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草药王”——人参

 369蓝田书院 2019-05-31

在中国人看来,人参是可以起死回生、延年益寿的仙药、地精,被誉为“百草之王”,李时珍说它根如人形,有神(即有灵性),谓之神草,野山参更是难觅的名贵中药。今天就和公安医院毛喆医师来了解一下:

人参是一种多年生植物,第一年生的,出来三个小叶,当地人叫“三花”,两年生长出一个复叶,叫“巴掌”,三年生两个复叶叫“二甲子”,四年后生三个复叶,叫“灯台子”,人们就是用这样的办法来识别人参生长的年份。山里的野人参,过去有个说法,叫“七两为参,八两为宝”。

清代《浪迹丛谈》卷八“参价”条中说:“乾隆十五年,应京兆试,恐精力不支,以白金一两六钱易参一钱,廿八年,因病服参,高者三十二换,次亦仅二十五换,时已苦难买,今更增十余倍矣。”诗中所云:‘中人十家产,不满一杯味。’”这里所说的“十余倍”,算下来是需二三百两银子才能买到一钱(约3克)野山人参,当时参之贵重,于此可见。

人参的炮制非常复杂,导致商品人参的档次相当多。如直接晒干的叫生晒参,煮沸的冰糖水里“炸”过的叫白糖参,蒸过的为红参,还有鲜参;山里挖来的野参叫野山参。人参头也叫参芦,是一味催吐药。人参身、须属于补气类中药,参须药力薄,入药主要用参身。生晒参较白糖参药力强,但较红参弱(中医还认为红参性偏温)。白糖参药性平和,价格也不贵。

人参的效用确实神奇。《神农本草经》记载着中国四千年前就已形成的人参药用的精髓:“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人参的总皂甙是其最主要的神奇物质。国家药典说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过去人说人参可用来“吊命”,就是病人到了命悬一线时,灌以人参汤,常能转危为安或多挨几天。病人阳气濒绝,用“独参汤”或人参加上附子的参附汤,可以回阳救逆。但今天心率衰竭、脑卒中、严重外伤出血等危重病人,是送医院ICU(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单用人参抢救危重病人就大大减少了。

临床上通过配伍其他中药,人参治疗的范围更广,但现在更多用于一般病情的治疗,也被泡茶、浸酒、炖鸡等作日常滋补。但人参毕竟是味药,不能随便吃,一般性体虚或健康人,不宜吃昂贵的野山参或红参。吃人参还有一定的禁忌证和副作用,无论是泡茶、入菜来补益身体,还是治病,都应该咨询专业中医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