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霸总结: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点与关联

 仁者rz 2019-05-29

首先明确,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本质都是一个研究对象:aX²+bX+c 【a、b、c为常数,a≠0】.

一、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点

关于二次函数,教材上涉及到了三种形式:y=aX²+bX+c,y=a(X-h)²+k,y=aX² ;

其实还有一种形式,y=a(X-x1)(X-x2) ,x1、x2为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值。

  1. y=aX² ,并不具有普遍代表性;它其实是y=aX²+bX+c【b、c都等于0】,y=a(X-h)²+k【h、k都等于0】,y=a(X-x1)(X-x2)【x1、x2都等于0】时的一种特例。
  2. y=a(X-h)²+k,它适用于知道顶点信息时的方程设立;(h,k)其实就是该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值。
  3. y=a(X-x1)(X-x2),它适用于知道该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坐标值时的方程设立;(x1,0)(x2,0)其实就是该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
  4. y=aX²+bX+c,是二次函数的最一般形式,适合用于不知道对称轴信息,也不知道与X轴交点坐标和定点坐标信息时的方程设立。

学霸总结:

=a(X-h)²+k、y=a(X-x1)(X-x2)、y=aX²+bX+c ,本质都是3个未知数,只不过切入点不同而已;它们彼此其实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求二次函数方程过程,本质就是求出3个未知数,而求出三个未知数,一定需要3个等式,这3个等式的得出,就需要你根据题意总结出来。

此外,大家要活学活用,有时题意给出的未必是全部对应信息,但也可以用对应的方程形式来设立的。比如只知道顶点坐标的X轴坐标为6,我们同样可以设立成y=a(X-6)²+k,这样就成了2个未知数,再需要两个等式就可以求解出a和k了,另两个等式根据题意的其他条件一定可以找出来;再比如,题意只给出了与X轴的交点的一个坐标为(6,0),那么我们也同样可以设立成y=a(X-6)(X-x2)的形式,这样就又成了2个未知数。同学们可以思考下,如果题意告知某二次函数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坐标为(6,0),我们该如何设立方程呢?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知识点

aX²+bX+c =0,【a、b、c为常数,a≠0】,这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它其实是二次函数 y=aX²+bX+c,当y=0时的一种特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x1、x2,其实就是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两个横坐标值。

建议同学们,自己亲身推演一遍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知道,忘了也无所谓,分分钟自己就可以推导出来。有了这种从容淡定的心态,也许你反而就忘不了了,对做题也更多了一分自信。

有了求根公式,其实根与系数的关系,一样是自己分分钟就能推算出来的;完全没必要浑身紧张地去死记,有了这种放松的心态,其实在做题使用过程中,自然而然你就会记住的;要求你不能记住,其实反而是更难的事儿。

学霸感悟:

x1+x2 = -b/a ,这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统的关系的其中一个定理;结合我刚才说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x1、x2,其实就是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两个横坐标值】,大家对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X=-b/2a ,是不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呢?我们可以来推理下。我们设对称轴的横坐标为x0,既然是对称轴,那么x0与x1、x0与x2的距离应该是相等的,于是有 x0-x1 = x2-x0 → 2x0=x1+x2 → 2x0=-b/a → x0=-b/2a ,于是有对称轴为X=-b/2a 。

好了,看到了吧,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也就这点东西,没什么难的;只要你愿意走进去,一定能学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