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5000多年历史长河里,中华大地上一共崛起了80多个封建王朝,而要说到其中最被人们喜爱的王朝,相信大家也都会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汉朝。 相信大家都知道一句话“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非常的振奋人心,彰显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强大与骄傲。其实,这句话早在汉朝的时候就有了,不过当时被叫做“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自汉朝的名将陈汤。可见,当时的汉朝有多么的强大。 然而,汉朝最强大的时候,其实是在汉武帝时期,他16岁登基成为皇帝,在位的54年里有40多年都在打仗。汉武帝先是出兵讨伐匈奴,消灭了这个困扰汉朝100多年的隐患,随后又挥师西进,荡平了西域各国,将汉朝的威名远播,老百姓纷纷以汉为荣,所以才有了汉族这个称呼。而说到与匈奴的战争,就不得不提2位最主要的名将,分别是卫青和霍去病。 其中,卫青是西汉时期非常有名的将领,霍去病就是他的外甥。他为人谦逊温和,有着很强的军事才能,也为汉朝立下过赫赫战功。而对于这样的一个人,应该备受人们的尊重和敬佩才对,但是我国的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就对卫青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在司马迁的笔下,并没有给卫青过高的评价,也没有给他特殊的描写,反而是把他归于列传的行列之中。对于这样一位帮助西汉扬眉吐气的名将,司马迁本该给他如项羽、韩信一样“用兵如神,决胜千里之外”的评价才是,不过司马迁并没有给他这样的评价。那么,到底是为什么,让司马迁如此看不起卫青呢?你看看卫青最后的14年都在干些什么,你就会知道了。 其实,卫青在最后的14年里所做的事情,都可以归结为2个字:等死。 在汉朝和匈奴的战争结束之后,卫青就回到了家中养老。因为此时已经没有了战乱,卫青的存在也没有那么重要了,所以必然会惹来汉武帝的猜忌。因此,卫青在“养老”期间,什么都做不了。 首先,卫青在养老的时候,不能表现的太“健康”。因为汉武帝老了,外甥霍去病也早早病死了,虽然卫青也在慢慢变老,但绝不能外出打猎,即使是汉武帝找他打猎,也要表现出老态龙钟的样子。 而且,不仅不能打猎,就连看书也不行。因为当时已经是天下太平,一个大将军在家看书,就被认为在研究兵法,岂不就是死路一条?还有就是,像喝酒、听曲、遛鸟这些事情,也不能做,因为他要保持自己大司马、大将军举止得体的一面。 因此,卫青最后的14年都在做一件事,那么就是满足汉武帝的小心眼,一直在发呆等死。而这也是司马迁看不惯他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卫青因为是汉武帝的亲戚,属于皇亲国戚,而恰好司马迁又及其痛恨外戚,所以自然是对卫青更没有好感了。 因此,司马迁之所以没有大肆渲染这位战功赫赫的大英雄,反而还有一些看不起,或者轻视他。就是因为他在人生的最后14年里,已经失去了锐气,在司马迁看来就像是“趋炎附势之辈”,在加上他外戚的身份,也让司马迁不喜,所以司马迁对他没有什么好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