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数中药的不良反应源自不合理应用

 369蓝田书院 2019-05-29

中药的不良反应源自不合理的应用

很多患者担心,服用多了中药,会产生不良反应。故而在治病的时候,总是担心“是药三分毒”。其实,大多数的中药不良反应,源自中药的不合理使用。

1. 长期使用某种中药或一个中药处方。

有些患者觉得服用某个药方舒服,就拿着一个 药方,长期使用。殊不知,每个药方只能治疗一种“证型”,随着药方一段时间的使用,患者的“证型”自然发生改变,因此,药方也将随之发生改变。若仍使用原来那个药方,则会出现不良反应甚至毒副作用。

2. 超出剂量使用中药。

正如西药使用有一定的有效剂量,安全剂量,中毒剂量,致死剂量。中药使用也有自己的安全剂量。多数情况下,在安全有效的剂量使用中药,不会产生毒副作用。有些患者为了追求速效,使用超出安全剂量范围很多的中药,这样即使很安全的中药,也会产生不良反应。正如米饭很安全,但是不能一顿吃几十斤。

3. 乱“以毒攻毒”。

肿瘤、疮疡等病,很容易被认为是毒引起的病,有些患者自取有毒的中药,进行服用,“以毒攻毒”。虽然,以毒攻毒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但多数情况下,医者更愿意用安全的中药,在安全剂量范围内治好疾病。

4. 使用中药没有“辨证论治”。

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中药的使用必须通过专业中医师的辨证论治,才能合理的配伍和剂量,从而使更小剂量的中药,通过配伍,达到最大的功效。

可现在很多患者,根本无视中医理论的存在,自行查找中药的功效主治,以及妄断自己的健康问题,生搬硬套,自服中药,引发肝肾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5. 病、证、药的不一致。

中医在民间,存在着另一个口口相传的版本,如认为鼻子冒火,眼睛干涩,口腔溃疡都是火气,故常自取黄连,蒲公英,菊花等泡水降火,而不顾病、证、药的不一致。

6. 药、食不分

  有些患者中药和食物不分,常吃水果和中药,却少吃主食米面。导致长期亚健康,以及对自然环境,精神压力的不耐受。

   根据我在临床上的观察,只要根据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处方,90%以上的患者没有不良反应,且整体健康状况得到提升。只有免疫功能紊乱,容易过敏的患者,在使用中药的时候,要尤其谨慎。

专家介绍

项凤梅: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后

擅长疾病:主攻中医脾胃病(各种口腔溃疡、食管炎、胃炎、肠炎、食管炎、胃肠癌、胰腺炎、胰腺癌、不明原因腹痛等),肝胆病(各种肝炎、肝硬化、肝癌、胆囊炎、胆结石、胆囊癌、腹水等)的中西医治疗与研究。擅长中医体质辨识和调理,擅长脉诊和中医思辨。擅长慢性病、术后、产后、备孕、更年期等调理。 擅长针灸、小针刀、中药外治,穴位埋线,中医药的处方调理,中医健康管理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