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脾胃却越来越差了。 脾胃功能不强, 易引发多种疾病。 如何判断脾胃健康?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胃、脾是脏腑气化升降的枢纽,人体的饮食必须要由脾胃共同工作才能转化为气血能量。 脾胃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营养五脏;脾胃受损,则气血生化之源亏乏,影响五脏。所以说“百病皆由脾胃生”。 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要预防脾胃疾病,关键在于保护脾胃正常功能的运转。因此平时应注意保养脾胃:
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这的确是经验之谈,因此注意冷暖十分重要。在春秋气候变化无常时,有虚寒胃痛的病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有脾虚泄泻的,可在脐中贴暖脐膏药,同时还应少吃生冷瓜果等。
坚持“多菜少肉七分饱”的饮食原则,规律地进食是脾胃调养的关键。根据自己体质多吃水果蔬菜杂粮,适当补充蛋白质。
《黄帝内经》中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算,度百岁乃去。”所以规律作息是很重要的。每天23点前睡觉,午休20分钟。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因此要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气功等。
情感因素对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响。据研究,不良情绪可导致食欲下降、腹部胀满、暖气、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绪则有益于胃肠系统的正常活动。 中医专家支招,脾胃一调百病安罗大伦博士在央视《百家讲坛》推荐过一个专门调理脾胃的方法——清宫八珍糕。 八珍糕为御医陈实功的家传秘方,他一生注重脾胃气血的保养,寿命达到80多岁。他在《外科正宗》一书中留下了八珍糕的方子,称其“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 八珍糕是清宫秘制的长寿补益食品,自乾隆以来,帝王、皇后、嫔妃及王公大臣,无不竞相服食。慈禧太后也喜吃八珍糕,直至晚年,服食八珍糕从未间断。 八珍糕制作方法
加上450克水揉成面团 分成约30克一个的小面团,可以用月饼模压成型,也可以搓成你喜欢的任何样子。蒸锅抹油,放上糕胚,大火蒸,水开蒸25分钟。 凉后分装入小饭盒,每天吃一块,冰箱冷藏放三天的量,其余放冷冻,吃时蒸热即可。(方子来自罗大伦博士《阴阳一调百病消》) 八珍糕是开脾健胃最安全、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不仅适合于成人治病或老年人保健服用,更适合于那些饮食不规律,爱吃小食品而导致食量减少、体弱多病的小孩服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