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崴脚是什么?崴脚,医学上称之为踝关节扭伤,足部强力内翻导致外侧韧带损伤较为常见。统计表明,踝外侧扭伤约占踝扭伤总数的85%。踝关节易扭伤是由踝关节的功能和它的解剖结构导致。 二、为什么我们容易崴脚?1、踝关节功能。踝关节是人体距离地面最近的负重大关节,简单的说也就是踝关节是全身负重最多的关节。踝关节的稳定性对于日常的活动和体育运动的正常进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踝关节解剖结构。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比较松弛,内侧三角韧带比较强健,而且内踝比外踝高,那么在地面不平的情况下,踝关节的这种内外不平衡的结构就导致踝关节不稳定的情况下就容易发生扭伤。例如在踝关节跖屈(比如下楼梯、下山、起跳后落地等)活动时,如果失去平衡,就容易引起关节的内翻,导致踝关节的内侧损伤。 脚踝关节图 而且,通常踝关节扭伤发生在外侧薄弱处,包括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以及跟腓韧带。处理不当或者治疗不及时。有30%的患者会发展成为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所以首先要重视在第一次踝关节扭伤发生后,就需要及时的就诊以及后续的康复训练,以免发生习惯性“崴脚”。 三、崴脚产生的严重后果当踝关节内的软组织受到挤压撞击会出现软骨面损伤、滑膜肿胀,使踝关节周围出现肿胀淤血等情况。如果未能及时进行正确治疗,就会出现踝关节外侧支撑强度下降,关节本体感觉减退。这样,踝关节的不稳定状态就会加重,踝关节容易再次扭伤,出现疼痛、肿胀、行走不稳等慢性期症状,并可引起其他关节损伤,出现连锁反应。 去医院除了进行X光的检查,还需要进行核磁共振的检查,来判断你的外踝韧带是否有损伤,软骨是否有损伤等等。 四、崴脚后我们应该怎么做?RICE原则!初期的处理方式主要为进行休息(Rest)、冰敷(lce)、加压(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就是广为流传的“RICE原则”。 RICE原则 1、休息:即停止走动,让受伤部位静止休息,减少进一步损伤。 2、冰敷:冰敷有局部降温作用,能减少出血,缓解疼痛,抑制肿胀。冰敷不是直接把冰搁在脚踝上就了事,而是要先把受伤的踝部用纱布包扎好,再用柔软、防水的材料(如塑料袋、橡胶手套等)包住冰块。或用专用的冰敷袋,对患处进行降温。 详细的冰敷细节可参考之前科普文章: 受伤后立刻热敷治疗?可能伤害更大!专家:冰敷才是正确的做法 3、加压:使用弹性绷带包裹受伤的踝关节,适当加压,以减轻肿胀。注意不要过度加压,否则会加重包裹处以远肢体的肿胀、缺血。 4、抬高:将下肢抬高,踝部高于心脏位置,以增加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肿胀,促进恢复。 请记住,RICE只是踝关节扭伤紧急处理(24-48小时内)的原则。 五、崴脚后一定不要做的错误行为1、崴脚后,更多人的第一反应:赶紧甩一甩、扭一扭踝关节,或者用手按揉等。这都是忌讳动作。道理很简单,崴脚后虽然多数人脚踝表面无伤痕,但踝关节内部可能会有组织损伤,如局部血管和毛细血管破裂,韧带或肌腱损伤,此时若活动或按摩该部位,就会进一步加重内部损伤,使肿胀更明显,不利恢复。 2、扭伤后立即热敷。有些人还会用红花油、活络油、云南白药等药油擦拭踝关节。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因为这类药油常含活血成分,在扭伤早期可能加重出血,导致淤血扩散、组织水肿加重。更恰当的做法,应该是冰敷。 热敷及红花油不建议受伤后立刻用 六、这些情况下一定要去医院如果足踝还能活动,周围也没有明显肿胀,属于轻度扭伤,可自行处理。中重度足踝扭伤,按RICE原则初步处理后应选择就医。 1、如果当时足踝肿胀不明显,只有轻微瘀伤,隔天开始明显肿胀、疼痛,甚至站立困难,则往往说明存在韧带损伤,属中度损伤; 2、如果扭伤后足踝立即肿胀,并无法自由活动,甚至感觉关节明显脱位,那么可能存在较严重的韧带损伤,甚至是骨折或关节脱位,属于重度损伤。 3、习惯性崴脚。可能每一次崴的都不是很严重,但是频繁地崴脚,每年可能会出现五六次,这种情况可能是一种慢性的踝关节不稳的表现,这个时候也需要尽快去医院咨询。 |
|
来自: 草原狼ual5yjcg > 《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