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啥叫骈散结合,写文章怎样才能做到?

 昵称5466805 2019-05-31

'骈散结合'指的是文章中骈句和散句结合使用,达到文章整体匀称,又参差错落的效果,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整体抑扬顿挫。

'骈散结合'分为骈句和散句。骈句,指文章中相邻的两句话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在音韵上没有严格的要求。散句是指除骈句以外的句子。骈句是在汉赋之后,才盛行起来,到六朝时发展成为骈体文,一般多用四言六言的句子排比对偶,称为'骈四俪六'。中唐以后的文章仍会用骈句,并且不限于四言六言。

运用骈散结合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把握词性的一致,字数的相等,使句子对偶工整,多运用对偶、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穿插一定的散句。尤其要注意一篇文章中的骈句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骈句如果使用太少,也构不成这种用法。

以下是历来运用'骈散结合'有名的一些作品,从中可以看出如何更好地运用'骈散结合'。

《陋室铭》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中以骈句为主,骈散结合,主次分明,多用对偶句。以五言为主,又以四言、六言,句式参差,文章一韵到底。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但末句又是散句,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整篇文章表达了作者雅致、闲适的生活情趣,体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爱莲说》

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整篇文章运用排比句,句式有长有短,长短句相间,骈散结合,错落有致,音节和谐,顿挫有致,朗朗上口。首段开头运用散句,中间运用骈句,,又以散句结尾,参差错落,和谐一致。末段以排比为主,表现莲高洁的品质,体现作者不与人同流合污的君子品行。

《醉翁亭记》

原文: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这段话中的骈句有'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等,散句有'滁人游也'、'太守宴也'、'众宾欢也'等,整段话句式整齐,节奏短促,夹以散文,骈散结合,既有诗的意味,又有散文的美感。

运用'骈散结合'这种结构,主要是把握好文章中大部分的字数相等,节奏相同,四言、五言、六言都可以运用,穿插以个别散句,使整篇文章句式整齐,气韵流畅。同时,可结合从古至今的名篇,如《阿房宫赋》《岳阳楼记》《过秦论》《滕王阁序》等,积累典故文章,多加练习,找到骈散结合的语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