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 刘殿青医案:张某某,男,36岁。1982年6月5日初诊。患者夜间盗汗二年余。近因工作繁劳,盗汗加重,每夜汗湿衬衣,伴头昏目眩,心悸气短,肢倦无力,纳谷减少,面黄神疲,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浮缓少力。此乃劳倦伤气,卫阳不固,营失内守之故。 拟益气温阳,敛营固卫,少佐敛汗之法,取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处方:黄芪3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炒党参15克,煅龙骨15克,煅牡蛎30克,生姜3克,大枣5枚。上方服8剂后,盗汗止,食纳增加,精神好转。继用黄芪30克,大枣5枚,煎汤代茶饮,巩固一周,随访至今未发。(江苏中医杂志1984;\u003C1):37) 按语:自古之论,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然于临床,并非绝对。张景岳指出:“然以余观之,则自汗亦有阴虚,盗汗亦多阳虚也。……何以辨之?曰:但察其有火无火,则或阴或阳,自可见矣。盖火胜而汗出者,以火烁阴,阴虚可知也;无火而汗出者,以表气不固,阳虚可知也。本案盗汗见头昏目眩,气短乏力,舌淡脉缓,显为阳气虚弱之证,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党参、煅龙牡以温阳益气,调和营卫,固表上汗,方证相对,是获佳效。 妊妇风气壅,头目不利,身体生疮 白芷丸 【处方】 白芷3两,芎藭2两,天南星(水煮)2两,羌活(去芦头)半两,藿香叶1两,菊花3分,防风(去叉)半两,细辛(去苗并叶)1两,当归(切,焙)2两。 【制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妊妇风气壅,头目不利,身体生疮。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薄荷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老人气虚头晕 白芷丸 【处方】 白芷1两半,石斛1两半,干姜1两半,细辛1两,五味子1两,厚朴1两,肉桂1两,防风1两,茯苓1两,甘草1两,陈皮1两,白术1两1分。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老人气虚头晕。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不饥不饱时清米饮送下。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白芷气味辛温,入手足阳明,引经之药;石斛气味甘平微咸,入肝脾肾三经;干姜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阴;细辛气味辛温,入足少阴;五味子气味酸咸温,入肾;厚朴气味辛温,入足太阴阳明;肉桂气味辛甘热,入肝;防风气味辛甘平,入手足太阳;茯苓气味甘平,淡渗入胃,能引诸药入于至阴之处;甘草气味甘平,入脾,通行十二经络,能缓诸药之性;陈皮气味辛平微温,入脾胃;白术气味甘温,入手足太阴。此治气虚头晕之方也。诸经络皆有赖于中土,故守中之药居多,中宫气旺,则辛热之品得各行其志,而病情中矣。 【摘录】 《寿亲养老》卷四 沐浴后眩晕头痛,或头风眩痛,及暴寒乍暖,神思不清,头目昏晕 白芷丸 【处方】 新白芷不拘多少。 【制法】 上锉,以萝卜汁浸,晒干,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沐浴后眩晕头痛,或头风眩痛,及暴寒乍暖,神思不清,头目昏晕。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以茶清或荆芥汤送下。 【摘录】 《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引《本事》 夜多小便 白芷丸 【处方】 白芷1两,糯米半两(炒黑色)。 【制法】 上为末,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夜多小便。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用木馒头或根煎汤送下。 