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外国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尽量别招惹别人,特别是老外。 所以,看到中国人在英国还是和中国人在一起,说的还是中国话,加之中国人的数量巨多,没有什么异样,不用讲英语好象也能过。 但是能流利地与外国人交流,也是维护自己权利的好的方式。 有个故事是说,一个猫在老鼠洞前已经蹲点蹲了两天了,饿的不行了,就等着这顿晚餐了。小老鼠也很饿,也已经两天没有吃饭了,也很想出去找点东西吃。可是,外面有猫眯。 小老鼠想出去,大老鼠不让出去,说必须等猫走了后才能出去。于是大老鼠学了几声狗叫,“汪汪”。 猫听到后吓的连忙走了。大老鼠对小老鼠说:“会一门外语多么重要啊!” 我们的宿舍隔壁是电视房,外国学生不大看电视,但是开派对,闹的个不亦乐乎。来到英国受够了老外的连夜的嚎叫,闹的人睡不好。到是有时间写博客了。我在几次的周五的吵闹之后,给宿舍管理员说了,如此,如此这般的事情,闹的我们无法入睡,请帮助解决一下。 宿舍管理员,实际上是清洁工,马上表示立即给办公室说这个事情,解决之。 中午回来看到电视房门贴了告示,因为一些原因导致电视房内东西损坏,不能开放,开放日另行通知。看看,我的报告起作用了,我们可以睡个安生觉了。 从此,电视房锁起来了,也就再没有鬼哭狼嚎的“派对”了。
在英国生活的一个月里,偶尔能听到人们说的“你好”的汉语,也不足为奇,因为出国的中国人太多了,一连见过的几个尼日利亚人没和我说两句,就说中国人在我们那里很多,搞的我很难过,好象我们中国人到处占人家地盘,占人家便宜似的。出国了就是这样一个印象,中国人在外国是很多。但是遇到外国人能说些汉语,就叫人刮目相看了。今天就遇上了这么一位“高人”。 在考文垂的市场里买肉,站在边上等两位姑娘先买。两位姑娘很胖,也不知道是哪国人,看看样子是中国人,但看看她们的“吨位”,像是香港人,东南亚人。两位姑娘身体惊人,出语更是惊人,直接和卖肉的师傅用汉语,看她们的样子像是不会英语,又像是和师傅开玩笑,用汉语说:“一斤”。 连这个师傅也听懂了,说:“half kilogram?” 真是遇上高人了,我说:“这个也会说啊?” 师傅哼哼叽叽地说了个什么,也没听懂。 转了一圈又转到他的摊位,老头又用汉语说:“要买什么肉?”又对我身旁的女老师说:“你很漂量儿。” 我感叹地说你怎么会说这么多的汉语,难道真是中国人多到连老外也要学汉语的地步了?要知道这是在英国啊,离中国大陆八千公里外的英国啊! 老外更是出语跌倒人:“我的爸爸是中国人!”不过这句话是用英语说的。 看着他开玩笑的样子,和他的大鼻子,怎么也看不出他爸爸是中国人。 不过,看看人家的敬业精神,为了能赚点中国人的钱,把爸爸也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