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抽出 . . 来阅读本文 很多人喜欢运动,即使身体上已经有了一些运动损伤,依旧 “轻伤不下运动场”,但是这么做是对的吗?出现了运动损伤,运动时应注意什么? 疼痛是损伤的信号 在运动中如果出现疼痛,一定要引起注意,这很可能提示我们身体出现了损伤。如果是肌肉疼痛,在休息一段时间后便缓解恢复,则无大碍,若疼痛剧烈并持续存在则需考虑肌肉拉伤或撕裂的可能。 如果是身体某一部位比如膝盖疼痛,休息后仍不缓解,或缓解后再次运动时疼痛又出现在同一部位,就需要高度注意了,需要检查一下膝关节软骨、半月板或者韧带等是否出现了损伤,并根据损伤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轻伤不下运动场”要理智看待 运动的目标是成就健康,而不是造成健康问题。 一些运动损伤看起来并无大碍,其实会在身体里埋下 “病根”,在以后的运动中稍有不当就会再次发生,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损伤。 例如踝关节扭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崴脚,很多人在崴脚后继续运动。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事实上,有些崴脚不单纯是韧带或软组织损伤,还可能有细小的骨折,因为这种骨折疼痛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若不处理易留下后遗症。即使没有骨折,只是踝关节韧带的撕裂,往往也需要1个月的完全制动才能让韧带愈合,否则会出现踝关节不稳定,导致习惯性崴脚或者创伤性踝关节炎的发生。 再比如,膝关节韧带损伤,韧带的损伤会造成关节稳定性减弱,此时仍坚持运动,会加重关节的磨损,如果运动剧烈还会进一步造成软骨损伤或半月板的损伤,长久下去将会导致严重的骨关节炎。 可见,轻伤不重视的结果就是关节的磨损加速,会比其他人更早结束运动生涯。 急性运动损伤,冰敷是关键 当急性运动损伤发生时,肌肉或是韧带刚刚受到剧烈的冲击,可能有撕裂、挫伤,并伴随微血管出血等情况,这时立即冰敷可有效缓解疼痛和肿胀的症状。如果伤情严重,需立即前往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后续处理。 有了损伤就不能运动了吗? 休息是最好的治疗方式,但是完全不运动,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肌肉的萎缩,使得对关节的保护力量进一步减弱,从而会更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相反,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康复的进程。 轻伤如何才能不下运动场? 1、减少运动时间和强度 凡是会增加损伤部位负担的运动应尽量减少,运动时以不出现疼痛,不引起症状加重为宜。 比如喜欢长跑的人出现了膝部损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跑步膝”,这时就需要我们降低跑步的时间和速度,可以改成短距离的慢跑,如果短距离慢跑仍出现疼痛,那就需要暂时停止跑步。 2、多做利于康复的锻炼 仍以跑步膝为例,可以加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锻炼,比如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胫骨前肌等等,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预防和缓解跑步后膝盖疼痛。当症状改善后,可以逐渐开始进行跑步运动,此时仍要以不引起疼痛等症状为宜。 因此当出现运动损伤后,建议您找专业的康复师根据您的具体病情对您进行运动指导,能更好的帮助恢复。 3、运动前后的注意事项
本文审稿医生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王凤文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
|
来自: 好大水 > 《腰.膝.颈与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