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裴氏人才井喷 史上罕见

 老刘tdrhg 2019-05-28

韩愈 柳宗元 李白 杜甫 白居易……皆为裴家亲友

裴度画像资料图

从大运高速行至闻喜礼元镇路段,“中华宰相村”“天下无二裴”的大型宣传语甚为醒目,令人好奇。是怎样的一个村子,敢用这样的标语。

闻喜县礼元镇的裴柏村世称“宰相村”。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曾出过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3000多名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领域的卓越贡献者,七品以上官员不计其数,素有一斗芝麻官之称,这些人皆出自裴姓。宰相村名副其实,天下无二裴,也确实独一无二。

裴柏村成为“宰相村”主要是在唐代,素有“无裴不成唐”的说法。大唐289年,裴家有34人入朝为相,32人出任将军,平均每八年左右,裴家就有一人入朝为相,必有一人出则为将,不得不令人瞠目。

壹 唐代裴家的“朋友圈”堪称顶级豪华

翻开裴氏族谱,进入唐这一时期,那上面写下的一些名字,不乏皇亲贵胄、达官显贵,更令人炫目的是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赫赫盛名的文豪巨匠,皆与裴家或是姻亲,或是好友,用“亮瞎双眼”的网络流行语来形容毫不夸张。不信你看——

裴度的妻子韩琼英有个弟弟叫韩愈;

白居易与裴度曾为邻居又是至交;

刘禹锡与裴度交往也非一般;

裴冕有个孙女婿名叫杜牧;

裴迪有个妹妹,嫁给了王维;

裴氏有个外甥名叫王勃;

元稹的原配夫人过世后,娶的女子名叫裴柔之;

柳宗元有个姐姐嫁给了裴家;

李白与裴隐是过从甚密的老友;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为怀念远在益州做官的好友裴录事而写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岐王是唐玄宗的弟弟,而岐王的王妃是裴茂宗之女。写这首诗的杜甫也是裴家的好友。(以上这几位,哪一个不是如雷贯耳,他们的诗文皆耳熟能详。)

在唐代,裴家不止出了一位王妃。唐中宗的孝敬皇后,为裴家女;唐初,裴寂一女嫁为高祖太子妃,一女嫁给唐赵王为妃。

在唐代,裴家与皇族的姻亲关系甚为密切,唐玄宗的女儿中,有12人都嫁入了裴家,仅玄宗一朝,裴家就出了一打驸马。史上,共有21位皇家女子嫁入裴家。试问,历史上还有哪个家族能有如此豪华的“朋友圈”“亲戚圈”。假设,裴家若是搞个大Party,来宾中一半王孙贵族,另一半是全国文化界的名流,宴会规格估计仅次于国宴了。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对裴氏经久兴隆的原因研究时,总结了三条——联姻、世袭、自强不息。

贰 朝中有人源于家风贤达

裴氏家族历史上共出过皇后、太子妃、王妃、公主,荫袭95人。“朝里有人好做官。”裴氏并不否认联姻、世袭所结成的封建裙带关系,给裴氏人物显露头角带来了优越条件,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自汉、魏,历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在中华大地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裴氏家族并不只出官僚,裴氏一门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历法学家、法律学家、天文学家、外交家、地图学家、医学家、画家、书法家、音乐家、文字音韵学家、佛学家也都彪炳千秋。“学好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裴氏一门之所以能在唐时达到如此辉煌,还在其子孙之才学。裴氏家风的主要特征为:“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一个家族的家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裴氏家风早在魏晋便初步形成,历代裴氏后裔皆遵循祖训,身体力行,在裴氏家风传承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佳话。

魏晋时裴氏便重视教育,好学能文。当时的裴潜为魏尚书令;其子裴秀为晋武帝时左光禄大夫、尚书令;裴秀子裴頠为侍中、尚书左仆射;裴潜弟裴徽为魏冀州刺史;其子裴楷为侍中、中书令;裴楷子裴宪为前赵右光禄大夫、司徒、太傅。三代人都是魏晋时的名臣,此时河东裴氏一跃成为魏晋时的士族高门。

裴秀8岁就会写文章;裴頠博学稽古,少年时就有名声。御史中丞见到他后说:“裴頠就像一座武器库,五兵纵横,真是一时的杰出人才。”裴楷弱冠知名,尤精《老子》《易经》。

南朝的裴松之和裴邃一文一武两个家族,裴松之家族以史学名于世,他为《三国志》补注。后以注史、撰史为己任的裴骃、裴子野接踵出现了。裴骃从小在其父裴松之身边长大,耳提面命,在史海中耳濡目染,好学深思。他博览群书,为史学名著《史记》作集解。骃之子裴昭明也不甘示弱,他自小继承了家族的儒史之业,刻苦攻读,知识渊博,能解答礼仪中一些难解的典故。

