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娃,尽力就好,不要期待过高

 梅魂荷韵荐康客 2019-05-30

娃上周出了个很大的幺蛾子,他把班里小朋友后背咬破了,而且是隔着两层衣服,都咬破了。

那天早上我刚出门就收到了主班老师发的一张照片,是小朋友破了的后背。我一看那个衣服裤子都不是娃的,心想:完蛋了,一定是闯祸了。几秒钟后,老师电话就打过来了,告诉我娃和小朋友发生了冲突,把小朋友后背咬伤了,还破皮了,出了点血。校医老师的意思是可能需要打破伤风,她先告知我一下,马上也要给被咬伤的小朋友妈妈打电话。

挂了电话以后我赶紧问老师要了对方家长的微信。因为我们都没经验,不知道需不需要打针,就决定先一起去幼儿园,接孩子去急诊看看,让专业医生判断。

到了幼儿园,娃姥姥在里面陪娃,我就没进去,直接在门口等着对方小朋友和妈妈出来,然后一起去了医院。对方妈妈也很善解人意,表示孩子之间打打闹闹的难免的,她家儿子也经常回家这儿一点儿伤,那儿一点伤的。

到了医院检查后,医生说伤口不深,不需要打针,好在虚惊一场。

回家以后,娃园长给我发消息,说这几天有空的话要找我单独聊聊娃的事情,不是因为这次的咬人,而是这几个月已经多次观察到娃的一些冲动行为和激烈的情绪变化。

我告诉姥姥这个事儿以后姥姥表情是故作镇定的凝重,毕竟姥姥以前一直是听话懂事好学生,我自己也一直是乖孩子,没惹过事儿。上幼儿园就被园长请去谈话这种事儿在她心里估计是十级地震的程度。

周四中午我和娃姥姥一起去了幼儿园,园长和我们就在孩子们的图书室谈话,坐在孩子们的小椅子上。

园长说,娃暖起来真的特别暖,凶起来也真的很凶。他生气的时候眉毛都会竖起来,像动画片里的人物一样。

有过几次看到他上一秒还好好的,下一秒一旦有小朋友破坏了规则或者是破坏了他认为的规则,他就会一秒变脸,并且直接动手。

我们那天中午一起排查了一圈,他最近这样到底是为什么。家里从来没人打过他,连吼他几乎都没有过,在家他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暴力倾向,不像以前小的时候动不动生气了还会跟我们动手。

后来我们总结了一下,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娃性格本身就是很敏感的,并且情感浓度很高,无论高兴还是伤心还是生气,都很淋漓尽致。好处是他特别健谈,开朗,容易交朋友,坏处就是他也容易被激惹。

2. 去年冬天开始娃迷上了奥特曼等等一系列打怪物的游戏,刚好这个年龄的男孩子就会特别向往这种力量感,惩恶扬善,好人打坏人的事情。再加上他很善于模仿,就会不自觉的在和小朋友冲突时代入这种内心戏,用暴力解决问题。

3. 班里男孩子多,都到了这个年纪,一个学一个。

我们商量的解决方案是:

1.不要再看有暴力情节的动画片。

2.在家如果出现暴力行为一定告诉孩子不可以。

这件事真的出乎我的意料,虽说我一直也没有觉得自己因为职业是心理咨询师,就一定会养出一个多优秀的孩子,但也没想到娃的“暴力倾向”会超出平均水平。

毕竟生活中该避免的雷区我们都避免了,谁知道会在奥特曼上翻船了。

经过这件事以后,这几天我思考了很多。从孩子出生开始,我们就研究喂养,研究睡眠,研究科学育儿,想要给孩子最好的。因为我自己的专业缘故,还研究母婴、儿童心理。好多孩子妈妈为了孩子考了营养师、育婴师等等,即使没有这么拼的,各种科普文也都没少看。

养育一个孩子,妈妈们付出的心力和精力、财力估计是前所未有的,不少妹子跟我感叹过,要是自己上学的时候能拿出现在养孩子的这种心劲儿,清华北大不是梦,哈佛也可以拼一拼了。

这件事教会我:即使我们自己做到了自己所做的最好,也不能保证孩子的成长过程不出现偏差。

就好像以前看过的一本书里面写的一样。这本书追踪记录了76个婴儿,从出生起直到他们30岁。大部分在良好的有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都会获得不错的成就,成年后也拥有相对幸福的人生,但却还有8个人是发展不如预期的。

这八个孩子有相对幸福的童年,和情绪稳定的父母,但却因为种种意外,对他们的人格造成了几乎不可逆的影响,导致成年以后要么罹患严重的心理疾病,要么过得十分悲惨。

有不如预期的,当然也有超出预期的七人组。这些孩子的童年不稳定,父母也不够“称职”,按理说是对他们的人格基础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但他们却因为后面成长的过程里各种机遇,得到了帮助,让他们并没有在悲惨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反而收获了不错的人生。

但这个观察只到他们30岁,人类现在预期寿命已经可以达到80岁了,在这后面的五十年里,谁又知道会发生哪些变数呢?

所以,今天主要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这样一个观点:人生是一场长跑,你真的不必太在意这十几米跑的是不是完美。以及,预测未来是神仙的事情,我们这些凡人就不要瞎掺和了。

我虽然没有对娃有过高的期待,但其实还是希望他可以顺顺利利的度过这一生,不过,这其实也根本不是我能控制的。现在也许我还能规范他看什么动画片,等到他再大一点,他自己能够接触到什么信息,根本不是任何人可以控制的。

并不是说父母就什么都不要做了,反而是,正因为孩子的人生有这么多的不确定,我们才更要尽力做到我们能做的。只是想让大家尽量放下自己的期待,无论是高的还是低的。

其实细想一下,期待孩子健康快乐都是很不实际的,是个人就会生病,是个人就会生气会伤心,一直健康快乐的人是不存在的。

也许我们不那么渴望孩子一直健康快乐,反而会在他生病时少一些焦虑和自责,在他生气或者难过时多一些理解和支持。

让我们真的只是去陪伴和支持孩子,感恩他和我们分享他的人生,而不是去试图控制和左右他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