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淘到了“殷墟甲骨”,决定把它作为传家宝!

 闻道山人 2019-06-01

前几天路过一个有名的古玩市场,没有按耐住自己的好奇心,去溜了一圈。嘿,你猜怎么着,我还真淘到了个宝贝:市面上难得一见的中华民族的文字之源甲骨——那做工之精细、刻字之流畅、内涵之深刻(摊主说的..)

我当机立断,决定买下将它作为我家的传家宝。回家的路上,我仿佛已经看到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的美好未来了……

等一下,我刚才在古玩市场只顾着激动了,现在忽然想起来,曾著《殷墟卜辞》的明义士说过,他从1914年开始去殷墟收购甲骨,“第一次所得之大者,乃是全为伪物”。听说有一些人为了赚钱,在龟甲或兽骨上随意刻上一些文字,利用别人对伪片辨识不精的空子以假充真、从中渔利。


我一头扎进图书馆,找遍了各种资料,最终决定依照以下“研究”来鉴别我“传家宝”的真伪。

▲展览曾展出的甲骨仿制品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遗存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距今已有三千余年,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其记载的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军事、祭祀等商周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们爱记录的习惯还真是流传甚久啊

早期的甲骨伪刻除了用新的牛骨等刻字冒充外,还有以殷墟所出商代古骨为材料新增刻字的。在甲骨文被认识之前,这些“龙骨”曾作为中药出售,据说价格非常低廉,按“斤”卖;1899年,清政府官员王懿荣发现“龙骨”上有图案且与青铜器上的金文相似,经过研究,甲骨文的重要学术价值才逐渐为中外学术界了解,开始大量搜购,售价暴涨,按“字”卖。

有些仿刻者为了多赚钱,会在原本文字少的甲骨上面增刻文字,一些仿刻者对于甲骨文了解不多,常常出现刻字正倒不分或是错字连篇的情况(原来没有文化做假都容易翻车,哭了啊),这种伪刻较易识别;后来,随着甲骨研究的进展,伪刻者也变得更加精明,将已发现的成篇甲骨文字全录在甲骨上,增加了识别难度,还有的仿刻无论是字形、内容等各方面都与真的几无二致,这时候需要专家学者们通过多种方面进行仔细研究,找出破绽。

⚠除了伪刻甲骨外,也出现过真甲骨误作伪刻的情况。国家图书馆藏“四方风甲骨”就经历过险被埋没的风波▼

在某电视剧中曾出镜的“四方风甲骨”拓片

▲北图12789号甲骨,为记事刻辞。商代,武丁时期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刻辞二十四个字,记载了四方风名和四方神名。反映出早在三千余年前的殷商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一年之中随着季候推移,风向有所变化,昼夜长短也不同。

“四方风甲骨”是一片骨臼残损的牛肩胛骨,甲骨上的字体挺拔雄健、规整大气,属于武丁时期宾组大字类的典型风格,当属甲骨文书法中的精品。这片甲骨当初被认为是伪刻,后经过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先生考证后,认为其是证明古史的范例之一。

经过这样的分析,我看看自己买的“甲骨”,觉得跟真的是有点差距。但我还是不死心,决定去国家典籍博物馆看一看甲骨实物是什么样子,再对比对比,垂死挣扎一下。

国家典籍博物馆五、六展厅在展的“甲骨文记忆”展览不仅获评“2015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还被纳入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活动框架,用以展示我国璀璨辉煌的文明成果。5月11日,该展览联同“旷世宏编 文献大成——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文献展”“文明匠心——亚洲非遗大展”,一起登上了《新闻联播》的报道,贼有排面!

整场展览看下来意犹未尽,但是经过各种研究比对,我的“传家宝”可能真的凉了,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经过以上理论+实践鉴宝的亲身经历,我决定还是多读书多看报、少喝奶茶多睡觉,peace&love!

本文的“传家宝”纯属逗趣,如有雷同,当我没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