南朝的裴邃出身将门之后,他10岁能属文;北魏时的裴骏自幼聪慧异常,人称神驹,弱冠便通晓经史百家之学;河东裴氏在隋唐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唐朝推行科举制度,裴氏家族顺应历史的发展强化家族教育,以促使自己的子弟能够顺利地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据记载,裴氏一门史上科举中进士者117人,状元及第者5人。裴氏家族中著名的政治家裴秀、裴楷、裴蕴、裴矩、裴他、裴让之、裴政、裴寂、裴胄、裴度、裴枢等,军事家裴行俭、裴茂、裴潜、裴叔业、裴邃、裴骏、裴衍、裴宽、裴果、裴文举、裴镜民、裴济等,法学家裴政;外交家裴矩、裴世清等皆是德业文章并举之士。

叁 没有豪宅遗存全赖门风清廉

裴柏村为裴氏发祥之地,裴氏祖庄,裴氏宗祠所在地,且裴氏一门在历史上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裴柏村应该早已亭台楼阁鳞次栉比,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吧。纵然历史的烟尘会堙没曾经的辉煌,但是古色古香的建筑总还是应该有几座的吧。可惜的是踏进裴柏村,带着历史印痕的除了一株早已被雷劈的伤痕累累的古柏,再就是几通记录着曾经荣耀的石碑,再无更多不可移动的文物可供观瞻,更不必说殿堂楼阁式的古建筑了。

村中裴氏后人们说,裴柏村不是近年搞建设毁坏了古迹,是自古以来,裴柏村就没有出现过恢弘壮丽的建筑,最豪华的建筑也至多是晋南最传统、最普通的四合院建筑。这与裴氏自古“居家勤俭”的家风有直接关系。

魏晋时厚葬之风盛行,身为尚书令的裴潜居右丞相,是朝中重臣,在他逝世前,下遗嘱,令薄葬,丧事从俭、从简,墓中只放置一座,瓦器数枚,其余一无所设。这和当时的厚葬之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南朝的裴昭明在宋泰始中为太学博士,他曾任始兴郡内史(相当于今陕西安康市;湖北郧县、郧西二县地的地方行政长官),甚贫。齐武帝说:“像他这样做官一身清白,家无住房的人,我不读书,不知古人中谁能与之相比。”他一生清勤,常对人说:“人生何事须聚蓄,一身之外亦复何求,子孙若不才,我聚彼撒。如若自立,则不如一经。”他本人终身不事产业,以经史典籍传家继世。

北魏时裴佗早年入仕途,多地为官。他一生清白,不置家产,宅不过三十步,没有田园,暑不张盖,寒不衣裘。甚为节俭。

在裴氏家族史上,清廉节俭最为著名者要数裴侠。他任河北郡守时俭约朴素,爱民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他不以公肥私,并把原来郡守的好处都主动免去了。当时人歌:“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他曾说:清廉是做官本分,节俭是立身基础,我裴氏家族,世为大宗,世代秉承美德,我之所以清廉自守,并非猎取美名,意在修身自重,唯恐辱没祖先啊。西魏时,文帝欣赏裴侠清政爱民的风范,欲给众郡守树立一个榜样。有一次在朝中命裴侠独立一边,然后对众人说,裴侠奉公清廉为天下之最,你们谁能与他相比也可同他站在一起,众郡守都不敢应对。于是都称他为“独立使君”。他曾撰写《贞侯潜传》,即裴潜传,叙述裴氏的清白至公,目的是教育后代以裴潜为典范,宗室中知名的成员人手一份。并定下“凡贪官污吏者,死后禁入祖茔”之严训。

河东裴氏在隋唐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其家风的打造和修练也达到了极致。

唐代河东裴氏家法极其严格。唐僖宗的宰相裴坦为人清廉俭约,恪守家法。他的儿子娶同朝为官的杨收之女,杨家的嫁妆宏丽豪华。他见了十分气愤,命人立即撤去,并严正地指出:“不要乱了我的家法。”在当时嫁妆丰厚,互相攀比的风气中,河东裴氏能保持婚事从简的家风,实属难能可贵。

裴氏能在历史上成为河东望族,长期兴隆,对于公侯将相数以千计的裴氏家族来说,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在于家族内部有严格的家风教育。

“教立于上,俗成于下”。行走在裴柏村,裴晋公祠、凌烟阁,皆是裴氏后人及政府为彰显裴氏文化、供人了解而新修。裴氏家风作为一种千年积淀而成的文化现象,渗透在裴氏族人的举手投足中,教化于裴柏村的风俗习惯中。记者 李雅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