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好这碗汤,有效解决孩子睡觉多汗!

 py020 2019-05-27

上期获奖

天气一热,不少孩子晚上睡觉很大汗。怎样出汗是正常的,怎样出汗是不正常的?今天就跟大家说说怎么分辨,怎么调理。

 为什么孩子睡觉后容易出汗?

“阳加于阴谓之汗。”汗液就是由身体的阳气,将阴液推动到外部形成的。

孩子是稚阴稚阳之体,体内的阳气处于萌发状态,时刻向上向外升发,就像小小的烛火,虽然微弱,但不停的向上,炽热的燃烧。阳气升发旺盛,所以孩子比大人爱出汗。

由于生理特点,孩子出汗的途径有很多,比如普通的喝奶、情绪激动、衣服穿多了、运动都会容易出汗。

孩子白天清醒的时候,阳在外,阴在内,阳气就像巡逻的士兵一样,抵御外邪侵袭。进入睡眠状态后,孩子的阳气就要逐渐收回体内,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如果阳气不能收回来,阳过于旺盛,睡觉就会不安稳、发热出汗。

 如何判断孩子出汗是否正常?

孩子天生爱出汗,如何判断晚上睡觉出汗是正常还是不正常,是很多家长困惑的地方。

首先要知道,婴幼儿出汗量是成人的3倍,不能用成人的角度去判断孩子出汗是不是过多。

入睡后1~2小时内,汗有点多是正常的。孩子阳气都是向外升发的,入睡后阳气收敛进入体内需要一段时间,所以睡下后的1~2个小时汗还是会比较多,等阴阳平衡了,就不会出汗了。

后半夜不停出汗,汗量很多就不正常。如果孩子入睡后1~2个小时出汗多,后半夜还是不停的出汗,出汗量还很多,这就是不正常的。或者入睡的时候没流汗,一直到下半夜却流很多汗,那也不正常。

睡眠顾护

孩子比大人怕热。刚开始睡觉时,被子盖住小肚子就好,手脚都可以放在外边,等过了1~2个小时,把汗擦干。孩子睡熟不出汗了,睡安稳了,再盖好全身的被子。

不要一下子就给孩子捂上厚厚的被子,孩子没有睡熟,又出汗多,容易感到热,踢被子,等汗下去了,就很容易着凉,导致生病。

 如何区分孩子不正常出汗?

孩子不正常出汗,叫做汗证。汗证有“虚汗”和“实汗”之分。很多家长一看孩子睡觉流汗就以为孩子“虚”,赶紧补虚,结果越补越虚,越补汗越多。

虚汗可以分为:肺卫不固,营卫不和,气阴两虚;

实汗为:湿热内蕴,在儿科特别多见。

1、先说说虚汗

虚汗,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孩子虚,不足。可以分为:肺卫不固,营卫不和,气阴两虚。

 ·  肺卫不固。肺脾气虚,脾虚严重,脾气弱,肺气不充足,气不能固摄住汗,汗液随随便便就流出来了。这种小朋友平时整个人没什么精神,容易感冒,脸色也比较差。下半夜的汗很大,甚至枕头、床褥都可能湿透。如果很严重就要找医生面诊,日常可以用一些食疗来干预,也会有不错的效果。

 ·  营卫不和。主要是表寒里虚,气虚程度稍微轻一点,没有上一个情况那么严重,但也是很不够的。不但容易出汗,还怕风。日常也是以补气健脾为主,可以用太子参、淮山、莲子等煮水或煲汤给小朋友喝。

 · 气阴两虚。主要是气虚+阴虚,这类小朋友,气虚,易疲劳。最典型的时候容易手心脚心发热,摸着皮肤有点热,但是量体温不发烧。稍微吃点温热一点的食物就上火。这类小朋友,就要以健脾、益气、养阴为主了。可以在前面食疗方的基础上,加点石斛、麦冬、沙参,煮水或煲汤给小朋友喝。

特别要注意的是:流虚汗的孩子,就是要补虚,但是这类孩子本身都是脾虚的,脾胃能力很差,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要在孩子没有积食状态下才能食补。每次的量不要大,不要哄喂,要特别留意每天的消化情况。

2、通常被忽视的是实汗

汗证还有一种,是因为湿热内蕴。不是因为虚,而是因为太多了,称之为实汗。

主要是因为小朋友积食,不消化的食物在体内郁而化热,湿热之邪在体内,逼迫汗液排出体外。这类小朋友都有积食的症状,口臭、舌苔厚腻、大便臭烂等,汗液也比较黏腻,不似虚汗清稀像水一样。

越小的孩子,越多出现实汗。很多家长误以为是因为“虚”,拼命食补,孩子情况就会更加严重。脾胃进一步受损,日子久了体质就很差,就很容易“生事”,动不动就生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