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节特辑 | 儿科经验药对八则——厌食、泄泻、咳嗽......

 369蓝田书院 2019-06-01

六·一儿童节到了,小编在这里祝各位小朋友,还有大朋友们,儿童节快乐!

在儿童节之际,就来聊一些关于儿科的内容吧。

药对,两味药的简单配伍,却能发挥出不一般的作用,在治疗儿科疾病时,也常能见到这样成对出现的中药。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几组常见的儿科药对。

1

山楂

乌梅

山楂、乌梅二药味酸性平,山楂长于“化饮食,健脾胃,行滞气”;乌梅长于“生津液,敛肺气,止泻痢”,均为儿科临证要药。以此二药相需配伍,调治小儿脾胃诸病症,多有良效。

消食开胃

《幼幼集成》谓:“小儿之病,伤食最多”。小儿乳贵有时,食贵有节,一旦喂养失宜,即易引起乳食停滞,轻则仅见脘腹胀满,厌食纳呆;重则可积久成疳,影响发育。

所以方中多以山楂、乌梅配内金等开胃消食;配槟榔、二丑消食化滞;配扁豆健脾养胃效佳。

健脾止泻

泄泻是小儿常见病症,以山楂、乌梅消食化滞,涩肠止泻,配苍术、砂仁芳香化湿,运脾健中,加茯苓利湿健脾,干姜温中,甘草甘润,诸药配伍补而不滞,利而不燥,药味平和,实为效佳。

驱虫止痛

山楂、乌梅均有良好的驱虫止痛作用,乌梅擅驱蛔虫,山楂擅除绦虫。山楂消积除痞而不伤正,乌梅驱虫安蛔而不恋邪,二药相配,多能增强行气消积、安蛔止痛之效。

故凡小儿肠蛔虫症、胆道蛔虫、绦虫病以及气滞腹痛等,均可以此二药配伍应用。

2

蝉蜕

僵蚕

熄风定惊

二药均入心、肺二经,主“小儿惊痫夜啼”,凡小儿风热惊惕,急慢惊风,夜啼不安,及癫痫抽搐、破伤风、口眼歪斜等病症均为要药。

以此二药为主药,配天麻、胆南星、牛黄、珍珠母等治小儿癫痫;配竹叶、木通、灯芯治小儿夜啼;配白附子、羌活、防风、赤芍治小儿面神经麻痹等均有捷效。

还可配荆芥、薄荷,有疏风透疹,祛风止痒之效,用于小儿发疹性疾病。

疏风解热

此二药性平无毒,其气轻浮,有轻清散邪,疏风解热之良效,凡小儿外感发热之症皆可用之。

小儿外感高热者,配薄荷、柴胡等;有高热咽痛,配金银花、芦根;有恶寒流涕,配荆芥、苏叶,疗效显著。

小儿肌肤薄,神气未充,肝气未盛,感邪以后,易扰动心肝,挟风挟惊,或热盛生风,而成急惊,或神烦惊啼,昼夜不安。

蝉蜕、僵蚕不仅能散风热,除热邪,而且能熄风定惊,有防患于未然之功,故小儿外感热证多用之,且配平肝熄风解热药效佳。

解毒利咽

蝉蜕散风热,利咽喉;僵蚕消肿结,除喉痹,二药配合有利咽解毒,消肿散结之佳效。凡风热邪毒所致之急性咽喉红肿疼痛,声音嘶哑等症皆能用之。

常与牛蒡子、山豆根、桔梗、甘草等同用治急性咽炎;对慢性咽炎,配生地、玄参、夏枯草、青果等有清热散结,消肿止痛之效;对急性喉炎可重用两药,并伍麻黄、地龙,有除痉消肿之效。

止咳化痰

蝉蜕散风宣肺,僵蚕化痰散结,二药相配伍,有很好地止咳化痰作用。在治疗风热咳嗽,喉痹咳喘及风痰上壅之症,用此二药确有相得益彰之效。

风热咳嗽,多配桑叶、菊花、紫菀、冬花等;喉痹痰喘,配麻黄、杏仁、地龙、川芎;风痰之症,多配清半夏、钩藤、天麻、陈皮等。

3

地龙

川芎

通窍止痛

地龙为虫类药物,其性走窜,善于通窍活络;川芎为血中气药,其性升散,长于通络止痛,二药相伍,增强了通窍活络止痛之功。

以此二药配天麻、钩藤、僵蚕、蝉蜕、牛黄等治疗小儿癫痫;配当归、赤芍、桃仁、红花治外伤性头痛;配蝉蜕、僵蚕、白芷、菊花治风火头痛;配羌活、独活、桂枝、当归治痹症体痛等,均有效验。

