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伤寒论剂量与煎服法的关系

 何处是他乡2 2019-05-29
    伤寒论的剂量及煎服法历来倍受争议,下面立足于原文进行梳理,结合临床实际,谈一谈煎服法不同对今人剂量折算的影响。

一、煎服法举例解读
    桂枝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服后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据柯雪帆教授考据,东汉一两为今之15.625克,此依据出土东汉"大司农权"考据得出,本篇按此论对应上方大概即是:肉桂45g ,赤芍45g, 烤甘草30g,鲜生姜45g,大枣60g (桂枝当为今之肉桂去粗皮,外感用今之桂枝代效佳,甘草炙乃放火中烤黄,参考厚朴枳实炙法,非今之蜜炙,生姜干姜本是一物,炮制不同,而药用有异,生药伤寒论仅此一味,生姜即为鲜生姜,厨房常备之物)。
  上述药物咀三味,咀三味指桂枝芍药甘草,古药非切片,块大,须称后泡软,嘴咬碎,水七升即1400ml,225g 的药加1400ml的水,笔者亲试,刚好合适。微火,古用柴火灶,微火比今燃气灶最小火要大,保持小沸,直至药汁煎至600ml,用时大约40-60分钟。去滓,适寒温,服一升(200ml)。到这里请注意,没有说要一天服三次!这是今人迷惑的关键。今人服法或日2服,或日3服,读古书时以习惯思维代入,理解成:服一升,日三服。然后就算成桂枝汤中桂枝剂量为45克。事实上,细看各方煎服法,凡是一日需多次服的,或一日就将药喝完的,仲景会特别注明,如“日三服”(见白虎加人参汤方)、“日再服(见桂枝二麻黄一汤方)、“顿服”(见干草甘姜汤方)都会特别注明“若不汗以下全是外感病汗法特殊服法,切勿与常规服法相混,仲景明言:停后服,不必尽剂。言下之意,可将药汁倒掉,明后两天不需再服了,这个“后指的是常规服法的'明后两天’,汗服法的'半日许’。
  同样是桂枝汤,234条阳明病篇的桂枝汤后面的服法,就是桂枝汤的常规服法: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取汗。桂枝汤各条有些直接写“用前第十二方”后无煎服法,是省略按前法。如果有特别写煎服法,或许皆另有所指。通共有四种服法。

二、每日一服的证据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右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麻杏甘石汤服法:温服一升。
  苓桂甘枣汤服法:温服一升,日三服。
  有什么不同?一个是不接日三服,一个是后接日三服。前者有省略,后者因为特殊而点明日三服。省略的是什么?不能是日再服,不能是日三服,也不能是顿服,只能是日一服,日一服是常规,故省略
       再来一个间接证据,这个说得比较明显:《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 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少腹中急,摩病引腰者,不能食饮。产后一月,日得服四五剂为善,令人强壮宜。当归四两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一日令尽
      分温三服,通常是日一服,如果要一日服完,会特别交待--一日令尽。
  或曰,此伤寒论文书错漏。但错漏一二处或有,此漏彼全,此全彼又漏,少见,不合理。

三、由煎服法引出的剂量问题
  桂枝汤(桂枝标准计量15g/日) 桂枝煎了三两45克,但一天只用了15克(桂枝汤一服即汗出病差,常有的事,剩余的都是备用)。因此今人开桂枝汤给患者时,一天的用量,桂枝当为15克,而不是45克。桂枝汤其实并不适合举例,因为其本身就是最特殊的汗服法,不定量。我们再看另一些例子: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桂枝标准计量60g/日)桂枝四两60克 ,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今人开方,一天的剂量,桂枝当为60克,而不是15克了。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桂枝标准计量15g/日)桂枝三两45克,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日一服),是分三天服。45克是三天的量,每天桂枝量为15克。
  今人所用伤寒方,没重视日一服日再服日三服顿服之别,剂量多有错误。仲景的煎服法都有其特殊意义,有待后人挖掘。今人不按伤寒法煎服或亦可,但折算伤寒方日用量时,不能单纯看方子后面写几两,而是应当结合煎服法的不同,综合取量。

四、关于去滓再煎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去滓再煎一直不被今人理解,可见古人对火候的要求非常严格,甚至丹界有“传药不传火”的说法。药物在水中煮时间太短不行,太长也不行。伊尹创汤液,也是厨师的祖师爷,火候不好菜不好吃,煎药也是这样。仲景这么用,道理我们说不出来,但只要实践有效就说明有重视的必要。目前学界已有不少关于这方面的论文,有实验室实验,也有医者在临床中得验。值得学者亲自尝试。
  除小柴胡外,去滓再煎的仍有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均为和解剂。想一想,为什么?

五、疑问
  按本篇观点折算日用量,剂量普遍减小了--如大青龙汤麻黄用量从90g减至30g,大承气汤大黄用量从60g减至30g,较为让人接受。但仍然不是没有疑问:
1.有些剂量仍显过大
  以小柴胡汤柴胡日用量为例:柴胡半斤(15*8=120g),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每天的剂量达到120g,这仍是今人难于接受的看法,但这都是就心理来说,实际会怎样,要亲试才知,毕竟柴胡属和解剂。
2.有些药用量显得比较颠覆
  以麻黄在方中日用量为例,大青龙汤30g/日,小青龙加石膏汤45g/日,麻附甘30g/日。麻附甘不是说微发汗吗?怎么麻黄剂量和大青龙一样大?小青龙加石膏麻黄剂量居然超过了大青龙?或许只能从药物配伍中找到解释。
  重新定义每日剂量后,其可行性、合理性、必要性,需结合临床实际重新思考。 

六、总结
  服法有三类:
  第一类:常规服法--日一服,分多日服完。用词如:温服一升、分温再服(注:与日再服不同)、分温三服。
  第二类:特殊服法--一日多次或一日一次全部喝完。用词如:日三服,日再服,日再夜一服,日三夜一服,昼三夜二服,日十服(泽漆汤),顿服。
  第三类:最特别服法--部分方汗吐下服法,以取汗吐下为效。用词如:更复服、止后服、取下为效、不必尽剂。(虽同属汗吐下方,但并不是所有的汗吐下方都适合用此法。以汗法为例:如大小青龙,原书没有提到频服法,大青龙反而警告慎汗)
  
  现实临床中,最常见的用量是:一两统统按3克计(无视服法之异),每日一剂,每剂煎两次,每日服两餐,通常也能大部分有效。但是,有效能代表常规,但不能代表标准。了解伤寒论原书原本的煎服法,原本的每日用剂量,明白现行理论存在的误区,对于致力于经方学习的学者,十分有必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