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善于规划时间?那就这样规划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5-27
来源:《家族企业》杂志

(微信公众号ID:jiazuqiyezazhi)

作者:伊莉莎白·葛瑞斯·桑德斯

学习如何规划,可能是令人沮丧的经验,特别是如果你从未亲自安排过自己的时间。

我担任时间管理教练,曾看过一些极为聪明的人无法好好规划时间。例如,极具创意的图像式思考的人,可能一开始很难把他们概念式的构想,转化成实际行动,然后记录在行事历中。他们需要有人逐步引导他们了解如何进行这个流程。或者也有些人很擅长确认并执行自己的最高优先要务,却可能无法同时追踪和完成其他任务,包括管理其他人。

对某些人来说,问题可能在于他们大脑的先天优势不同。

这全都可以归结为大脑科学。有些人的左后脑天生拥有大脑优势,这种人很容易自在地拟定线性计划,并按计划进行。这类人士通常不需要我的指导协助,而且往往不了解为什么别人会很难做到。但有些人大脑的不同象限拥有大脑优势,他们会觉得规划很难,那是因为他们大脑的神经化学,造成他们在以“规划”模式思考时消耗更多精力,是那些天生优势在左后大脑的人的一百倍。

正如我们往往会发现,有些人可能远比其他人更容易培养创意、分析或写作等技能,同样的,轻松进行规划的能力,有些人天生就拥有,有些人则不然。但这并不表示,我们不能通过持续练习,积极在脑中建立神经连结发展这些技能——基本上,就是建立复原力。

以下列出一些关键步骤,教你如何运用对自己天生大脑优势的了解,通过规划来建立复原力:

接受事情的困难度。如果某件事很困难,而我们认为它应该很容易时,往往会感到沮丧,而且更可能放弃。但如果预期某项任务会很困难,尽管我们仍可能做得不好,还是会愿意解决任何问题,因为我们了解,挑战是整个过程的一部分。我指导的客户最初开始规划时,表现出沮丧、迷失方向、疲倦,甚至愤怒,因为他们不想接受现实的局限,也就是“一天可以从事的活动就只有那么多”。

接受并解决负面感受的客户,进步也最多。他们发现这样做之后,会更平静、更有信心,更清楚如何妥善安排时间。

摆脱孤注一掷的思考。我观察到,天生大脑优势不在于规划的人,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往往会采取孤注一掷的思考。他们认为必须完全遵照计划,否则心血就会白费;或者认为,如果他们无法每天规划,就根本不必规划。他们不应这么想,而应该把学习视为一个过程,其中的每项改进都有意义,而且,每一天都重要。这会建立你的复原力,当你偏离计划时,就不会太责难自己,反而会发现比较容易回到正轨。

寻找有效的系统。不要强迫自己接受既有的排期流程,而是要寻找适合你的系统。比方说,如果你强烈倾向使用视觉资料(常见的右前脑主导特质),就找一个安排事情的方法,可以把这种偏好纳入考量。在便利贴上写下待办事项,在白板上画图,或是使用思维导图(mind map)。如果你喜欢试算表(强烈左前脑主导的人常是如此),就用Excel列出你的待办事项清单和计划,或是考虑采用以数字方式追踪进度的手机应用。如果你喜欢把时间视为一种流程和节奏(右后脑主导者最喜欢的做法),就利用纸张清单等工具,让你在必要时,适应和调整一天的节奏,而不是觉得受限于僵化的某段时间。

计划的方式并没有对错,只是要不断实验,直到找到最适合的方式。

借用他人的脑力。如果你认识擅长规划或有组织技能的人,可以询问他们的建议和见解。他们或许能轻易提供可能的方案来解决你无法应付的问题。征求别人对组织系统的建议,你可以测试看看,而不是试着开发自己的系统,这样可以替你节省许多时间。这里有一些提醒:避开喜欢批评挑剔的人,他们可能会在你学习过程中让你泄气。就算没有批评,改变本来就已经够辛苦了。其次,请他们提供简单的解决方案。不要在你才刚学习的领域中,寻求专业知识,基本程度的知识,是好的开始。

持续尝试。复原力的定义之一,是“恢复原状的能力”。你在规划过程中可能会感到沮丧,要是犯了错,就宽待自己;要是注意力分散,就重新聚焦;要是有新问题突然出现,就调整计划。例如,你可以把原本以为今天会做好的计划,移到明天再完成,或是请同事协助完成某项应完成的工作。

当你学习时间管理技巧时,应了解大脑运作的情况,这样可以大幅强化你鼓励自己的能力,以及解决挫败和障碍的能力。当你说服自己可以改变,并接受“你必须比大多数人更努力”,那么你在改进规划能力的过程中,就会更有可能培养复原力。

(作者是时间管理教练,“现实生活E时间指导与演说”创办人,著有《如何投资你的时间如同投资金钱》。)

—END—

阅读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