【摘录】 《医统》卷七十三 中风,手足一边不随,言语謇涩 白芷汤 【处方】 白芷半两,白术半两,芎藭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羌活(去芦头)1两,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干)半两,石膏1两半,牛膝(去苗)半两,狗脊(去毛)半两,萆薢(炒)半两,薏苡仁(炒)1两,杏仁(汤退去皮尖双仁,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葛根1两,桂(去粗皮)1两半。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中风,手足一边不随,言语謇涩。 【用法用量】 每用18钱匕,以水4盏,加生姜1分(切),煎取2盏,去滓,分温3服,微热服,日2次夜1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 妇人血海虚冷,经行太过 白芷汤 【处方】 白芷1两半,鹿茸(去毛,酥炙)1两半,诃黎勒(煨,去核)1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牡丹皮1两半,地榆1两半,黄耆(锉,炒)1两半,肉豆蔻(去皮)1枚,白术1两,黄连(去须)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代赭(碎)1两,桂(去粗皮)1两,黄芩(去黑心)半两,龙骨(去土)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妇人血海虚冷,经行太过。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3片,煎取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脂肪肝合并肥胖者 方剂:陈皮15克、青皮10克、郁金10克、丹参12克、佛手10克、泽泻20克、茯苓皮15克、生何首乌15克、清半夏12克、猪苓20克、枸杞10克、草决明15克、山楂15克。熬10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注:由于生何首乌有一定的毒性,需要先将生何首乌15克和炙甘草15克、黑豆15克,同时入锅熬一个小时。然后再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 饮酒过后忌饮茶 饮酒不醉最为高,醉后无语真君子。古今多少酒茶事,见解不一说不同。酒是良浆天上来,大杯小杯饮开怀,今朝一醉平生愿,清风送我上遥台。遇事不通借酒吃,酒后无德狂言多。多少事因酒后败,劝君自重莫轻饮。借酒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诸多好事因酒成,看来没它还不行。酒通血脉少追兴,用少要恒不过量。醉后习惯浓茶解,谁晓茶碱有危害。乙醇进入胃肠间,随血入肝化乙醛。再次分解叫乙酸,二氧化碳水共排。茶碱促肾利尿快,乙醛分解不完全。提前入肾速排出,肾脏受损刺激大。喝茶虽然益处多,酒后饮它不适合。酒中乙醇含量高,心血管内刺激大,茶碱兴奋众周知,茶酒合和心难安。二者合饮心肾损,心肾有病更宜忌。为了身心更健康,愿君酒后不饮茶。 几分钱治愈口腔溃疡,2类人不适合 前段时间,一篇主题为2块钱的维生素C,和98元钱的维生素C,有什么不同的文章,在网上获得了很好的阅读量。作者是一位医生,因不当饮食上火,引发口腔溃疡,文章讲述了他去药店购买维生素C的过程。 一种是保健品98元,一种是OTC,售价只要2元。药店店员,极力推荐保健品,他洞悉套路,不为所动,坚持己见,最后总算拿到了,被藏在角落灰处的2元维生素C。他顺势作了一个科普。文章有些观点,并不更接近正确,但这里不再讨论。只说维生素C与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损伤,遇刺激,有痛感,小问题,大不适。如果补充维生素C,可以加快粘膜组织的修复。医用维生素C,2元100片,主要用于预防,坏血病,急慢性传染疾病和紫癜症。口服,成人一日3次,一次1到2片。儿童,一天不超过3片。说明书上没有写可以治疗口腔溃疡,但从实际应用效果看,确实有此作用。 我有时候,晚饭吃太多会太晚,或者吃了易感上火食物,也会口腔溃疡。含上一颗C片,忍住痛感,基本上一天时间,就能好转。2元100颗,一颗2分钱。几分钱治愈口腔溃疡,并不瞎说。但这个方法不适用于所有人。 