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末代榜眼与探花

 369蓝田书院 2019-05-28

随着各省高考成绩陆续出炉,小编也来凑凑热闹,给大家放出中国科举制度最后一张小金榜

最后的“小金榜”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形成于唐,完备于宋,鼎盛于明,到清朝逐渐衰落。清光绪三十年(1904),光绪帝亲自主持中国最后一次殿试,随后放出“小金榜”,中国最后一张小金榜全长1003厘米,宽33厘米。

南粤大地自古文人墨客辈出,科举制度下也诞生了不少进士贡士。上图“小金榜”所展示的殿试一甲名单中,第二名榜眼朱汝珍,第三名探花商衍鎏均是广东人

“榜眼”与“探花”均为广东人这一放榜消息着实令北京的粤东会馆热闹了一番:当“骑马游金街”等官方仪式结束后,两人回到粤东会馆时,会馆已备好演戏宴客事宜,同乡京官已到,闲人也争着进来,将宴席后的盘碗杯箸抢夺一空,一片瓷器堕地声及喧哗笑语声一一这便是由来已久的“抢宴之风”,以求沾点文气,讨个吉祥。

比以往的“金榜题名”者幸运的是,当时光绪亲政的清政府为推行新政,选派了朱汝珍(偕夫人)、商衍鎏等一批进士赴东京法政大学学习。这些过去只知四书五经、圣贤古训、八股文章的学子,首次接触了经济学、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破产法、外交史等领域,大大拓展了知识的领域。

末代榜眼

朱汝珍(1869~1942),清远人,号隘园,从日本学成回国后,授法律馆编修兼京师法律学堂教授、德宗实录馆纂修官、预保提学使等职,参与编修《大清民律》、起草《大清商律》。抗日战争爆发后,朱汝珍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香港主持清远公会,组织募捐、义演为抗战筹款,帮助因战乱流落香港的三万清远难民安全返乡。这是仁义的“末代榜眼”留名后世的一大原因。

为纪念仁义爱乡的末代榜眼,清远市政府兴建了清远首个雕塑公园——朱汝珍公园,图为公园朱汝珍铜像

末代探花

商衍鎏(1875~1963),字藻亭,号又章、冕臣,晚号康乐老人,清代为广州驻防正白旗汉军人籍,后改称广东番禺人。著名学者、书法家,清末科举探花。曾在德国汉堡大学东亚系任汉文教师,为中德文化交流立下“首创”之功。“一战”后回到中国先后任总统府顾问兼江苏督军署内秘书、财政部秘书、江西省财政特派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

晚年的商衍鎏(左)

❖ 资料参考:《羊城后视镜》、广州文史网站、清远日报政府网站

✍  编辑:邬韶帆


广东档案

(微信号:gddaw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