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骨折发病率稍低,按照部位分类可分为 1、距骨头骨折 2、距骨颈骨折 3、距骨体骨折 距骨头骨折 发病率: 占距骨骨折的5%-10% 发病机制: 1、跖骨头撞击舟骨导致的压缩骨折 或者剪切力导致的纵向斜型骨折 (ORTHOPAEDICSURGERY ESSENTIALS :FOOT AND ANKLE ) 2、跖屈位轴向暴力或极度背伸状态 下距骨和胫骨撞击 (中华骨科学 足踝外科卷) 3、足内翻损伤,舟距内侧韧带撕裂, 舟骨向内侧脱位,距骨头向外撞击, 发生距骨头内侧一半骨折,距骨向 外脱位。 (骨与关节损伤影像诊断图谱 ) 治疗: 无移位的距骨头骨折,石膏固定8-12周。累及距骨头50%以上且移位的距骨头骨折应切开复位内固定。小于50%,且不影响距舟稳定性的可考虑骨块摘除 后期容易发生距舟创伤性关节炎! 距骨颈骨折 发病机制:距骨与胫骨前缘撞击最常见,踝关节旋后暴力导致距骨内踝撞击则相对少见,直接暴力最罕见。 《中华外科学 足踝外科卷》 DR:踝关节正位,侧位,踝穴位 Canale 位:足内翻15度,球管投照位置和水平成75度 HawKins分型 I.型无移位的距骨颈骨折 II.型距骨颈骨折合并距下关节脱位 III.型距骨颈骨折合并距下、踝关节脱位 IV.型距骨颈骨折合并距下、踝、距舟关节脱位 《坎贝尔骨科学》 治疗 1型 无移位,距下关节无游离骨块 石膏固定12周 如果将1型骨折患者踝关节置于中立位,骨折出现移位,那么该型骨折应按照2型骨折处理! 2型骨折,应立即急诊闭合复位 复位方法:跖屈,牵引,膝关节屈曲,内翻,外翻 不成功则急诊手术 3、4型骨折,有条件则急诊手术 切口选择: 前内:内踝前方,舟骨结节背侧 前外:腓骨尖至第四跖骨基底 后方螺钉植入能提供更好的稳定性 必要时内踝截骨 前正中切口的选择? 距骨体骨折 sneppen分型 I.骨软骨或经软骨的骨折 II.冠状-矢状位或水平位的非粉碎性剪力骨折 III.后结节骨折 IV.外侧突骨折 V.粉碎骨折 AO分型:A B C 三型 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取决于骨折形式 可能需要内踝截骨 固定多为无头加压螺钉或可吸收钉,或可吸收螺钉埋头处理 发生距骨不愈合及坏死风险较高! 外侧突骨折—sneppen分型4型 常见于滑雪伤、漏诊率高、“V”征阳性、损伤机制为轴向负荷的足背伸、外旋外翻、外侧突是3条韧带支点(距腓前、侧、后韧带支点) 外侧突骨折的Hawkins分型: V征很重要 其他部位的距骨骨折:距骨后突骨折 距骨骨折为什么容易坏死? 距骨血供:距骨表面2/3被软骨覆盖,可供血液进入的区域有限 距骨动脉血供主要来源于以下: 跗骨管动脉—胫后动脉分支,供应内侧1/2-2/3的距骨体 跗骨窦动脉—由胫前动脉一支和腓动脉一支组成,于跗骨管动脉在距骨颈下组成吻合支 三角动脉分支—跗骨管动脉的分支,同三角韧带深层一同从内侧进入。骨折可能为唯一的血供来源 距骨骨折的手术入路选择? 前外 前内 前外 前内 内踝截骨入路 外踝截骨入路 后侧入路 前正中入路?能否选择前正中入路??? 如何区分距骨体和距骨颈? 通常区分距骨颈、体主要看骨折线是否经过距骨上关节面。而inokuchi等认为,两者区分应基于骨折线是否经过距骨下关节面。以距骨外侧突为标志。 排除距骨坏死早期影像表现 Hawkins征:沿距骨穹窿的软骨下薄吸收线提示血管化。可以排除缺血性坏死的诊断。 该征象敏感但缺乏特异性 距骨骨折后缺血坏死图像 谢谢 不当之处,请指点。微信号 158379500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