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时常感觉膝盖、臀部、手部,或者其他部位突然莫名地疼痛,这很可能是关节炎悄悄来到你身边了。关节炎作为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一定要引起高达重视,早预防、早治疗。 在我们潜意识里,认为关节炎是40岁以上的人群才会得的一种疾病。其实关节炎日益年轻化了。由于一些年轻人饮食、作息、服装、职业等一些方面的不注意,很多年轻人25岁左右就得了关节炎。 常见的关节炎主要有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我们今天重点聊聊如何用艾灸有效治疗这些关节炎疾病。 艾灸调理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疾病。是由于关节退行性变,以致关节软骨被破坏而引起的慢性关节病。骨性关节炎分很多种,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发,所以我们今天重点讲讲膝关节的艾灸疗法。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人过30软骨容易磨损,45岁以后发生骨性关节炎的几率将近50%,其中女性多于男性。在女性患者中,长期让膝关节受凉、受累的爱美人士患病率最高。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骨性关节炎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与肝肾亏虚、气滞血瘀、风寒湿阻等有关。艾灸治疗对关节炎引起的肿胀、疼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选穴】内外膝眼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神阙穴 【治疗】 腹灸:对应神阙穴,每次灸20-30分钟,每天一次。 ▲膝关节炎艾灸神阙穴 穴位点灸:对应内外膝眼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使用施雅美艾灸棒,每次灸20-30分钟,每天一次,症状减轻后,可隔天一次。 ▲膝关节炎艾灸内外膝眼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有清利湿热,健脾理气功效。 阳陵泉穴: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因湿热蕴结,入侵肝胆,胆汁外溢;或脾阳不运,湿热内阻,胆汁外溢;以及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实火等所引起的病证,都属本穴的治疗范围。 膝眼穴: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穴节病,髌骨软化症等。 ▲内外膝眼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穴位图 艾灸调理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免疫系统性疾病 。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发病后表现为关节对称性的疼痛、红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关节变形、晨僵。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是因为本身的气血不足,让外界风寒湿邪之气侵入经脉引起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可艾灸温通止痛、除寒祛湿。 【选穴】阿是穴(疼痛部位)、大椎穴、阴陵泉、足三里 【疗法】 背灸:大椎穴。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 ▲风湿性关节炎艾灸大椎穴 腿灸:对应阴陵泉、足三里,使用施雅美艾灸棒,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艾灸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注意事项】艾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期间,皮肤有破损、感冒、发骚、喝酒、饱饭后不能进行艾灸,艾灸过程中,避免着凉受寒,艾灸完成后应多喝水,以免身体缺水引起不适。 艾灸调理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属于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方面的疾病,会引起关节疼痛。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关节畸形,甚至导致残疾。 【病因病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临床痼疾,一般多根据《素问·痹论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认为风寒湿邪侵袭为本病的病因。 从根本来讲,就是正气亏虚,风寒湿三邪久滞,深入筋髓、骨骱而成毒,缠绵难愈才会形成病。这种病的病程相当漫长,需进行艾灸祛除风寒邪湿、补血养肝肾。 【选穴】大杼、曲池、血海、大椎至腰俞段 背灸:对应大杼、大椎至腰俞段,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 ▲类风湿性关节炎艾灸大杼、大椎至腰俞段 穴位点灸:对应曲池、血海,使用艾灸棒,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 ▲血海穴、曲池穴穴位图 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曲池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出自《灵枢》。此腧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有清热解表、疏经通络的作用。 艾灸调理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是在40岁以上男性中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炎,有调查显示,痛风发病患者95%是男性,5%是女性,女性多为绝经后的妇女。 痛风性关节炎是长期嘌呤代谢异常,血尿酸持续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尿酸增高和反复发作性关节疼痛。 【病因病机】 痛风性关节炎病因与发病机制同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证、痛风、历节”范畴,“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主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名历节”。 “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热毒气从脏腑中出,攻于手足,则赤热肿痛也,人五脏六腑井荥输,皆出于手足指,故此毒从内而生,攻于手足也。”病机多为湿热痰浊痹阻经络,不通则痛。 治疗此病,中医多开一些汤药调理,再配合艾灸辅助调理,疏通经络,效果更佳。 【选穴】阿是穴(痛点)、中脘、神阙穴、关元、足三里、肾俞、腰阳关 【疗法】腹灸:对应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每穴10-15分钟,每天一次。 ▲痛风性关节炎艾灸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 背灸:对应肾俞穴、腰阳关。每穴10-15分钟,每天一次。 ▲痛风性关节炎艾灸肾俞穴、腰阳关 腿灸:对应足三里。每穴10-15分钟,每天一次。 ▲足三里穴位图 【注意事项】痛风病人一定要严格注意饮食。多吃底嘌呤的食物,如五谷杂粮、水果、蔬菜等;多吃碱性食物;多吃含有丰富活性酶的食物,如雌性红萝卜,具有分解嘌呤的作用; 多吃维生素的食物,增加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的摄入,促使体内沉积尿酸盐溶解。多吃蔬菜,少吃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