有读者反馈说,滴几滴芝麻香油在嘴里,也能治愈口腔溃疡,并且全程无痛感。是个好方法。作用原理在于,芝麻油,有人体喜欢的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必需脂肪酸,是细胞膜的结构成分之一,是修复一切黏膜组织损伤的,上好原材料。而维生素E,不但可以直接消炎,也能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 维生素C,治疗口腔溃疡的原理是,除消炎防止感染外,它能将普通蛋白质,转化成弹性胶原蛋白,口腔黏膜内皮层下面,就是弹性蛋白肌层。这层修复好了,黏膜层修复起来更快。如果你的饮食结构缺乏蛋白质,或者身体蛋白质吸收不好,口腔溃疡,仅仅补充维生素C,恐怕效果不好。因此,素食的人,不宜使用此方法。 还有一种人,喜欢吃油炸,或者喜食荤油,或者不怎么吃油的人,由于必需脂肪酸缺乏,单靠维生素C,也无法治疗口腔溃疡。除去这两种情况,如果你用药用维生素C,感觉没什么效果,那就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最长一周内会见效。
糖尿病以饥饿逆转 这个消息在网络上第二次见到,犹豫再三还是发出来。跟艾滋病的种种治愈可能的新闻一样,这篇文章所说可能也可能只是可能。 [-] 英国 Newcastle 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糖尿病人采取每天只摄取600卡路里的热量,一段时间后有可能逆转糖尿病症状。参与这项测试的11位病人持续了八周的清淡饮食(不含淀粉的蔬菜),在一周后他们的血糖水平与正常人相当。在测试结束(停止极端饮食)的三个月后,其中的8位病人他们仍然没有糖尿病症状。 作为 Bonus,参与者还减少了体内(肝脏和胰腺的)脂肪含量。研究人员推测肝脏和胰腺的多余脂肪可能是引起糖尿病的可能原因。 另外他们平均体重减少了33磅(15公斤),在测试结束后的三个月,他们体重平均反弹/恢复了3公斤。 这项研究可能仅适用于患糖尿病不久的人,参与这项研究的测试者都患病不到四年,目前还不知道它对已患糖尿病多年的病人是否有效,另外也不确定它的疗效能持续多长时间。目前该项研究于6月9日发表在行业杂志《Diabetologia》上。 # update / 大力金刚丸 说 : 人类在没有胰岛素替代疗法之前一直使用的是这种饥饿疗法来治疗糖尿病,这种方法也确实只适合1型糖尿病人,因为他们的胰岛细胞还有部分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所以通过少吃可以转化成糖的淀粉确实可以让血糖“变得正常”,但是其实这就好比有工作能力的人少了,你也只能让他们干更少的活一样,是治标不治本的。长期的饥饿可以让身体动员自身体内的脂肪及蛋白质分解。脂肪大量分解会产生丙酮、乙酰乙酸、B-羟丁酸等有害代谢产物;蛋白质大量分解则可引起一些器官的功能障碍,出现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心脏和肾脏等脏器的功能也会受到损害。所以在胰岛素替代疗法出现之前糖尿病患者几乎就是在这种痛苦的饥饿里逐渐消瘦然后等死。现在为了保护已经弱爆了的胰岛细胞一般都提倡早期使用胰岛素,让血糖保持平稳。只要血糖保持平稳,就可以让高血糖的危害降到最低。这也是比较理想的结果了。 疟病,身热目痛,热多寒少,睡卧不安,脉长,以大柴胡汤下之后微邪未尽者 白芷汤 【别名】 白芷石膏三物汤、白芷石膏汤 【处方】 白芷1两,知母1两7钱,石膏4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疟病,身热目痛,热多寒少,睡卧不安,脉长,以大柴胡汤下之后微邪未尽者。 【用法用量】 白芷石膏三物汤(《丹溪心法》卷二)、白芷石膏汤(《症因脉治》卷四)。 【各家论述】 《医方考》:此条阳明证也,以其有热而无寒,或热多而寒少,故《机要》名为热疟。白芷所以解阳明之经,石膏所以清阳明之府,知母所以养阳明之阴。虚者宜加人参。质实便燥者,此方不足与也,宜下之,用伤寒门大柴胡汤,后以本方调之。 【摘录】 《保命集》卷中 治下丬牙疼,属手阳明虚热有风 白芷汤 【处方】 防风 荆芥 连翘 白芷 薄荷 赤芍 石膏 【制法】 上锉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下丬牙疼,属手阳明虚热有风。