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论古城邦斯巴达的寡头政治:极端的专制丧失了一切发展的可能

 东西二王 2019-05-27

文:那样的历史挺有趣。

斯巴达极端的“寡头政治”使得国家动乱频繁,公民反抗,失去了一切发展的可能

提到希腊城邦,我们就会想到两个超级厉害的城邦,雅典城邦和斯巴达城邦。我们先说说城邦是怎么形成的,任何文明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都是有继承和发展,古希腊文明也是一样。城邦的形成就像我们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一样,生产力的发展,工具的发展,最开始只会种植粮食作物,最后随着人口增长,发现仅仅粮食作物满足不了所有人口的需求,必须想办法扩大需求,才能保障人的正常生存。

于是就渐渐出现了种植经济作物,这些经济作物长成了以后就可以去别的地方换取粮食,以供人口需要。就像村庄一样,人口开始很少,但是逐渐人口增加,规模扩大,小小村落已经不能容纳,这个时候就需要另外一个更大规模的组织来容纳了—乡镇。城邦也是这样,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城邦的产生,还有文明与经济融合。就像我们有很多省市县镇,乡村一样,城邦也不止一个,前面我们说过最厉害的两个城邦。

提到雅典,我们头脑中就立刻闪现出"民主"两个字,雅典有名的民主制度,这个制度的改革不易,经历了多次改革才有成果,随后慢慢稳定。雅典是公民教育,所有的男性公民都可以接受教育,而且是全套的全面的,成为公民之后就会有自己的政治权利。但是有一点不好,这些权力好处在妇女等人身上就没有体现。反之女孩学习的就很少,只能学一些基本的生活知识和神学知识,然后就没有了。

浅论古城邦斯巴达的寡头政治:极端的专制丧失了一切发展的可能

斯巴达就不一样,这是一个崇尚武力的城邦,他们的公民接受的都是军事训练,斯巴达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一直前所未有的厉害的军队。但是他们的差距也使得他们优劣不同,雅典虽然民主,但是各自凭本事吃饭,所以后期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斯巴达这样一个军国主义国家,所有人一出生的命运就被规定了成了一样,所以他们的生活也差不多,相互之间竞争力就小。

斯巴达为了实现他的极度专权,让斯巴达公民不搞生产完全搞军事,国家就需要实施一些政策来说服他们,首先把土地分给他们,按户来分,然后自己家的土地自己家人世袭继承,但是不可以买卖,只能自己用。斯巴达是一个奴隶制国家,领导阶层觉得武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训练军队以便可以防止外部强敌侵入,也可以镇压内部动乱,斯巴达觉得军事实力足够强大就可以横扫一切。但这也导致内部阶级斗争,阶级矛盾特别尖锐。

浅论古城邦斯巴达的寡头政治:极端的专制丧失了一切发展的可能

和雅典政治一样的是,斯巴达也有公民大会,一样是男性公民参加,但是是年满三十岁的公民,这个大会的作用是选出监察官和贵族会议成员,并由他们通过结果。但事实上这些都是假象,公民大会是一个虚设,所参加选举的公民并没有任何权力,会议一直被之前的监察官和那些贵族会议操纵着。注意是贵族会议,并不是贵族,因为贵族和国王一样,没有权力,同样被会议压制着。

斯巴达有残暴的一点,他们不重视普通公民,不维护他们的利益,而且随时都可能给他们套上一个违反纪律的罪名再把他们处死,他们的权益相比之下就无足轻重。难道其他公民就过的很好吗,他们会有很多权益吗?答案是:没有。那些被迫从小接受军事训练的男性公民,一直过着严酷的军营生活,训练特别严格。在斯巴达,如果你生下来身体就不好,那你就是失去了最好的资本,你的人生也不会过的很好,最主要的是没有任何地位。

浅论古城邦斯巴达的寡头政治:极端的专制丧失了一切发展的可能

训练之残酷无法想象,经常让他们缺衣少食,很多都是从生活入手,让他们遭受生活中的困难,这样在战争中遇到危险或者突发情况也能从容面对。斯巴达培养的士兵要对自己国家绝对服从,视死如归,他们的生命就是用来保护国家的,如果一个国家足够好,和平,才值得战士们去拼命保护,但是只有一个充满着不公平气息的国家只有抱怨。士兵也抱怨,因为他们被限制的不能回家,不能去见自己的亲人,只能在日夜思念家人中度过,太过没有人性。

浅论古城邦斯巴达的寡头政治:极端的专制丧失了一切发展的可能

而且每个人都要像这样在军营里待到六十岁,待到你不行了老了,就可以退休了。可能是斯巴达训练的太严格吧,军士们作战的时候确实是浩浩荡荡,气势汹汹,视死如归的架势,从此,斯巴达就拥有了全希腊最完善厉害的一只军队。斯巴达似乎把欺负希洛特当成了生活主要部分,总是残害希洛特,就因为他们是奴隶,就应该被欺负,这也看出来斯巴达对奴隶的歧视,还经常派人去希洛特巡视,发现有人反抗就严重处罚,半夜跑到那把人打死。可怜的希洛特人反反复复被打,却也没办法反抗。他们还找一个无耻的理由来欺负希洛特人,让每一个新上任的监察官像希洛特宣战,宣战就代表他们是敌人了,敌人的话就可以以最坏的方式对待,反正是敌人,就不需要心慈手软,所以斯巴达才敢对希洛特随意屠杀。

斯巴达极端的寡头政治就是这样形成的,就算是公民,仍然有高低贵贱之分。

有一首诗中曾经写道:

像驴子似地背着无可忍受的负担,

他们受着暴力的压迫;

从勤苦劳动中得来的果实,

一半要送进主人的仓屋。

这讲的就是斯巴达的战争之残酷,对希洛特的压迫。

但是后来的斯巴达逐渐的陷入危机之中,因为公民的权力变得越来越少,原本的公平政治不见,很多平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失去了自己的公民权利,开始对城邦不满,而且在他们流浪无法生活的时候,那些贵族富豪们依旧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这更加激起了他们内心的狂躁,他们要反抗了,他们认识到是这种极端的寡头政治让他们变成这样的,于是就时刻都在寻找机会想推翻斯巴达寡头政治。

所以到后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斯巴达已经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这个时候斯巴达已经变得极端闭塞,有想改革者,想恢复以往的公平和公民权力,维持秩序。但是没有成功,倡导改革的年轻国王势力不够,他将自己所有的财富土地亲族势力都贡献出来也只能勉强推行一部分政策,斯巴达寡头政治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最后贵族联合其他势力压制了年轻的国王的改革。

浅论古城邦斯巴达的寡头政治:极端的专制丧失了一切发展的可能

对于斯巴达的专权,我们有了大致的了解,总结一句话:极致的专权使它丧失了任何发展的可能,陷入泥潭之中,强拔不出。一个国家而言,需要专权来保障一部分强大的势力安稳,以便及时镇压暴动,保证国家稳定,也需要强大的军队来提高国防实力。但是这种强大不应该是强迫所有男性公民得到的,有的政策太极端没有人性化了,不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的国与民的关系,最终会不利于国家发展。而且,一个国家应该要重视生产,不能单一发展一个方面的实力,生产力的进步才能促进国家的进步,才有持续高速发展的可能。

欢迎大家评论指正,点赞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