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一个画家的艺术成就除了要看他的作品,还要看他的艺术思想。就比如明代的董其昌,虽然他在人品方面有着很大的争议,但是他在艺术创作方面造诣精深。董其昌诗文画论多有精彩篇章,并且他的艺术理论和书画创作相互结合。他不是纸上谈兵高谈阔论,而是保持知行合一。有很多画家擅于创作,不擅于总结自己的艺术思想,只盼着能够遇到知音解读自己作品的内涵,知音难寻久而久之会被误解或是遗忘。董其昌能够主动地去总结创作中的种种心得体会,从这一点上讲他的综合能力要高于声名显赫的明四家。当然了艺术创作不能进行简单地比较,如此描述只是要说明董其昌能够名垂画史400余年,还是名实相符的。 董其昌的山水画作品面貌各异,其中蕴含的情感很统一,无论技法构图怎么变化,最终都要回归到向往自然山林野趣上来。董其昌多画江南山水,作品中有一股润秀的灵气。比如这幅《松山寒泉》描绘了钟灵毓秀的山水美景,画中墨色变化奇绝皴中有染,巧妙地运用了积墨法,让山体焕发出明润的光感。画中古树林立,中锋用笔让高大乔木显得挺拔俊秀。在构图上董其昌沿用了平远法,从溪流岸边入手,将景致渐渐推向远方,再辅以瀑布飞流通过水雾弥漫形成的留白让景致的过渡不显的突兀。董其昌在创作中舍弃了复杂的画面层次,保留近景、中景舍弃了远景,让画面产生了壮美雄伟的气魄。 董其昌首先是一个文人,其次才是一个画家。在他的创作中,有着浓厚的文人审美情趣。董其昌有着很强的摹古功底,但他不注重细节造型,而是去追求笔墨趣味。就比如画中的细长牛毛皴和积墨法,两种有难度的技法融合在一起,让作品的难度系数增大很多。这种技法上的难度不仅仅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表明董其昌在创作中想要画出山石的神态。古人认为万物有灵,即便是高山大川也蕴藏着魂魄。董其昌舍弃外在形态努力描摹内在气质,这是他在创作中的进步性。笔墨精妙是为了追求古朴韵味,造型是否准确是画工们考虑的事情。从这一点上讲,董其昌扭转了明末画坛出现的绘画作品日趋世俗化的弊端,将艺术作品重新提升到应有的审美标准。 关于董其昌的评价始终因为他在道德上的瑕疵而受到打压,即便如此对于他的学识,他的画论,他的作品还是不能小觑的。有人说,董其昌是宗师级的画家,即便是之后的清四僧、清四王也在他的作品中汲取营养。这种评价是比较公允的。 拓展阅读·古代绘画作品欣赏 心中有愤恨、有执念,那就画出来,项圣谟绘《山水花卉写生册页》 阅读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