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死前的严监生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监生、诸亲六眷、越发、登时、相干、再不回头、一声不倒一声”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书籍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借助注释预习课文。 2、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争强好胜而又富于心计的小嘎子和敦厚老实的胖墩儿。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22课人物描写一组,一同来认识一个同样鲜活的人物形象,他就是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板书:严监生 二、初读感知 1、谁能来读一下课题,你读的真准确,这个字在这篇文章里读jiàn,是一个多音字,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2、什么是监生呢?没错,监生是读书人的一种称号,相当于我们常说的举人、秀才之类的。 3、严监生什么人呢?《儒林外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谁能来读一下。课件出示材料。 (1)很有钱,从哪儿看出来的?十多万两银子,你们知道是多少钱吗。一两相当于500元人民币。十多万,两银子,折合成人民币上亿元 每天的收入少说也有几十万元。一亩地是667平方米。良田万亩就有667万平方米,相当于930个标准足球场那样大。 (2)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这么有钱的人在临死前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4、因为这是一篇半文言半白话的文章,读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但老师希望大家可以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和同学讨论讨论,如果还不会,一会儿我们一起来解决好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1)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当时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替换。 (2)通假字,你们发现了吗,这里真的有错字吗,谁来回答。没错,这样的文字就是通假字,古人就是这样用的,为了严谨,我们现在写文章可以这样用吗? 同学们真会提问题,也会思考解决问题。 5、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概括的非常简练。 6、这篇文章描写了眼界生临死前的种种情景,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哪个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的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板书:两个指头 还有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好,那老师把这些归纳到一起,也就是三摇一点。板书:三摇一点 看来是这两个情景给许多同学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深入研读 1、(1)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个情景中去,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文字,说说你有什么感受?你感受到病很重,就快要死了,从哪儿看出病重?从课文中的哪些具体的语句中,你还体会到了她病的很严重。 (2)病得如此严重,你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3)请同学们结合你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设想一下:一个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的病人,在临死之前话都说不出来,却非要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放下,也不肯断气。你觉得伸出的这两个指头可能代表着什么呢?没错,按常理来说应该是这样的,而事实上严监生的两个指头代表着什么呢?板书:两茎灯草。是啊,不是自己的亲人,不是巨额的财产,也不是没做完的事,竟然是两茎灯草,诚实让人大跌眼镜啊。 2、接下来,同学们让我们一同走进第二个情景中,请同学们自由读三次摇头,一次点头这部分内容,看看他的亲人都是怎样才猜测的?严监生有什么表现呢?从中你又有什么体会?请同学们适当做好批注,再把你的体会和小组成员交流讨论。 (1)摇头说明了什么。此时此刻,我亲爱的大侄子没有猜对我的心思,严监生心里会想什么呢?他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呢?那你能读出他的失望吗,是啊,严监生失望极了,我最疼爱的大侄子都不明白我的心,接着汇报。 (2)你体会到此时此刻严建生的心里是多么生气,那你能读出生气吗?他会生气的对二侄子说些什么呢。好,那你能读出他的着急吗,你认为她会着急的对二侄子说些什么呢。是啊,二侄子啊二侄子,那两茎灯草多费油啊,你怎么也不明白我的心呢,真是急死我了,气死我了,接着汇报。 (3)你们都没猜对,照顾我多年的奶妈一定会了解我的。这下严建生彻底的绝望了,奶妈在家待了这么多年,也猜不出我的心思,你体会到了什么呢?那你认为他心里会绝望的对奶妈说些什么呢,那你能读出他的绝望吗? (4)原来是这个意思啊,我们悬着的一颗心也跟着严监生如释重负了。多亏了你呀,赵氏。严监生心里会对赵氏说什么呢? 四、写作方法 1、好啦,同学们,作者抓住严建生三次摇头和一次点头,研究生的心理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先是失望,再是着急生气,然后是绝望,最后是如释重负。孩子们,严监生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文中一句心理描写都没有啊,他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我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展现人物的心里活动,这是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看看作者写的多好啊。 2、我们再来看这段文字,亲人们三次猜测都没猜对,直到最后一次才猜对了。这么写有什么好处呢?作者的构思多巧妙啊,既然我们感受到了眼界生的心理变化,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感受一下。 五、拓展 1、学到这儿,同学们,你还认为严监生仅仅是个大富豪吗?老师这里有一段文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下,你感受到了什么?同学们,又读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严监生。 2、学到这儿,对于严监生这个人物的形象,你还有其他的问题吗?老师这里还有一份资料,请同学们自由阅读一下,在小组内交流交流,你还看出了严监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3、好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严监生这个人物的形象:我们由刚开始认为的有钱,又体会到了他的吝啬,抠门儿,最后还体会到了他不乏人情,那么严监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走近儒林外史中,在里面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严监生,希望同学们可以在课下多多读读这本书。 五、板书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 吝啬 动作 两个指头 神态 两茎灯草 六、教学反思: 《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个片段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第五回,课文节选的片断不长,只有三百字左右,但是语言精炼传神,活脱脱地刻画了一个吝啬鬼形象,短文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作者以充满讽刺的手笔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作了细致的刻画,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吝啬鬼形象,是人物描写的经典之作,刻画了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在小说里,严监生是一个很有钱的人,这其实是说明他不是一个点不起两茎灯草的人。在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反复的朗读和感悟,透过严监生的动作、神态,才能走进他的内心,体会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首先让学生重点是学习诸亲六眷的猜测和严监生的反应,体会严监生的吝啬。重点研读描写严监生反应的句子。引导学生紧扣“摇了两三摇”“睁的滴溜圆,狠狠摇,指得紧”“把眼闭着摇头,指着不动”这些句子,感悟严监生从急切到绝望的心理变化,从而感悟他的吝啬。 在课堂中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学习,特别是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揣摩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的增加课堂的语文味。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很有特点。首先是古典白话文和现代白话文在表达上有很多不同之处,我在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把文章读通顺,把字音读准确。还让理解古典白话文中和现代白话文不一样的词语。这篇文章中还有许多写法值得关注,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么写严监生病重的,引导学生感悟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眼部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在本堂课中我努力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知道监生就是古代对读书人的称号。引导学生知道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来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整体感知文章时,主要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借助课题抓关键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进行概括,用这样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在精读课文时要求学生通过做批注方法去读。在学习重点句子的时候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词语去感悟人物的精神。 课后想一想,本课教学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老师讲的过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不够;时间的分配上不是很合理。
|
|
来自: 刘萌萌1989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