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气者生命之本,了解真气的来源与功用

 小飞云 2019-05-27

真气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古人把精、气、神称为人身三宝。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三者是生命的根本。《灵枢本脏篇》说:“人之气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所以古人对精、气、神三者的调摄极为重视。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有“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积精全神”,用以祛病延年的论述。

精、气、神,虽各有其特有性能,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精为神之舍,有精就有神,所以积精可以全神,精伤则神无所守。精又为气之母,精虚则无气,人无气则死。精、气、神三位一体,不可分离,存则俱存,亡则俱亡。因此,精脱者死,失神者亦死。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物质活动的生理功能,神是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故精为气之母,神为气之形。所以精、气、神三者是人体生命存亡的关键所在。

精,秉受于先天,与生俱来,为生命起源的物质。所以《灵枢本神篇》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万物化生必从精始。”精在人的生理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在消耗,并需后天饮食所化生的精微,下归于丹田,不断予以补充和滋生,从而维持生命。

神即神态,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的主宰,是内脏功能的总合反应,是气化活动的体现。职司是:调节管制机体内环境的生理、生活机能,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建设,并适应外界环境面生存。

真气是生命的动力,五脏六腑、四肢百体所以能正常地工作活动,就是依靠真气温养付与能量,才能各尽职能。否则,就没有精的再生,也就神去身亡了。在后天的生活中,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为了积精全神,首先以培养真气为主。因此,前人提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具体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

真气的来源

真气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之气是随着生命而来的,是由元精化生出来的,所以也叫元气。人在生活过程中,元气不断消耗,因此尚须得到后天之气不断地给予补充,才能够化源不绝。后天之气是由口鼻摄取的氧气和养料(古称阳精阴精),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组织间隙被细胞摄取后,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和能,为人身生命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灵枢刺节真邪论》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真气的功用

《内经》认为真气(元气)是先天元精化生,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通达周身,推动五脏六腑等一切器官、组织的活动。真气所在部位不同,表现出来的功用也不一样。为了便于言说,古人就给它定了一些不同的名称。张景岳说:“气在阳即阳气,气在阴即阴气,在胃曰胃气,在脾曰充气,在里曰营气,在表曰卫气,在上焦曰宗气,在中焦曰中气,在下焦曰元阴元阳之气。”在经隧的叫经气。故《素问,离合真邪论》说:“真气者,经气也。”这就说明真气的功用是多方面的。

营气是行于脉中(血管)的精气,流溢于中,营养五脏六腑,散布于外,润泽筋骨皮毛。《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卫气为阳气,熏于育膜,散于胸腹,五脏六腑得到温养。外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温养皮肤肌肉。《灵枢本脏篇》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又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因此,我们知道,卫气不但能温养内外一切脏器组织,而且具有保卫肌表、抗拒外邪的功能。

宗气是饮食水谷和吸入的大自然之气相合化生而积于胸中之真气。宗气是走息道司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强弱,均与宗气有关。其次,是贯通心脉以行气血,凡气血运行以及肢体的寒温活动能力也与宗气有关。

真气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产生的,从胚胎时期以至于发育成长,寿活百岁,真气都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若能经常保持真气充足,那么身体永远是健康的,精神是充沛的。真气消耗而不能补充,身体也就渐渐衰弱了。真气消失,生命就结束

阅读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