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底子上海味道

 哪有那么容易 2019-05-30
我们常说对一座城市最深刻的记忆往往来源于味道,那小辰光的记忆里上海味道是什么呢?是需要干吃才过瘾的麦乳精,还是要塞一勺甜面酱味道才到位的油墩子?今天就把那些记忆中的老上海美食一一挖出来,唤起大家的美好记忆。
葱油拌面

葱油拌面,虽然简单朴素,却是好吃到让人回味无穷的美好滋味。一碗葱油拌面对讲求乐惠的上海人而言,是再妥帖不过的了。既讨着了便宜,又填饱了肚子,更有葱香萦绕一餐。从切葱、炸葱到放肉丝都十分讲究。从拌面开始,及至吃完抹嘴,你总能闻到那股葱香。无非酱油拌面,但是和着葱香,总能给人极大的满足。

老虎脚爪

这个几乎在上海快要绝迹的点心,可谓是父辈们的深刻回忆。好吃的老虎脚爪需严格遵守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做法,从发面、收面到制作,至少花费十七个小时。另外,因为制作用的炉子,一般是又要做大饼又要做老虎爪的炉子,所以口比较小。而且制作老虎爪,这一把糖可要舍得下去,而且要撒在火上,盖上炉子。在高温下,糖慢慢融化,渗入老虎脚爪中,这样做出来的脚爪才能从外到内,甜味均匀。

蟹壳黄

这个老味道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初期,因饼形似蟹壳,而得名“蟹壳黄”。要知道要做好一个蟹壳黄是很费功夫的,最难的就是起酥,先采用油酥面加碱面压制做坯,再层层起酥烘焙而成。需要资深的面点师傅坚持对传统点心的传承制作,才能保证你可以吃到小时候的味道。

烂糊面

有一种面绝对是只属于上海人的记忆——烂糊面。但是现在家里面做烂糊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鸡毛菜和肉丝的经典搭配,绝对让你鲜得“眉毛掉下来”。

菜饭

姆妈叫它咸酸饭,这也是上海人的叫法。说到上海菜饭,人们的记忆就一下回到那个物质不那么丰富的年代。可以这么说,虽然每个上海人家庭的饮食口味和习惯各有差别,但菜饭一定是家家都会做了端上饭桌的。有米的香味,也有菜的香味,到后来加了香肠进去,又有一种香肠的香味道,融合在一起以后,那就是一种很诱人的味道。一般性人家一个礼拜会烧一次菜饭吃,这里面可以放青菜、荠菜,经常会放的是莴笋叶,还有卷心菜也可以,从价格来说卷心菜便宜一点,也有人家会放蚕豆瓣。

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选的是猪身上的里脊肉,而年糕也是要手工制作出来的宁波年糕,还有自制酱料。里面最最不能缺的就是五香粉,腌制3小时,让酱料的味道充分融入到肉里。炸的时间也要严格把控,年糕不能裹着面粉炸,而是直接下锅炸,这样不会太油腻,比较清爽。最好搭配土豆色拉,做出来的排骨年糕就像七八十年代的老上海味道一模一样。嗲额呀。

酱牛肉

材料一定要找高品质的牛腱子,记得小时候陪姆妈逛菜场就要花很多时间。而制作的配料之多,更让你想象不到。将上好的牛腱子沸水后,加入酱料,再辅佐上十几种香料来调味,整整焖煮上四个小时的时间,才算大功告成。如今外面本帮饭店很多,但这道酱牛肉能做的好的也不多了。

咸浆

那一碗咸豆浆对于过去上海人的早饭来说,可谓是油条大饼的黄金搭档。碗里边一勺酱油、一撮榨菜再来一点紫菜虾皮,再把烧的滚烫的豆浆冲入碗中,顿时香味都飘出来了。不过现在咸豆浆不仅仅是早饭,还可以当宵夜了。

油墩子

80后的小伙伴还记得小时候放学后校门口摊头的油墩子伐?在油墩子当中挖个洞,塞一勺甜面酱,这味道叫一个香脆。但是现在在马路上很少看到油墩子摊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