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诗情画意与哲理完美融合的诗作——唐 李白 月下独酌赏析

 高行之 2019-05-26

本文参加了【诗韵中国】有奖征文活动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另版本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此诗明显分为四个部分,因此,一般将其一分为四,作为组诗来欣赏。之所以这么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把这首诗当作五言诗来看待,五言诗多以二、三、四、六、七句为多见,而这首诗所分的四部分恰好是七、七、六、七句。

笔者认为,这是种误解。

本诗的作者李白从来就不是个安分守规矩的人,他崇尚自由,特立独行,有着很强的个性。因此,根本就不能用诗体的规定来理解诗人的心理。我们看到,这首诗显然记录了诗人在月下独酌时的场所、情境、过程,以及诗人在这一过程中的所思、所感、所悟,全诗一气呵成,是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这是一首完整的诗篇,而不是四首相对独立的诗的组合。

从这个视角入手,我们惊讶的发现,这首诗所表达的完全是另一番意思。诗中,作者的思绪始终以酒为主线,同时又天马行空,既是写实,又充满了浪漫主义情调;既展现了作者思想上的充分自由,又揭示了深邃的哲理,竟是一曲诗情、画意与哲理完美融合的千古绝唱!

诗作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人物、时间:花间——鲜花丛中,地上摆一壶酒,诗人一个人在小酌,月亮洒落在身上。虽然没有一个亲近之人,有谁会认为这不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一幕呢?难道这还不够浪漫、不够有情调吗?

是的,在世俗的眼里,诗人是一个人在饮酒,身边没有一个亲近之人,诗人也坦然承认这个事实。但是,诗人的心从来就不孤独!为什么呢?诗人在这里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一生二、二生三”的深邃哲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你足够有心,举杯邀请明月,那么,在一起喝酒的,将是三个人。三个人在喝酒又有什么可孤独的呢?

人们一定会问:三是怎么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诗人一个人在喝酒,这是一;诗人心中有明月邀请明月共饮,明月就是二。请注意:如果一(诗人)心中没有明月,或者不把明月当作一个人物(朋友)来看待,那么,明月就将被视作无物,那么,这个二就将不复存在。因此,这个二的存在是由一所决定的,此即为 “一生二”。诗人、诗人心中的明月,这本来只是“二”;然而,这个“二”的诞生,却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第三者——影子。这个“三”的诞生,既依存于“二”,又独立于“二”,没有“二”“三”是绝对不会出现的,有了“二”就一定会带来“三”,此即为“二生三”。

也许人会问:这么解释有什么理由呢?

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唐朝皇帝和老子、《道德经》的关系。老子被神化、《道德经》被抬高开始于唐朝,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到唐玄宗李隆基时达到高潮。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从唐朝初年开始,老子被认为姓李,是唐李皇帝的远祖,而这一切则源于一个老子亲自显灵自报家门认亲的神话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山西晋州一带流传,李姓家谱记载的有据可查的就是明确到唐朝皇帝一家的子孙,至于祠堂中所摆放的包括老子在内的多位远祖,则没有什么真凭实据了,至于事实真相,正如西汉刘向在《淮南子》中所说的那样:”古之为道者必记之黄帝老子而后入说“,想必大家不用费脑筋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唐玄宗是唐朝第九位皇帝,史称“唐明皇”,在位四十五年。唐玄宗在位期间对老子及道教的尊崇达到了顶峰,说老子是“万教之祖,号曰玄元,东训尼父,西化金仙”,把老子列在孔子和释迦牟尼之上,道教在儒、佛之上。在科举上,还下诏令玄学博士讲老子,举人加试《道德经》等,令各州县推荐对《道德经》有研究者,予以奖赏以资鼓励。唐玄宗还亲自出马,著《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并诏颁天下,对《道德经》的内容进行讲解。

不仅如此,唐玄宗还非常重视图书建设。开元三年(715年),约请褚无量、马怀素等人,商讨史馆经籍之事,因内府是太宗、高宗时代遗留旧书,常令宫人管理,有所残缺,未加补辑,篇卷错乱,难于检阅,遂令褚无量、马怀素率学者加以整理。开元七年(719年)唐玄宗又下令:“公卿士庶之家,所有异书,官借缮写。”

