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小我自圣贤,无我之时心地宽。 人人皆有得失运,何苦执意叹未完。 若取无量胸中坐,应是红尘小神仙。 春夏秋冬任他去,任那黑夜与白天。 荣华富贵亦舍弃,自是清净福中安。 昨日劳梦今日悔,世人如此苦相堪。 今世应知为人苦,来生惟愿入佛前。 学文弄武胸涌墨,不及僧家好清闲。 梵音听罢尘埃落,灵香一点正气燃。 芳草微微织春色,芸芸众生向上攀。 此生未必成佛果,但离苦海易结缘。 不惧留言方是己,不畏劳苦才可全。 寄语留世非足事,身证菩提走翩翩。 第一句,众生小我自圣贤,无我之时心地宽。 我们之所以平凡,痛苦,不能成就圆满,实际上是因为,我执,自爱,因为我执和自爱我们就会有欲望和奢求,有了欲望和奢求我们就会劳苦和痛苦,而终不得成就,即便成就也不是圆满成就,因为你拥有的,远远超过你需要的,什么东西一旦多了都会是哀愁。而圣贤大都把欲和求淡化,为己所用即可,也就是小我,当我们做到无我也就是佛法中的境界和层次之时,我们的心就包含了一切,也就拥有了一切,所有的美都是你的心赋予的。在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思评判说他在世界上从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位,所以马克思主义站到了世界的舞台。因为马克思做到了无我。 好我们继续解读: 人人皆有得失运,何苦执意叹未完。 其实我们来到地球的那一天起,我们就注定活在了得失间,当你成为父母的时候,你的父母可能就要离去了。当你失败地时候,你也许得到另一种生活的理念;当你换下一身衣服的时候,另一个你也许就在不远,所以每个人都生活在得失之间,不单只有你,你悲叹也许是多余的,生活需要的是接受和改变,修行就是如此,不断的修改行为,最终成就。 若取无量胸中坐,应是红尘小神仙 这句话并不是我们常说的只羡鸳鸯不羡仙,红尘虽然多烦恼,但是我们缺少的是态度。佛法讲烦恼即是菩提尢如指月之指,佛用手指月亮给世人,而世人却只看见了手。如果我们拥有大海一样的无量胸襟,红尘中我们依然可以逍遥自在。所以这个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爱美之心。 接下来我们继续解读 春夏秋冬随它去,任那黑夜与白天、荣华富贵亦舍弃,自是清净福中安。 四季分明黑夜白天都是自然的规律。如果这些我们都忧愁的话,那就是对生命的亵读,是我们自身出了问题,如果你能把荣华富贵放下,那么你就是清净之人、有福之人。因为金钱多了不过是哀愁,他会失去、会变少。著名亚历山大二世死后告之后人把他的黄金铺满地,告诉我们追求财富很多时候都是错误的白白浪费我们的时间。 昨夜劳梦今日悔,世人如此苦相堪。 今世应知为人苦,来生惟愿入佛前。 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当清晨醒来后,我们走进生活都会慨叹,为什么相差太远。席慕容曾说过:“追求完美的本身就是不完美,而完美在人生里是不存在的。”佛说的是圆满,完美是我们自己的定义,一旦方向错误,是必会始乱终弃。所以我们世人总是痛苦难堪,我们应该知道做人是痛苦的,如果我们真正的知道,而不是面对结果被动知道的,我们终会希望走近佛陀的,走近佛陀即便成为菩萨罗汉,也远远胜于为人好。 我们再看下面: 学文弄武胸涌墨,不及僧家好清闲。梵音听罢尘埃落,灵香一点正气燃。 人有再多的知识和技能,只不过为了快乐,而出家人之乐所求之乐才是极乐和真乐。所以顺治皇帝曾说朕为大地山河主,不及僧家半日闲。当我们每一次听过梵音佛乐后,如同我们的身心被洗涤一样,当香被点燃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新生和向往,也就是祈祷。那么拜佛为什么要上香呢?佛为什么喜欢香呢?因为佛赞叹香的伟大,香燃烧自己的身体把香味利益众生。 芳草微微织春色,芸芸众生向上攀。此生未心成佛果,但离苦海易结缘。 春花虽美,但是芳草依然是春天不可缺少的,我们虽然是人海中的一个小我,但我们应如芳草一样,秀出我们春天。即使我们不能当下成佛,但是我们已经有了很好条件和缘分。 尤如我们没有到达彼岸,但是我们比过去更加熟悉和掌握到达彼岸的路途,所以希望就会在前方,也就会更容易和更潇洒。世界上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害怕失败,只有百分之一的人不害怕,而成就的恰恰是那百分之一。 不惧流言方是己,不畏劳苦才可全。寄语留世非足事,身证菩提走翩翩。 我们常说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也只有一个你,当你准备跨越高山之时,你更应该准备跨越自己。佛法讲,学佛必遇魔。我们世间也有这样一句话,不要把别人当成自己,也不要把自己当成别人,因为别人就是别人,自己就是自己。我们都知道肯德基,他的创始人山德士上校,因其破产曾驾驶一辆旧福特车穿越美国各个州市,面对一千零九次的拒绝,最后在一千零一十次时他成功的把炸鸡技术推出市场并注策,才有了今天世界范围内的肯德基。所以人只有不畏惧劳苦才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