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拒绝死亡——追逐长寿的梦想

 林潮的图书馆 2019-05-27

      《拒绝死亡——追逐长寿的梦想》是一本介绍现代生物技术研究改善人类寿命和生活质量的书,作者是斯蒂芬·霍尔,他是《纽约时报》的编辑和专栏撰稿人。书中通过对美国杰出的生物技术工程科学家的访谈,记录了近几十年来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对衰老、癌症、干细胞和克隆的研究过程及成果。
       这本书一开始就从“海弗利克极限”说起。海弗利克生于1928年,曾担任美国老年研究协会主席。他在60年代注意到正常细胞大约经过50次的分裂之后就停止生长,它们会继续进食、排泄,进行一切必要的新陈代谢来维持生命,只是不再复制。海弗利克认为这代表了细胞分裂次数的某种“极限”,可能直接影响到人的衰老。1966年苏联的生物学博士后研究员奥利弗尼科夫开始关注海弗利克极限,思考是什么使细胞在极限之后就停止分裂,而不在自我更新?为什么癌细胞永远不会到达极限呢?他猜想答案就在染色体末端——一个叫端粒的区域,每次细胞分裂,染色体末端就会有一些没有被复制,经过50次左右的细胞复制,每个染色体的末端就会被咬掉很多,可能影响染色体稳定性程度和细胞的复制能力,细胞就将从年轻表现性变成老年表现性,缩短了的端粒就是细胞的白发版本。他在论文中还推测生殖细胞、癌细胞和胚胎干细胞它们的自我复制能力没有极限,是有某种酶帮助它们修复和保持端粒的末端。后来加州大学的莱克伯恩和她的同事在绿藻的实验中,发现能影响染色体末端的端粒酶。这种酶被有的科学家认为是可以延长生命的“永生酶”,在人体基因寻找这种酶便引发了科学和商业结合的无限憧憬,于是生物学博士迈克尔·韦斯特借助巨额投资创建基隆公司,演绎了科学与财富的一些故事。

       书中有关胚胎干细胞方面的介绍,对于增进科学知识比较有帮助。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可追溯到80年代初,英国剑桥的研究员分离了第一个老鼠胚胎干细胞。理论上说,干细胞永远不会到达复制极限,它们拥有成为体内大约220个不同种类的任何一种细胞的潜能。2001年科学家已经分别在老鼠与猪身上进行了干细胞的实验,因心脏病发作造成的损伤,能通过向受伤部位或临近部位注射干细胞而得到修复,这无疑是让大家看到了治疗心脏病的前景。还有试用干细胞治疗膝关节严重损伤的山羊,输入干细胞后不仅使被手术摘除的半月板重新复原,而且还在12周内,大腿与小腿接头处被磨损的骨头表面长出了一层新的软骨。干细胞技术的不断发展,自然也会为人类控制疾病、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延长生命带来很大帮助。当然,胚胎干细胞技术自然亦免不了卷入克隆、繁殖伦理道德的争议中,书里还介绍了美国政府对待生物技术方面的政策等等。

  时间: 2008-10-17 16:17: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