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特斯拉在上海某小区停车库自燃已过去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特斯拉又接连在旧金山、香港、广州发生了三起自燃事件。 同样的,继蔚来在西安发生起火事件后,近期又在上海一小区地下车库突然冒烟,现场浓烟滚滚,甚是骇人。 颇具讽刺和尴尬的是,据统计2019年1到4月我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达到了15%,而电动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近50%。 汽车整体市场加速下行,电动汽车逆势增长,呈现出的结果却是愈加频繁的电动汽车起火自燃事故。 一场一场的大火会慢慢地烧掉消费者以及投资者的信心。 面对大火,特斯拉和蔚来是怎么做的? 上海自燃事件发生之后,特斯拉CEO马斯克在推特上发布消息称:每年有百万辆燃油汽车起火,造成了千人死亡。而一辆特斯拉起火,没有人员伤亡,却成了头条新闻,媒体为何要如此双标? 没有原因,没有措施,更没有道歉,只有推脱,对于在自燃事故中损失严重的车主而言,特斯拉傲慢的态度让人无比心寒。 而蔚来发生事故后,蔚来汽车副总裁发文称,出于安全的原则,对于处于联网状态的专属桩和车辆,将临时采取措施将充电量限制在90%,同时也建议在日常使用中按90%电量以下进行充电。 将充电量临时限制在90%,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措施能够保证电动汽车不再发生自燃?汽车人参考表示深度怀疑。 如何保证电动汽车安全,是一个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程。 技术层面上需要从“系统-电池包-模组-电芯”四个层级,按照“V”字模型,从上而下进行设计,从下而上进行验证。 汽车人参考最近也恰巧参加了一场电动汽车安全论坛,一位来自于比亚迪的朋友向汽车人参考介绍了比亚迪在电动汽车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 电动汽车电池包常见的失效形式,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无动力输出,漏电,泄漏,燃烧和爆炸。 针对于以上失效形式,主要原因可以分为八个大类:连接中断,绝缘失效,电池包壳体变形,电芯内部过温,电芯外部过温,局部过热,过充,爆燃。 针对于以上八大类的原因,选取“连接,高压,碰撞,内部短路,外部短路,过充,危险气体”七个关注点。 由此,比亚迪建立了从单体(电芯)、模组、电池包、系统的七维四层安全矩阵。 针对于上表中的每一项,都按照V字流程逐级进行了详细分析,设计和验证。 建立的验证矩阵,包含机械安全,电安全,热安全,环境可靠性等上百项试验。 被外界称为电动汽车的标杆的特斯拉和蔚来,会不会有些许脸红。 本文为“汽车人参考”原创,如需转载,请务必提前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