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像”也算临摹吗?这些艺术家“刷新”临帖边界

 蜗牛角上的王国 2019-05-30

前不久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展引发观展热潮,也引发对当下如何临摹、学习颜真卿书法的思考。“致颜真卿——全国书写艺术邀请展”5月25日—6月20日亮相宝龙艺术中心,展览展出白砥、陈量、胡抗美、姜华、刘彦湖、鲁大东、施立刚、沃兴华、吴从容 、杨涛、曾翔、张目达十二位艺术家的百余件书写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也带领观众对颜真卿进行新的解读。

白砥 节临颜真卿《祭侄文稿》《叙本帖》组合2019年 水墨纸本 133×170.jpg

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史上是承上启下式的集大成者,上接魏晋,下启宋元,开创了一种有别于传统二王体系的路径,其在各个方向上的创造,依然是当下书法本体创作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其宝贵的日常书写,有待进一步转化。

曾翔 临颜真卿《裴将军碑》2019年 水墨纸本 局部

刘彦湖  《颜鲁公笔意》写真喷绘 360×325cm

此次邀请的艺术家临摹颜真卿的作品,每个人展出三件作品,基本可以呈现其对颜真卿的理解程度与转化的能力。这些作品基本涵盖临帖中三种样式,有的偏向散临,如张目达、陈量;有的偏于实临,如曾翔、白砥、杨涛、吴从容、鲁大东、施立刚等;有的倾向意临,如胡抗美、沃兴华、刘彦湖、姜华等。三种样式无高低等级差别,关键是看在相同的坐标与维度上,到达怎样的高度与精微度。

陈量《欻构-鲁公诗句》2019年 水墨纸本 177×96cm×4

策展人满意介绍,在中国传统书法学习中,临摹是重要的途径,实临与原作比较相似;意临则是吸取原作的笔法,用自己的感受去转化;创临则是对颜真卿的生平、人格感兴趣,通过体察其人生将自己的感觉书写出来,“在这个层面上,写不写帖已经无所谓,重点是能否用自己的感受转化出来。”此次展出的作品要求两件临摹,一件创作,以考察艺术家能否吃透颜真卿的精神。在他看来,颜真卿精神中最重要的是“刚正”与“悲悯”,作为一个传统士大夫的代表,他又是一个有感情、有温度的人。“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丰富、立体、真实的颜真卿,在此基础上每个人的认识又不同,颜真卿对每个人的触动也不同,所以转化出的作品不同。”借助他们的临摹,也希望可以让观众明白,临帖重要的不是“像”的问题,而是书写中对形神意的抓取、捕获与转化。

沃兴华  写意颜真卿《争座位帖》系列01 水墨纸本 135×67.5cm

此次参展的艺术家有不少并非“科班”出身的书法家,除了传统的书法样式外,许多作品更接近当代艺术的形式,甚至以图像的方式来解读颜真卿的精神内核。满意认为,当代艺术不是西方的艺术,中国的传统艺术也完全可以在当下进行创造性转化,从而将古人的艺术精神、审美价值、心性修养与视觉秩序,恰当而高质量地表达出来。“艺术更重要的是当下性,需要和时代融合。比如颜真卿作品具有日常书写的特色,他的《祭侄文稿》就是针对当下事件抒发的心中悲怆,书法应该回到感情的当下和生活的本源中来,这也是我们需要从颜真卿作品中学习的地方。”

胡抗美 临颜真卿《裴将军碑》2019年 水墨纸本 68×840cm

此次展览也希望以颜真卿为主题,探讨书写艺术的当下潜能。

栏目主编:李君娜

本文作者:钟菡

文字编辑:李君娜

图片编辑:邵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