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四大文明中,有三大文明皆灭于此类民族,唯独中国是个例外

 昵称55301288 2019-05-26

二里头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左右,这一时期则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

让人更为震惊的是,1978年,河南二里头遗址西北方的陶寺遗址中,我国考古学家发现了一起四千年前的灭门凶案:

案发现场,实际上是一个史前王城的宫殿。当考古学家们向宫殿残垣下发掘一米后,数个扰坑中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骸骨,多为断裂的肢骨以及散落在各处的头骨,似乎四千年前凶手将受害者的残肢摆成了意义不明的符号,这些骸骨按照某种规律摆放,十分骇人。

单其中一个扰坑中,考古学家们便整理出三十六具遗骸,骨龄十四岁以下的9人,十四岁以上的27人。这些遗骸大多都是不完整的,唯有一人留下了“全尸”。考古人员认为,这具骸骨的身份很尊贵,这也是她得以保留“全尸”的原因。

之后,根据锶同位素鉴定的结果,遗骸是一位中年贵妇。

然而,这名远古贵妇的遗骸虽然完整,但是,她的死因仍让在场的所有考古人员触目惊心:一根长约半米的牛角贯穿了她的身体,不过,贯穿伤并未致命,从贵妇遗骸的颈骨断裂来看,在被牛角贯穿身体后,这名贵妇并没有死,而是被施暴者们丢弃在了满是断肢的扰坑中。随后,凶手用脚踩断了这名贵妇的颈椎,然后,将所有罪证掩埋了。

那么,在这起凶案中,凶手是谁?受害者是谁?

从这座宫殿遗址的规模来看,当时,此地的远古王族地位显赫,王城规模约在三百万平米。要知道,平遥古城才只有两百万平方米,这座位于二里头遗址的王城比平遥古城大了三分之一。令人惊叹的是,考古学家们在王城的遗址中发现了天坛、地坛。并且,还有双城墙、居民区,手工业区、仓储区、墓葬区一应俱全。可以说,这两座建筑完全按照我国古代礼制布局。

那么,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说明,在夏朝之前古代礼制就已成型,这是非常惊人的发现。长久以来,因为缺乏考古证据,所以,许多国外史学家不肯承认我国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只认定有实物证据的商朝及其后的三千年文明。所以,从民族意义上来说,陶寺遗址的发现无疑是振奋人心的。

随着考古工作的继续,一个更加震惊的事实浮出水面:陶寺王城是尧帝和舜帝的王城!五帝的王城竟被施暴者以最野蛮的手段毁灭了!于是,有史学家根据考古发现,进行了骇人听闻的推论:屠杀舜王城的凶手正是大禹!

很显然,这种说法是建立在舜处死鲧这一历史事件的基础上的。

众所周知,大禹是鲧的儿子,由于,鲧治水不利,被舜处死在了羽山,激起了夏族人的仇恨。继位的大禹不但是夏族的首领,还是一个背负杀父之仇的儿子。由此,舜命令大禹子承父业继续治水的动机就值得思考了,知其不可为故令为之,难道是要斩草除根吗?

而大禹真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是不是因为效命于舜而愧对族人呢?大禹隐忍了十三年,当洪水被扼制后,禹理应享受荣耀和各部落首领的支持,以及武力的归附。洪水已不再肆虐,可是,大禹胸中的洪水才刚刚决堤,大禹就要让舜的所有族人成为父亲的陪葬!

经过几天几夜的屠杀后,大禹最终带领族人离开这片让他愤恨了半辈子的地方,迁徙到河南二里头重建家园。这就是大禹推翻舜统治的故事,这种说法,虽然,有许多历史学家在论文中提供大量证据,但是,与我们早期接受的“舜传位于禹”的史实背道而驰,让人难以相信。

但是,相比于这种说法,笔者更倾向于这起凶案是石峁遗址的异族人所为。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舜王宫与石峁遗址都在黄河流域上,但二者之间的分界线与我国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相重合,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在这条降水量线的两端,以北的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南侧的则是农耕民族。

封建王朝的皇帝们为何会在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上修建长城呢?

正是为了防御草原民族。从石峁遗址的考古发现来看,这些草原民族极有可能在屠杀了舜王城后,将幸存的人带回石峁地区,所以,石峁遗址中才会发现许多舜族文明的遗存。如果,这一假设为真,那么,我国最早的被侵略史,应该始于舜王城。

在纵观世界四大文明,其中,有三大文明皆灭于游牧民族。中国的西周时期,北方犬戎灭周幽王于镐京,那一次中国文明差点成了掉下去的文明;春秋时期北方戎、狄再次侵扰,若不是管仲、齐桓公尊王攘夷,用孔子的话说“吾其披发左衽矣”,大家都成了野蛮人。

不知道,从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以后的夏、商、周、魏晋南北朝,华夏又经历了多少不堪回首的掠夺与欺压呢?所幸的是,华夏儿女的民族精神支撑了中华的文化,使其在无数次面临消亡时传承下去,不论哪个民族试图侵略中华,最终,都会消融在华夏文化里。

参考资料:

【《陶寺遗址1978—1985年发掘报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关于陶寺遗址晚期惨案解析》】

阅读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