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泄泻(腹泻)医案】

 als的图书 2019-05-26

​中华易医


【泄泻(腹泻)医案】男,8个月,5月11日初诊。患儿自出生后,每日大便3~4次,质稀溏,近月腹泻加重,日5~8次,稀薄不臭,面色恍白,肌肉削瘦,不思乳食,两目微陷,露睛倦卧,四末不温,舌苔淡白,指纹隐淡。


     证属脾胃虚寒,清气下陷。


     治宜健脾补虚,温中散寒。拟七味白术散加减。


     处方:党参、焦白术、茯苓、葛根各6g,藿香、红豆蔻各3g,炮姜、广木香各1.5g,煨肉桂、甘草各5分。


     2剂频服后,四末转温,腹泻止,大便仍不实,乳食少思,原方去肉桂、炮姜,加炒麦芽、焦山楂各5g,陈皮3g,服5剂,诸症皆除而痊愈。


      【中华易医悟】体会:七味白术散系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藿香、木香、葛根组成。具有补益脾胃而滋化源,理气化湿而行津液的功效。《景岳全书·泄泻》篇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本案因久泻而生脾胃虚寒,脾虚则健运失司,胃虚则不能腐熟水谷,以致水反成湿,谷反成滞,湿滞内停,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本病。意用此方健脾和胃以升清,理气行滞而化湿,炮姜、肉桂、红豆蔻温运脾阳,燥湿止泻,俟脾机运转,升降有度,则病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