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附子理中丸大黄虫庶丸合斑蝥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疗效分析

 好风扑面 2019-05-29
【摘要】目的 探讨附子理中丸,大黄虫庶丸合斑蝥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照组101例口服乙肝转阴散,治疗组101例口服附子理中丸,大黄虫庶丸合斑蝥炮制的鸡蛋。结果 治疗后中医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25岁20例,平均15.4岁;病程最短7月,最长30年,平均3.5年.全部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1例和对照组101例.两组一般资料大致相同,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AsC诊断标准
  HBsAg(+),HBeAg(+),HBcAb(+)持续存在6个月以上,无肝病相关症状和体征,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均正常[2],且PCR测定HBV-DNA值阳性(103-107 copies/mL)的慢性HBV感染者,伴有情绪低落(压抑、焦虑、精神不集中,悲观失望),(无缘无故的)疲乏,睡眠障碍,肝区不适,食欲下降等抑郁症状[6]。中医诊断:积聚,虚损。属气滞血瘀型,脾肾阳虚型[4]
  1.2.2 纳入标准
  ①血清标志物大三阳,半年以上;②半年内未使用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③无HAV,HCV,HDV,HEV重叠感染。
  1.2.3 排除标准
  ①乙肝及肝癌患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③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原发病,精神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口服附子理中丸(山东大陆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7020011)9g,大黄虫庶虫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国药准字Z11020002)3g,斑蝥炮制鸡蛋[5](新鲜鸡蛋,一端打小孔,塞入斑蝥虫体1-3只,封固,缓熟,剔除虫体,只食鸡蛋)1个,一日3次,14岁以下用量酌减。
  2.2 对照组
  口服乙肝转阴散[11](广西柳州市中医院制剂室,由叶下珠,紫金牛,地耳草,瓜子金,人参,茯苓,制首乌,桑寄生,生地黄,当归,赤芍,丹参,红藤,三七,郁金,制香附,土鳖虫,水蛭等组成,)5g,tid,14岁以下用量酌减。
  两组疗程均为1年,治疗后每月查肝功和乙肝5项,停药半年后再复查1次.以治疗前和停药半年后为对照.统计学采用X2检验。
  2.3 观察方法
  记录治疗前后情绪低落,疲乏,睡眠障碍,肝区不适,食欲不降等消失的时间,记录大三阳转阴的时间。
  2.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中医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HBsAg,HBeAg,HBcAbyo变化比较,见表2。
  3 讨论
  AsC之肝活检90%显示肝损害,又由于乙肝病毒在体内不断复制,是导致乙肝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的根本原因[1]。疾病的压力,对疾病的恐惧,由于社会歧视所引起的精神压力以及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造成HBV携带者抑郁症的发生率远远高于非携带者[6]。
  AsC发病的外因宜定性为湿邪疫毒,故病程缠绵难愈,且具有传染性。“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某一人群处于同一环境中,有的人得病,有的人不得病,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正气有强弱之分。所以正气不足是它的内因。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人体正气主要来源于脾肾两脏。肝脏(或脾胃)则是湿邪疫毒蕴伏之所在。“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而AsC主要指肝脾肾亏虚。整个病程可概括为“湿侵而正虚,正虚而邪恋”[4]。多数学者认为[7]:HBsAg阳性是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清除病毒所致。有学者认为[7]:补阳复方可使抗体提前形成。
  乙肝病毒的清除是乙肝能否治愈的关键,也是治疗的最大难题,许多中西药物疗效均不尽人意[8]。附子回阳救逆,温肾助阳;理中丸温中祛寒,补气健脾。附子理中丸既温阳祛寒,又益气健脾。治疗通过助阳通阳解毒,培补正气以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可完全清除病毒[9]。
  与附子理中丸配伍,斑蝥,辛热,有大毒,归肝胃肾经,具有破血消症,攻毒蚀疮作用,用于治疗乙型肝炎[10]。斑蝥入鸡蛋内缓熟,剔除虫体,只食鸡蛋,则疗效留存,久服无恙。
  大黄虫庶虫丸,功用祛瘀生新,通肝络瘀阻并排毒随大便出。李东垣在《医学发明》中指出:“血者皆肝所主,恶血(瘀血)必归于肝。”肝以散为补。“木郁达之”,抑郁症则迎刃而解。
  AsC属本虚标实证,诸药扶正祛邪,故使大三阳转阴,且不易复发。
  参考文献
  [1]王伟复方厥阴散治疗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35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4(36)11:46-47.
  [2]骆抗先乙型肝炎基础与临床[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15,9,209.
  [3]韩毳,等.中医治疗抑郁症理论溯源[J].新中医,2002(34)6:6-7.
  [4]黄贤樟.乙型肝炎的中医证规律探讨[J].新中医,2001(33)1:8-9.
  [5]崔延昌,等.一种内服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药组合物[M].国家专利局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5.1-5.
  [6]王金楚,等.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区疼痛的心理测量与组织学变化的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10:772).
  [7]武谦虎.常用治疗肝病中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
  [8]张惠芸,等.治肝灵口服液合肝得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6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3(35)2:23.
  [9]李赛美,徐鸣.浅谈肝炎中医辨治规律[J].新中医,2001(33)2:71.
  [10] 梁进权,王宁生.斑蝥的毒性反应及原因分析[J].新中医,2003(35)7:76-77.
  [11] 周道红,等,乙肝转阴散合软坚汤治疗肝炎后肝硬化47例[J].新中医,2001(33)2:48-49.
  
  作者单位:
  1.聊城市人民医院252000
  2.聊城市传染病医院25205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