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鸦糊,马鞭草科植物用途

 植物游记樊蓉 2020-10-29
6.1
老鸦糊资料

老鸦糊(Callicarpa giraldii) 来自于马鞭草科,紫珠属。别名鱼胆,紫珠,小米团花。

灌木,叶片纸质,边缘有锯齿,表面黄绿色,稍有微毛,背面淡绿色,疏被星状毛和细小黄色腺点。

聚伞花序4-5次分歧,花冠紫色。果实球形,熟时无毛,紫色,花期5-6月,果期7-11月。

产甘肃、陕西(南部)、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海拔200-3400米的疏林和灌丛中。

全株入药能清热、和血、解毒;治小米丹(裤带疮)、血崩。

6.1
开头

文中的老鸦糊是在杭州里化山遇见的,因为是去夜观昆虫嘛,然后用的是手电筒的光,所以照片就比较局部。

紫珠属植物我们前面介绍过,文献对于这个属的研究多是化合物的含量和类型,对于直接开发利用的价值还不是很大,我们今天直接来看马鞭草科植物的用途吧。

6.1
药用价值

马鞭草科药用植物种类很多,其根、茎、叶、花、果实甚至全株或全草均可药用。

其功能主要为清热解毒、祛风消肿、破血通经、退热消炎、镇咳止血、降压、止痛等方面。

黄荆等种类还可以用于治疗肠炎、痢疾、中暑、跌打肿痛、疮痈疥癣、气管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风痹等。

臭牡丹的根可用于治崩漏、白带、头晕虚咳、胃炎、高血压、毒蛇咬伤,其花可治疗疮、疝气。

大青根、叶入药,可治疗乙脑、流脑、感冒高热、痢疾、黄疸、咽喉肿痛等症。

6.1
观赏价值

马鞭草科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花色有紫色、淡紫色、蓝色、浅蓝色、淡蓝色、红色、白色、淡黄色、紫红色、深红色、蓝紫色,其中以蓝紫色为主,并且花期较长。

果实为球状、卵形或倒卵形,成熟后多呈蓝紫色,有的具有紫红色宿萼,并且果实光泽如珠贝,圆润亮丽。故该科植物可做为夏秋季节庭园中的观赏植物,既可观花又可赏果。

海州常山花大而美丽,风过枝摇,花朵便如只只游戏枝间的彩蝶,分外迷人。蓝紫色的核果包藏于增大的紫红色宿萼内,花果共存,独特宜人。

6.1
地被植物

马鞭草科植物大多树形低矮,形态多样,生态适应范围广,既有耐阴树种,又有抗旱能力强的种类,有的甚至能生长在一些恶劣环境中。

如黄荆、牡荆植株有特殊气味,能驱蚊虫,花期5~9月,根系发达,即使在裸岩缝隙中也能正常生长,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并对防止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马鞭草、兰香草、臭牡丹、海州常山等通常生长在荒坡,路旁较干旱的地方,适应性强,抗寒耐旱,耐瘠薄土壤,容易栽培管理,是一类具有开发价值的优良地被植物。

6.1
其他用途

黄荆类马鞭草科植物的茎皮可用于造纸以及制造人造棉;花和枝叶可用来提取芳香油;种子油可供工业使用;花含蜜汁,为蜜源植物;枝条可供编织。

豆腐柴属豆腐柴,又称腐婢,其叶可用来制豆腐,供食用。

黄荆根系发达,奇形异状,用于根雕艺术极为合适。可美化家居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怡人心情,还可以通过制作和销售盆景、盆栽、根雕等提高经济收入。

马鞭草科植物多为灌木或乔木,可对其木材加以利用制作成筷子、拐杖或工艺品,甚至可以做成木炭。

6.1
结尾

老鸦糊的介绍就到这里啦,大自然很热闹的,发现这些植物生存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虫子,他们难免被咬,所以合成一些化合物来抵抗也就不足为奇啦。

但大面积栽培的植物,就不一样了,他们不仅丰衣足食,在遭受病虫害之后,还有农药的辅助,就特别没有灵魂,活像一个傀儡,失去了自己抵抗对付大自然花花世界干扰的能力。

所以呢,就希望这样原生态的山林可以被好好的保护起来,然后有更多的人去探究他们的药性。熟悉之后呢,若是可以直接利用这些野生的植物来治病,就能事半功倍啦。

古代中医药多有效啊,他们的药材来源多是野生的呢。那些常用的药材野生的变少了,没关系啊,现在山里面还是有各种各样的植物,我们可以去开发他们。

最后附上一些小动物的照片,虫恐的朋友就不往下点啦。

6.1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6.1
参考文献

(1)黄山地区马鞭草科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汪立祥 王书珍 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安徽 黄山 245021

(2)中国植物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