祛风止痉

据《本草汇言》载,川芎“虽入血分,又能祛一切之风,调一切之气”,而据《淮南本草》载,地龙亦主“祛风”,“治小儿瘛疭惊风”。

以此二药配黄芪、白术、当归、赤芍,能治疗小儿肢体痿痹;配蝉蜕、僵蚕、钩藤,可治小儿急热惊风。

平喘止咳

地龙咸寒沉降,有解痉平喘之功;川芎辛温升散,有利肺散邪之效,二药相伍,有较强的止咳平喘作用,尤对频发性痉挛性阵咳疗效显著。

此外,对于小儿肺热咳喘,可配桑白皮、地骨皮、葶苈子等;对于风寒咳喘,多配麻黄、杏仁、荆芥、前胡。

4

路路通

王不留行

路路通、王不留行均苦平无毒,多用于通经下乳、除湿热痹等。以其“能通行十二经络”之功应用之,治疗各种气血郁滞之病证,常可收意外之效。

通络益肾

现代医学认为,肾炎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在其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肾小球局部血管内形成的微循环障碍。

中医辨证多属湿热郁滞,水瘀相兼,常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

路路通、王不留行二药能行血脉、通经络,又能利水湿、除湿毒,对风热湿毒为主要致病因素的急、慢性肾炎有百利而无一害。

通脑开窍

路路通,王不留行性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络,上能开窍通脑,下能通经利水,皆能使之无所留滞。

在治疗小儿癫痫、先天性脑发育不全、后天颅脑损伤、脑积水及各种昏厥、抽搐等病症时,配伍此二药,多能提高疗效。

利水消肿

路路通、王不留行二药,不但能活血脉,通经络,且能利小便,逐伏饮,有明显的利水消肿作用。

取此二药配伍治疗肾性水肿、肝硬化腹水以及鞘膜积液等病症,效果显著。

5

五倍子

五味子

收肺敛汗

五倍子、五味子均入肺肾二经,其味皆酸,功擅收肺保肾,《伤寒论注》谓:“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故用之治肺气耗散之汗证,二药合用,加强固涩止汗之功,可见良效。

用五倍子止汗,见于《本草求真》,该书谓:“常出自汗,睡中出为盗汗,用五倍子研末,津调填脐中,缚定,一夜即止也”。

而二药合用,是受朱丹溪治“黄昏嗽方”(即五倍子、五味子二药合成)之启发。

6

苍术

防风

健脾止泻

苍术燥湿健脾,善燥内湿,又除外湿,湿去则脾运复。防风辛甘微温,善于袪风胜湿,湿渗则泄止。两药合用,即祛湿又祛肠风,脾运胃自纳。

泄泻多湿滞所为,由于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外感、内伤,使脾胃受病,水谷不化,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并走大肠,发为泄泻。

以苍术、防风为主药,既祛湿又祛肠风,脾运胃而自纳。

二药配黄苓、黄连,治湿热型泄泻;配附子、干姜,治寒湿型泄泻;配太子参、山药、白扁豆等健脾药,治脾虚泄泻效佳。

7

百部

白前

降气止咳

百部,甘润苦降,药性平和,专入肺经,功擅止咳;白前泻肺降气,下痰止咳。二药合用,治疗小儿外感余邪恋肺之顽固性咳嗽效佳。

方中用百部、白前为主药,加金银花、地龙同煎,加蜂蜜清热补中,润肺宁嗽,治疗小儿顽固性咳嗽可见良效。

8

贝母

郁金

降气豁痰

浙贝母为化痰止咳药,治外感风热及痰火郁结之咳嗽;川郁金本为疏肝解郁、祛瘀止痛之要药,因其有开肺解郁之功,多与浙贝母合用。

两药同用,一取贝母化痰,一取郁金下气,使在肺之痰随肺气肃将而下行,郁金又具有轻扬之性,能上行入心及包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