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泽漆

 昵称G3qL5 2019-05-31

泽漆,中药名。为大戟科草本植物泽漆的地上部份。以全草入药。春夏采集全草,晒干入药。柔茎如马齿苋,绿叶如苜蓿叶,叶圆而黄绿,颇似猫睛,故名猫儿 眼。

2019、5、月、28号拍摄于农场南山

2019、5、月、28号拍摄于农场南山

性味归经:1,辛、苦,微寒;有毒。归大肠、小肠、肺经。

折叠功效:利水消肿,化痰止咳,散结。

折叠应用:泽漆用于腹水肿,四肢面目浮肿。该品苦寒泄降,有较强的利尿消肿作用。用于痰饮喘咳。该品辛宣苦降,故有化痰止咳平喘之功。若水饮内停,湿痰犯肺而致喘咳者,多与桂枝、
生姜黄芩同用,如《金匮》泽漆汤。用于瘰疬,癣疮瘙痒。该品可化痰散结,化毒消肿。熬膏内服或外敷可治疗瘰疬痰核。或配夏枯草、牡蛎、浙贝母等药使用。治癣疮,该品捣汁外涂。

折叠用法用量:煎服,5~10克。外用适量

折叠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折叠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和残根,抢水洗净,稍润,切段,干燥。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

毒性:泽漆的乳状汁液对皮肤、粘膜有很强的刺激性。接触皮肤可致发红,甚至发炎溃烂,但临床用其煎液内服,即使剂量大至150g/kg,也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可能因有毒成分不溶于水。如误服鲜草或乳白汁液后,口腔、食管胃粘膜均可发炎、糜烂,有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严重者可致脱水,甚至出现酸中毒。

2,《中华本草》:泽漆

性味味辛;苦;性微寒;有毒

归经大肠;小肠;脾;肺经

功能主治行水消肿;化痰止咳;解毒杀虫。主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结核性瘘管;骨髓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熬膏,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煎水洗;熬膏涂或研末调敷。

注意《得配本草》:气血虚者禁用。

复方泽漆汤《金匮要略》;泽漆汤《圣济总录》;泽漆汤《备急千金要方》;泽漆散《太平圣惠方》

各家论述1.《纲目》:泽漆利水,功类大戟,故人见其茎有白汁,遂误以为大戟,然大戟根苗皆有毒,泄人,而泽漆根硬不可用,苗亦无毒,可作菜食,而利丈夫阴气盛,不相侔也。

2.《长沙药解》:泽漆,苦寒之性,长于泄水,故能治痰饮阻格之咳。

3.《本经》:主皮肤热,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丈夫阴气不足。

4.《别录》:利大小肠,明目。

5.《药性论》:治人肌热,利小便。

6.《唐本草》:逐水。

7.《日华子本草》:止疟疾,消痰退热。

8.《本草备要》:止咳,杀虫。

9.《植物名实图考》:煎熬为膏,敷无名肿毒。

10.《贵州民间方药集》:内服可除风湿,止疼痛。

11.《四川中药志》;治一切恶毒、梅疮。

12. 江西《草药手册》:治淋巴结结核。

13.《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骨髓炎。

摘录《中华本草》

泽漆汤是一种药物,主要功效用于三焦不调,上乘于肺,时发喘咳,身体浮肿,坐卧不安。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组成】半夏10克 紫参10克(一作紫菀) 泽漆6克(以东流水2升,煮取800毫升) 生姜6克 白前10克 甘草 黄芩 人参 桂枝各6克

【用法】上药九味,哎咀。纳泽漆汁中,煮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至夜服尽。

【主治】水饮内停,咳而脉沉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