节目,剩下都是舞蹈、魔术、小品等。

主持人还在筛选中,主持稿已经编好了。

优秀员工的名单还没定好,有的部门经理还没交名单,不过奖品已经准备好了。

会场的宣传品也买好了,因为是十周年,所以背景墙和装饰品都是十年为主。”


听完小美的回答,你觉得老板的感受是什么?

老板清楚年会准备情况了吗?老板又怎么看待小美的能力呢?

在现实中,老板听完小美的回答,默默的走开,向另外一个员工询问情况去了。

如果换个表达方式呢?

老板:年会准备得怎么样?

小美的同事这样回答:“其他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只差敲定主持人跟优秀员工名单了(结论先行)。

会场(论点A)定的XX大酒店,

XX大酒店时间与价格都合适(论据A1),

会场装饰道具都已经采购好,全是以十周年为主题(论据A2),

节目这块(论点B)已经彩排了一次,

择优录取了十个节目,都是舞蹈、魔术、小品等(论据B1),

主持人还在筛选中,主持稿已经编好了(论据B2),

颁奖的优秀员工的名单还没定好,因为有的部门经理还没交名单,不过奖品已经准备好了(论据B3)。

您放心,肯定能按时完成准备工作,您要是能帮忙催下部门经理就好了,我们催得他们都烦了。”

老板听到这些,会是什么反应?肯定会说:行,优秀员工的事我去催一下!

总结来说:在这个高效沟通的时代,很可能没有人有耐心听你说完前面的冗长铺垫,谈话就结束了,所以,调整说话逻辑非常必要,试着先说结论,再慢慢阐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