请注意“所有异书,官借缮写”这句话。相信稍有些思考能力的人都能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那就是“凡不利于当今皇帝及其家族的内容都需要修补改写”。于是,马怀素、元行冲、吴兢、韦述等学者20余人在秘阁编校数年,成《群书四部录》200卷。后有专门设立书院等藏书机构,开元十年(722年),在东宫“丽则殿”设立“丽正书院”,次年又创“集贤书院”,专供藏书、校书。开元时代藏书为唐一代最盛之时。总数达3060部,51852卷;另有道经、佛经2500余部。长安、洛阳各藏有四部书,分为甲、乙、丙、丁,排列经、史、子、集四库。史称“开元文集最备”,所藏达7万卷,命集贤院学士张说等47人分司典籍。这就是说,唐玄宗启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补改写了几乎所有的藏书,这是继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的又一次记录于史册的大规模修改图书运动,其影响远远超出人们的想像。

李白,恰恰生活在这一老子被神化、被尊崇、《道德经》被高度重视的历史时期。准确的说,李白小唐玄宗16岁;李白14岁时,唐玄宗下令开始整理典籍;18岁时,唐玄宗命人开始“缮写”所有异书;21岁时唐玄宗设立“丽正书院”;22岁时唐玄宗又创办“集贤书院”,专供藏书、校书;762年,李白与唐玄宗先后去世。

看明白了吧?李白读书之时,正是唐玄宗大力修补改写古籍之时;李白所处的年代,正是唐玄宗大力推广《道德经》的年代。所以,没有人比李白这一代人受到的唐玄宗整理古籍的冲击和影响更大了;也没有人比李白这代人更加重视《道德经》、受其影响更大的了。诗中“大道”“自然”、“对影成三人”、“不知有吾身”等的表述也明白的透露出了这一点。所以,离开了《道德经》,就很难真正理解这首诗,很难真正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李白在诗中用一个饮酒的场景揭示了《道德经》中“一生二二生三”的深邃哲理,迄今为止,也没有发现第二篇唐朝及其以后的文献中有像李白在《月下独酌》一诗中所揭示的“一生二二生三”更清楚更明白的了。实际上,李白用这一场景也清楚地揭示出了《易经》中所说的“三极之道”之“三极”之间相互依相生的关系,因为《道德经》与《易经》讲述的都是“三极之道”,只是它们的视角和表述不一样罢了。

所以说,诗人在《月下独酌》中所表达的,根本就不是孤独——那只是世俗眼中的孤独,与诗人的内心无关——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从来就没有孤独过。在揭示出“一生二二生三”的深邃哲理后,诗人笔峰一转,开起了玩笑:月亮吃饱了(既,古义是表示“吃了回头看”的意思,会意为“吃饱了”)却不理解饮酒的乐趣,而影子则只知道随着“我”身体的移动而移动——三个人饮酒却无人真正理解饮酒的乐趣,真真是“酒友易找知己难寻”啊!不过,这又怎么样呢?诗人接下来的话更让我们大为惊讶,原来这么多年来,我们竟没有真正读懂过诗人的心!

好在,今天,借助于本文,摆脱了传统解读中“孤独”的束缚,这首诗的意境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终于真正读懂了这首诗,也第一次真正读懂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由于笔者文采所限,只能用现代诗的形式把原诗大意表述出来,抛砖引玉,更多韵味还需读者自己品味。让我们从头来欣赏一下这首诗:

鲜花丛中摆下一壶美酒,独自小酌没有相亲相爱之人在身边陪伴。

举杯邀来明月,对着我的影子,我们三人就欢聚到了一起。

月亮吃饱了也不理解饮酒的乐趣,影子则只会跟随我的身体而移动(难免有些遗憾)。

(不过)有暂时的伙伴月亮带领着影子作陪就很好,行乐就要等到这样的春天。

我的歌声令月亮驻足徘徊,我的舞蹈让影子也显得零乱。

清醒的时候在一起交欢作乐,喝醉以后就各自分散回家了。

与他们永结为伴来一场这样看似无情的旅游,相约在遥远的天河那边再相会。

看,哪里有什么孤独之感?哪里有什么伤心之情?诗人心中豪迈着呢!在需要时即像神仙一般的出现,不需要时即无声无息的消失,这分明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潇洒与豪情,看似无情实则有情有义!难怪诗人会与他们永结为伴相约来一场再会的旅行呢!这才是诗人作诗时的真正感受!

