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小作用奇 | 芍药甘草汤

 合肥朱将来 2019-05-30

芍药甘草汤   《伤寒论》:“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若厥愈足挛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本方原治脚挛急不得伸。

蒋健,字奕安,号石羽全人,玉一斋主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擅长中医脾胃病及内科杂症的治疗。

案例一:胃痛案

胡女,40岁,2005年10月18日就诊。主诉:胃脘痛1月余,加重2周。1月前因胃痛行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顷诊诉胃痛每于饭后半小时左右发作,虽属隐痛,但每次发作持续1小时许,伴胃脘胀满不适,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脉细滑。胃痛属于气阴两亏;治以益阴缓急止痛;方以芍药甘草汤加味:白芍20g,甘草15g,肉桂6g,予7剂。二诊(10月25日):诉药服仅2剂,持续月余之胃痛、痞胀便霍然而止。

案例二:腹痛案

孙男,53岁,2010年2月26日就诊。2009年9月11日曾诉脐周中下腹部隐痛将近一年,便后痛减,每日大便1~2次,先硬后稀,舌淡红,苔薄,脉细弦。结肠镜检查无异常。当时处方:白芍45g,炙甘草12g,红藤30g,三棱12g,莪术12g,败酱草30g,薏苡仁30g,7剂;次诊加延胡索30g,徐长卿15g,予4 周药,腹痛彻止,自行停药,之后一直太平安稳。近来又觉脐腹隐痛,发作频繁,几乎每日疼痛,大便尚正常,舌淡红,苔薄,脉细弦。处方:白芍60g,炙甘草30g7剂。

二诊(3月5日):服上药1剂,脐疼痛即止,但现肠鸣,后数日大便增多,每天2 ~3次,质溏不成形,患者自行每日减服1次中药(本来1日2次),大便即转为正常化。处方:白芍45g,甘草20g,7剂,嘱腹痛时服,不痛时不服。

成无已《伤寒明理论》解释芍药甘草汤方义:“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灌四旁,故挛急,用甘草以生阳明之津,芍药和太阴之液,其足即伸,此即用阴和阳法也”。本方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常可用治胃痛。《药性论》云肉桂:“主治九种心痛……主破血……止腹内冷气,痛不可忍……”,表明肉桂本适宜于阳虚胃痛,但配合酸甘化阴之芍药甘草汤,则只要阴阳偏颇不甚之胃痛,均可概治。此外,《医学启源》云:“白芍药补中焦之药,炙甘草为辅,治腹中痛。”所以芍药甘草汤还可用治腹痛。

日本医家认为芍药甘草汤对横纹肌、平滑肌的挛急,不管是中枢性的或是末梢性的,均有缓解作用;不仅对表在性的躯体和四肢的平滑肌,而且对深在平滑肌性的脏器,如胃、肠、输卵管、子宫、膀胱、尿道或血管等,也能缓其挛急而止其疼痛[王炳阳.芍药甘草汤加味运用体会.中医研究.2004,17(4):53-54]。芍药中含芍药甙,有较好的解痉作用,并能抗炎、抗溃疡,其有效成分苯甲酸还有较强的抑菌及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甘草中含甘草次酸有抗炎作用,甘草甜素有解毒作用,并对实验性溃疡有明显抑制作用,能缓解胃肠痉挛所致疼痛[胡忠智.芍药甘草汤组方规律的探讨.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11:25-26]

《伤寒论》太阳病篇中芍药甘草汤方记载“芍药、甘草各四两,上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渣,分温再服”。可见原方中两药的比例为1∶1。后人对此亦有研究,一般认为,当芍药与甘草之比≧1:1时,对横纹肌、平滑肌痉挛之类的疾病,效果较好[胡忠智.芍药甘草汤组方规律的探讨.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11:25-26]。覃俊佳等研究表明,就镇痛作用而言,白芍与甘草剂量之配比以2:1为最佳。芍药甘草汤有泻下作用,主要由白芍引起[覃俊佳,方红,周芳.芍药甘草汤及其组成的镇痛泻下作用.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7,3(3):32-34].

其实白芍具有泻下及止泻双向调节作用在古代中医即有认识。《本草纲目》谓白芍可“止下痢腹痛后重”;《滇南本草》称其能“止水泄”。《本草求真》云其“能土中泻木”,故常用治木旺乘土所致的泄泻。但是另一方面,白芍苦寒质润,因此同时又有泄热通便的作用,如具有通便作用的麻子仁丸、大柴胡汤中均有芍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芍可通过促进大、小肠的推动运动,使大、小肠含水量增多以及让大肠分泌胶状物润滑肠道等而致泻[孙有智,赵益.浅析白芍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四川中医.2006,24(11):48-49]。这就是为什么在上述腹痛案中,超大剂量的白芍药(60g)导致了患者肠鸣腹泻,而患者自行减量服用后,大便转为正常化。白芍药的这种双向调节作用机理不明,可能与两种环核苷酸的动态平衡有关[王永谦,李文浦,张文如,等.芍药甘草汤的研究进展.辽宁中医杂志,1980,9:36]

(插画 · 编辑 〡芙初亦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