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谢朓 NO.183 形势对南齐越来越不利。 萧鸾忧心忡忡:再这样下去,他的国家能扛得住吗? 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他的身体是扛不住了。 他心力交瘁,终于病倒了。 病中的他开始担心起了自己的身后事。 他虽然有9个儿子,但多未成年,太子萧宝卷此时只有16岁,而齐高帝萧道成、齐明帝萧赜以及前太子萧长懋的儿子在世的却还有十人。 他深知自己得位不正,将来他若是不在了,这些人将是萧宝卷最大的威胁,便决定将他们全部杀死,以绝后患。 具体负责执行的是他的侄子——时任扬州刺史的始安王萧遥光。 萧遥光是个瘸子,却身残心更残——残忍的残,与阴狠刻毒的萧鸾很合得来,萧鸾对他非常信任,朝中大事都与其商量。 由于萧遥光行动不便,因此白天他很少上朝,总是要到月黑风高的深夜才坐车进宫,与萧鸾密谈,一谈就是几个时辰。 有时两人谈完后,萧鸾还要焚香祈祷,呜咽哭泣:嘤嘤嘤嘤嘤嘤嘤嘤…… 难道是他想起了什么伤心事? 不是。 事实上,这只是他在杀人之前履行的一套必备程序而已——就和我们饭前要洗手、上完厕所后要擦屁股一样。 每次只要看到他这么做,第二天必定有人被诛杀! 这段时间,这样的场景发生了多次。 萧道成、萧赜、萧长懋的儿子们也随之被杀了个一干二净。 杀死诸王后,萧鸾总算稍微定心了点。 然而没过多久,他又听到了一个更让他不安的消息——老将王敬则造反了! 王敬则是南齐开国功臣,为萧道成登上帝位立下过汗马功劳,因此他在萧道成、萧赜两朝备受信任,曾先后担任过侍中、豫州刺史、司空等多个位高权重的要职。 但一朝天子一朝臣,萧鸾掌权后对萧道成的后代大加屠戮,王敬则这个前朝老臣自然也备受猜忌——他被赶出了京城,出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 萧鸾生病后,又专门任命他的心腹爱将张瓌(guī)为平东将军、吴郡(今江苏苏州)太守,以防备王敬则。 王敬则对萧鸾的用意心知肚明:平东将军?东面还有谁啊,不就是我么? 不甘坐以待毙的他当即决定起兵造反。 是啊,如今政府军精锐大多在北方前线,建康空虚,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可他还没来得及动手,就被人告发了。 告密的,是他的女婿谢朓。 谢朓是“竟陵八友”之一,出身于南朝顶级名门陈郡谢氏,是当时最著名的诗人——李白名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的小谢指的就是他,可见其诗词造诣之高,对后世影响之大。 与同族长辈谢灵运一样,谢朓也以山水诗见长,故后世将他们两人分别称为“大谢”、“小谢”。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很多佳句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天际识归舟,云中辩江树”、“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等,至今依然脍炙人口。 不过,谢朓虽然诗名很大,胆子却不大,得知岳父居然要造反,他吓得腿都软了。 思前想后,他决定向皇帝报告。 王敬则的密谋就此泄露! 此时他已经别无选择——无论结果是见效还是见笑,他都只能反了! 他不得不在没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仓促起兵,带着手下一万甲兵杀向建康。 负责防他的吴郡太守张瓌见他来势汹汹,竟然弃城而逃。 这下王敬则气势更胜。 很多对现状不满的百姓也纷纷扛着竹竿、锄头前来投奔他,到晋陵(今江苏常州)的时候,他的手下已经有十万之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