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火归元法治疗老年病证举隅

 安歌_ 2019-06-01

作者 / 吴利群 张苏扬 朱雪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五医院

编辑 / 许奇 ⊙ 校对 / 张芊芊

《景岳全书·阴阳篇》:“阴阳原同一气,火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离矣。”又言:“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凡病有不可正治者,当从阳以引阴,从阴以引阳,各求其属而衰之,……引火归源,纳气归肾。”引火归元法是祖国医学的传统治法之一,主要用于治疗肾阴阳虚损致虚阳浮越,虚火上炎之症,老年人多见。笔者临床治疗数则,效果颇佳,兹举例介绍如下。

1脑鸣

郑某,男,78岁,2008年10月8日初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15年,糖尿病史5年,近半年自觉脑中常有嗡嗡作响如蝉鸣,每遇睡眠不佳时症状尤甚。查头颅CT示:腔隙性梗塞。平素腰酸膝软,面色潮红。苔薄,质淡红,脉沉细。证属肾精不足,虚阳上浮。治拟补肾填精,引火归元。药用:熟地黄12g,山茱萸10g,山药15g,茯苓10g,泽泻10g,牡丹皮10g,川牛膝15g,菟丝子15g,枸杞子12g,肉桂(后下)2g,陈皮6g。7剂后患者脑鸣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睡眠转佳,余症好转。再服7剂,脑鸣基本消除。嘱六味地黄丸续服2月。随访2年,脑鸣未见复发。

按:《灵枢·海论》云:“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老年人肾精亏耗,不能生髓,而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不能上营清窍,加之本例患者平素腰膝酸软,面色潮红,为肾阴亏虚,虚火上浮,引起脑中鸣响。治疗采用补肾益精的六味地黄丸合左归丸加减治疗。方中熟地黄、菟丝子、枸杞子、淮牛膝补肾阴、益精髓,合山茱萸、山药共成三阴并补以收补肾治本之功,配合一味肉桂,既达“阳中求阴”,又有“引火归元”之义。《本草汇言》记载肉桂“下行而补肾,能导火归原,以通其气。”

2不寐

王某,男,62岁,大学教师,有不寐史近10年,曾服用多种催眠药物,效果不理想。平素形体偏胖,面色灰暗,腰以下冷,心烦,耳鸣,健忘,口干,苔薄白,舌尖红,脉沉细。证属肾阳虚弱,心火亢盛,心肾不交。治拟补阳泻火,引火归元。予交泰丸治疗。药用:黄连15g,肉桂(后下)1.5g。每日1剂,水煎服。患者服药当晚即感睡眠踏实,耳鸣好转。持续服药2周,患者心烦、耳鸣、健忘、口干、舌尖红等心火旺盛症状不明显,遂嘱患者继服金匮肾气丸以巩固疗效。

按:心肾不交为临床常见的老年人不寐的证型之一,大多为肾阴虚,肾水不能上济于心,使心火独亢,心肾不交而致不寐。如徐东皋言:“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阳独亢者,亦不得眠。”而清·陈士铎认为,肾阳虚弱,肾水过寒,水沉于下,不能上济于心,使心火独亢于上,亦会使心肾不交而致不寐。交泰丸出之于明·韩懋《韩氏医通》,“黄连……生用为君,佐官桂少许,煎百沸,入蜜,空心服,能使心肾交于顷刻。”方中黄连人心经,清心除烦,肉桂入肾经,温肾助阳,引火归元。两药合用,使心肾相交,阴平阳秘。

3牙痛

陆某,女,71岁,2010年3月26日初诊。诉牙痛反复发作3月余,曾服用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片、甲硝唑片等治疗,症状稍有缓解,但停药几日即复发。自觉牙痛隐隐,牙根浮动,遇冷水漱口或吸入冷空气疼痛更甚。平素纳差神疲,背寒足冷,口不渴,小便清长,牙龈微红,舌淡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弱。证属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虚阳夹胃火上浮,治拟温补脾肾,引火归元。附子理中丸加味,药用:附子(先煎)10g,人参10g,干姜9g,白术10g,炙甘草6g,黄连6g。3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3月29日复诊,牙痛大减,胃纳增加,余症好转。效不更方,续服上药3剂,牙痛止,精神佳,余症好转更显,嘱续服附子理中丸2周。随访3月,牙痛未发。

按:《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齿者,肾之标,骨之本也。”足阳明胃经贯于齿,脾开窍于口。此患者素体虚弱,脾肾阳虚,阳气不能上承以温养齿龈,加之肾气虚寒,逼其无根之火,浮游于上,侵于阳明经络,引起齿痛。治当温肾阳,扶脾土,引火归元,导龙人海。《本草汇言》:“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附子乃命门之药,能人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元,则浮游之火自熄矣。”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吉林中医药》 2011年第12期第1217页。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立即删除。I 投稿邮箱:445288908@qq.com咨询合作:微信号:lianshangpuyi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