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手毛腳抓咳嗽

 准提药师安般禅 2019-05-31

最近因为季节变化的关系,

身边的朋友们纷纷感冒,

我倒是已经在十月的时候先赶流行过了......。

不过多亏这些年的经验累积后,

越来越能分辨细部差别在哪里,

对证时就更能够准确的打中,

虽是这样说但还是别太常生病的好啦(苦笑)。

(以下发文为学习心得分享,

 所有内容仅供同学们参考。)

所以以下是纪录一下我十月赶流行的状况:

话说十月底的周末,

因为妈妈决定要搬家的关系所以我开始大肆整理起新店家的置物间,

让五年来在衣服和杂物堆下的地板得以重见天日。

(我弟还在旁边开玩笑说好久没有见到那个房间的地板了)

除了身为主妇的成就感之余,

可能真的太久没有整理,

所以发现自己可能因为整理衣服引发过敏、

喉咙发紧又外加鼻水流不停,

不管原因,对证就给他吃下去的心态下,

吃了麻黄附子细辛汤。症状也暂时解除。

虽然晚上上课的时候喉咙有点紧紧的但感觉是还不算太碍事,

但因为晚上就突然变凉的天气,在回家的路上受了凉,

于是我的喉咙痛就开始变本加厉了起来。

当天晚上回到丁助教家,喉咙上方就开始刺痛,

胸口也闷痛闷痛的,并不时吐出带点绿色的痰,

丁助教见状,先是让我吃了桔梗汤。

【11-32】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14-21】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晚上睡觉时已经演变成狂咳嗽的状态,

整晚都睡得不是很好,

发生了以前住在淡水被冷到时的难受症状(咳嗽时胸中会有被重击感),

但这次状况不但没减轻反而加剧,

因为鼻子塞住只能用嘴巴呼吸,简直一躺下就会呼吸不过来,

而且是一呼吸就乱咳一通,而且开始浑身发热,

因此找上了小青龙汤加石膏汤。

【07-08】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14-20】咳逆倚息,不得卧,脉弦浮者,小青龙汤主之。

【14-22】咳而气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此为肺胀,小青龙汤加石膏汤主之。

之后咳嗽的症状渐缓,但胸口依然有点闷胀,

再加上浓痰似乎没有清得很干净,口渴、小便不利、手脚发冷,

因此丁助教照着叔叔部落格那篇[为小青龙汤发出呐喊]中,

帮我抓了一帖用过小青龙汤后的清痰方,

也就是方。有喝痰就有慢慢减少了,

胸口也渐渐松开,但还是闷著,

而且开始闻不到东西,也开始流鼻涕,

看着条文继续服下葶苈大枣泻肺汤。

【金匮要略.痰饮12-36】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痺,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金匮要略.痰饮12-37】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金匮要略.痰饮12-38】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金匮要略.痰饮12-39】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痺,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14-23】咳而气逆,喘鸣迫塞,胸满而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出清涕,不闻香臭,此为肺胀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鼻涕消失了,我吃得出菜味了!

胸口松开了,但似乎还是有哽哽的感觉,

就在开始好转时,十一月初有几天突然爆热,

我受不了所以请丁开了冷气睡觉,

感冒没好透却又再一次受凉,

开始频繁地轻咳著,吸到冷空气时就是会想到甘草干姜汤。

这次的感觉也是一样,就是比较舒服而已。

(以上方吃的都是煎剂)

一路吃下来,注意到两件事:

第一是不过怎么吃,都不会消去胸口哽哽的感觉。

第二是阿咪这阵子身子虚不停漏汗,但只有肩膀以上。

万不得已下询问了叔叔(不先努力到最后关头是不会低头的),

叔叔说有可能是阴虚或三焦不通所致,可以吃炙甘草汤(丸)。

先立刻吃下炙甘草丸,

不久,汗就沿着两脇流了下来,

流到大腿外侧,之后就不集中在头上冒汗了。

胸口哽哽的感觉也随之消失。

大丁把桂林古本十四章从头看过一遍,

说出我的证很有可能是脾咳,

就吃了苍术附子理中汤的科中,

想说用苍术去一去中焦的湿热。

之后,把这个经验与课堂上的同学分享,

他跟我说他有过类似的案例,

结果是用平胃散搭配五苓散医好的。

一下课,等不及第二天抓药了,

因为家里没有平胃散,

所以立刻拿起家里科中胃苓汤吞3g

(胃苓汤是半帖五苓散和半帖平胃散),

慢慢地发现咳嗽越来越少,之后吃了几次就没事了。

后来我的妈妈只是咳嗽而没有别的主证的时候,

大多也是只吃胃苓汤就会好了。

因为她跟之前的我一样,都是脾胃比较湿的体质。

当天好巧不巧,叔叔在课堂上提到五运六气,

并且跟大家说今年的湿气会比较重,

开方的时候用一些苍术剂会收得比较干净一些。

这次生过病后有个经验小分享,

就是「有病则病受之,没病则人杀之」,

一当病离开这个主证之后,千~万不能有怕浪费的心态还硬要吃完,

否则病还没好,药就先整死你了。

还有如果刚开始感冒喉咙痛时,

除了使用麻附辛把少阴病打退后,因为喉咙还是烂在那边,

所以会需要使用甘草桔梗汤用挤抹布的方式把脓挤掉,这样才会好透。

而且看着身边的朋友或是家人看西医,看了三个礼拜咳嗽也咳了三个礼拜,

都还没有抓到这只难缠的"大老鼠"......,

就觉得以我跟丁毛手毛脚的治法一个礼拜就大约可以收工,

学经方还真是蛮划算的啦~(完全的主妇心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