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煮面条“最忌讳”这两步骤,很多人都这样做,难怪面条黏糊没口感

 要喝安神补脑液 2019-05-28

面条是中国最有特色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美食,夏天由于天气炎热,很多人都喜欢直接煮上一锅面条,不仅因为制作简单,关键是面条的味道及口感总是使人恋恋不忘。面条还含有丰富的营养,像是有些时候胃口不太好,可以多吃一些面条,容易消化还养胃。

煮面条看似虽然很简单,可是要想做的好吃,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一些平常不太做饭的人,总是会遇到面条粘锅黏糊没口感的情况。那这是什么原因呢?很多人都不太知道,其实啊,很简单,面条是否好吃,关键在于煮,煮又包含了火候,面条下锅的时间,配料下锅的时间等,如果其中一步出错,就会影响面条的味道,那么如何才能做出劲道又爽口的面条,一起来看一下吧!

首先,在面条下锅煮之前,我们要先将面条进行焯水,很多人在煮面条的时候都会忘了这一步,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肉类焯水去腥去异味,那么面条焯水那是干啥?真有必要吗?其实很简单,因为面条本身的淀粉含量很高,如果不进行焯水直接下锅,在煮发的过程中,这些淀粉会在沸水的作用下使面条都粘成一坨,不仅卖相难看味道还特别不好,那么经过焯水后,淀粉可以有效的去除,这样煮面条,不易吸水发干,吃起来更有韧劲也更劲道。

那是不是焯水完了就可以下锅煮呢?不是,还有很关键的一步,焯水完的面条还需要通过沥水盆过一下凉水,这样做不仅能彻底的洗去面条表面粘附的粘液(淀粉),关键是煮出来的面条不但不黏糊还更加入味,吃起来又弹又滑,如果没做这一步,面条在煮的时候容易变得软烂易断,味道也没有那么好。

那么接下来就是面条的下锅了,很多人都会习惯性的将面条冷水下锅或者等到水沸后再下锅,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对,冷水下锅煮的面不仅吃着不筋道还会容易出现黏糊的情况,沸水下锅会使面条受热不均,吃的时候会出现一坨软一坨硬,影响口感。

正确的做法应该用温水下锅,如果不知道怎么控制温水,那么可以在热水的过程当中,看到锅底开始有小气泡往上冒时,这个时候就可以下面了,因为水刚冒小气泡水温并没有达到沸点,下了面后要记得用筷子搅动几下,将面条打散,直到锅内水开了,我们可以添加一碗凉水,有了这一步,煮好的面就不会成坨,能更加入味,口感更好。

那么最后一步,就是做调料了,很多人会习惯性的在面条下锅后立马下调料,以为这样面条会更加入味,其实这样做并不好,因为大多数调味品在持续的高温下会容易发生变味,所以会导致煮好的面条没有那么好的口感,当然也不能煮好再放,不然面条会美味道,很淡。

那么最正确的放调料时间,应该在汤将近沸腾时,将调料放下去,然后用筷子搅拌均匀,再煮大概5分钟,就可以出锅了,这样做出来的面条,调料味刚刚好,既不会过淡也不会过咸,非常合适。

当然如果你做的是食材面,比如海鲜面,那么食材的加入时间就不能按调料的时间进行,应该在下面之前先下,这有利于汤汁的形成,然后再下面,面条吸入了汤汁,就更加有味了,如果想一般简单的蔬菜菜面或者鸡蛋面,这些食材下放的时间跟调料时间一致,因为过早的下,容易煮烂。

这煮面条的妙招你学会了吗?切记煮面时要注意以上步骤,否则下再多的料都是白搭哦,如果大家有其他见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