真正了解了诗人开篇所表达的心情,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就容易理解了。说完了作诗的时间、地点、场景和感受,接下来,诗人把话题从深邃的哲学转移到了眼前的酒上,谈到了饮酒、爱酒的理由:

天如果不爱酒,酒星就不会出现在天上。

地如果不爱酒,地上就应该没有”酒泉“这样的地名。

天地既然都喜爱酒,那爱酒就不愧于天。

我已经听说酒清可比圣,又有人说酒浊如似贤。

既然圣贤都已经饮入肚,何必还去求什么神仙?

三杯下肚就可以通往《道德经》所说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德经》中的“自然”。

偶然顿悟得到了酒中的乐趣,就是不为那些从未醉过自以为醒着的人传授!

“三杯通大道,斗酒合自然”——饮酒居然是通大道、合自然的捷径!这可是千古奇谈,也只有诗仙李白能说得出这般不合常理的高论!看,诗人爱酒的理由多么充分,多么理直气壮,多么高大上!

说完了爱酒的理由与饮酒的最高境界,诗人还不忘记调侃一下那些自以为清醒却不懂酒的人——我懂得,就不告诉你!!!一个生动、活泼、调皮、洒脱不羁又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多么浪漫的情调也脱离不开现实,诗人深知这一点。所以,诗人的笔触从高深的哲理理论又回到了眼前的现实当中:

三月里的咸阳城,白天千万种鲜花似锦。

谁能在这样的春天里独愁?面对这样的美景直接喝酒就是。

困厄与显达、长寿与短命,是各人的造化,由天命所决定。

一樽酒就可以消除生与死的差别,而世间万事本来就难以推究。

酒醉后失去了对天和地的感知,昏然无知的靠在孤枕上。

似这样与天地相融不知还有我身,这样的快乐最为高雅。

在三月的咸阳城,这样一个繁花似锦的春日里,还有谁会独自忧愁?明确表达出了诗人所思所感是这样的与众不同——官场的失意并没有影响诗人的兴致和浪漫,在诗人看来,那个没有生命的枕头才是真正的孤独,需要诗人去温暖和安慰。诗人此时关注的,是酒醉后与天地相融达到了无我状态时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才是最为高雅的!

我们再次看到,回到现实中的诗人同样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都说困厄时忧愁有千万个绪,而困厄中的我却只有美酒三百杯。

虽然愁多酒少,但是酒喝完了忧愁就不会来。

我因此理解了酒的最高境界,就是酒喝的畅快了心自然就豁然开朗了。

伯夷、叔齐拒食周粟而隐居首阳山,因为经常贫穷饥饿也曾困扰着颜回。

活在当代而不饮酒,要后世那些虚名又有什么用呢?

蟹螯就是仙药金液,糟丘就是蓬莱仙境。

还须痛饮这美酒,乘着月色从咸阳一下子就可以醉倒在京师长安城了。

注:因为全诗没有任何一处交待诗人是在高台之上饮酒,高台之上也不可能有那么多鲜花以至于可以在花间饮酒,所以,末一句中的“高台”应是引用曹植诗作中“高台多悲风”的典故借指当时的京师——长安城,表达了诗人在酒醉后一下子就从咸阳城倒在长安城里的夸张手法,而这又是诗人惯用的手法。

“困厄时人就会有愁绪千万种,而我却只有美酒三百杯。”这句话简直就是对那些认为诗人因为仕途不顺而孤独、忧愁的人的一记响亮的耳光。俗人焉知酒仙的境界呢?诗人因为懂得酒的真谛,所以因酒而通道,因酒而领悟了《道德经》中的“自然”的真谛。

我们还可以看出,第一部分开篇描写“花间”,是近景;第二部分记述了所思、所感,是心理活动描写;第三部分明确了所在地“咸阳城”,是远景;最末一句用典故借指京师“长安城”。咸阳与长安相距大概20公里,步行大约要大半天。这里诗人的浪漫情怀再次敞开,这一醉,就跨越了大半天的路程,直接倒在长安城里了。这已经是从一个更高的视角鸟瞰咸阳、长安两地,是立体视角下的全景图了。这首诗果然是一气呵成,是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

另外,从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咸阳写的,并不是在长安写的。

不知道还有多少是我们误解了的作品,会有更多精彩呈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