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摘录】 《古今医鉴》卷九 臂上生痈,肿痛,右手脉大,未成脓者 白芷升麻汤 【处方】 白芷1钱半,升麻1钱,桔梗1钱,生黄芩3钱,酒黄芩4钱,红花半钱,甘草(炙)半钱。 【功能主治】 臂上生痈,肿痛,右手脉大,未成脓者。 【用法用量】 上作1服。水2钟,酒半钟,煎至8分,食后服。 【摘录】 《奇效良方》卷五十四 腰肌劳损 献方一剂,希望觉得受用的同志能鼓励鼓励,此方绝对真实有效是我传到我已经是第四代了! 组方方名三两半汤,党参31 黄芪31 当归31 牛膝15 杜仲24 川断18 玄胡15. 方中党参黄芪当归益气养血,杜仲川断牛膝壮强筋骨壮腰健肾佐以玄胡活血理气止痛。 方中计量请勿随便加减,一般一剂即可明显感觉好转继服两到三剂可痊愈 感冒后咳嗽 感冒后咳嗽是多发生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经治疗其他症状消失或减轻唯独咳嗽难以消退,以呼吸道干痒,干咳无痰的一种困扰患者的现象。多在1至2周消退,甚者长达数周甚至数月。目前临床上无明确的病因及病名诊断,中医一般认为外感后风邪留恋不去,肺气不宣所致咳嗽病。 诊治过程 患者:李某,女,41岁,北京赛特百货有限公司 就诊时间:2008-8-26 现病史:外感发热后咳嗽月余,少痰,流涕,胸闷憋气,呼吸不畅,夜里为重,畏寒,喉中哮鸣。脉细,舌淡苔白。患者既往无哮喘病史。 诊断:西医:急性支气管炎。中医:咳嗽 方药: 炙杷叶10g 杏仁9g 白果10g 冬花10g 射干10g 蝉衣10g 辛夷10g 苍耳子10g 炙麻黄6g 穿山龙15g 石韦15g 白芍15g 细辛6g 苏叶10g 甘草6g 诃子10g 二诊:药后咳减,咯白痰,胸闷,呼吸不畅,汗出,脉细,舌淡苔白。 上方去辛夷,苍耳子,苏叶。加厚朴10 瓜蒌皮15桔梗6 七付,水煎服。 三诊:咳已不显,咯少许白痰,胸闷面色萎黄无华,脉细,舌淡苔白。 生黄芪20g 党参15g 炒白术15g 当归10g 茯苓15g 生地15g 鸡血藤30g 大枣15g 厚朴10g 陈皮10g 白芍10g 川芎10g 炙甘草5g 山萸肉10g 7付,日1服,水煎服 四诊:药后精神有增,胸闷气短好转,脉细,舌淡苔白。 上方去厚朴,加黄精15g,20付,水煎服。 病例分析 分析:这是一例外感后咳嗽的病例,临床常常见到。患者外感发热经治热退后,现咳嗽月余,少痰,胸闷憋气,呼吸不畅,夜里为重此为外感邪气留滞肺脏,影响肺之宣降。同时伴有流涕,畏寒,咽中哮鸣,脉细,舌淡苔白此为外感寒邪未完全表散,同时兼有卫气不足。治疗以外散表邪,内调肺气为主。方中炙麻黄、炙杷叶一宣一降调理肺气,杏仁、白果、诃子敛肺止咳。 冬花、 射干、蝉衣、白芍、细辛利咽止咳。辛夷、苍耳子通利鼻窍。穿山龙、石韦解痉止咳。苏叶辛温外散表寒,诃子具有收涩敛肺止镇咳作用,一般用于咳嗽日久,痰量不多的病人,全方辛散平和,外散表寒,内调气机共同起到宣肺止咳之效。药后咳减,但仍咯白痰,胸闷,呼吸不畅,汗出,脉细。加强宽胸化痰行气作用,加用厚朴、瓜蒌皮、桔梗,去掉解表散寒通窍之辛夷、苍耳子、苏叶。到三诊时患者咳已不显,气虚表现突出,胸闷面色萎黄无华、脉细、舌淡苔白。生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当归、生地、鸡血藤、大枣、白芍.、川芎养血补虚。厚朴、陈皮行气化痰。甘草、山萸肉养阴补血。药后症状好转,到四诊时继续巩固疗效,因厚朴行气耗气不宜久用,改用黄精补气健脾益肾,补气养阴共同起到补气养虚作用。 TIP 感冒后咳嗽消退较慢,祖国医学一般认为是患者正气不足,无力抗邪外出,导致邪气留滞不去所致。除了必要的治疗以外,患者应当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调畅情志,适当锻炼以助发阳气,驱邪外出;外出时可戴口罩避免空气污染等刺激,避免人多等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但也要注意不可过食补药,再生它疾。 鼻流清涕三年,经方治疗一例 2016.年11月,女,38,鼻流清涕3年,天冷或吃饭时流涕不,必拿纸不停擦鼻,不敢和朋友同桌吃饭,非常苦恼,平时怕冷,后背冰凉,天冷时加重,脉细弦,舌苔白微腻,胖大,有齿痕, 小青龙汤加减 麻黄10桂枝15白芍15细辛10干姜10半夏15五味子15苍耳子10辛夷10桔根10甘草10大枣6枚 水煎服,3剂 3日后复诊,患者大喜,服一天流涕减少,3剂就基停止了,原方再取3剂,流涕停止,患者要求治根,开方,葛根汤合苓桂术甘加黄芪,调治两周后停药,两月来未复发。 痘痈 白芷升麻汤 【处方】 白芷,升麻,桔梗,甘草,黄耆,黄芩,红花,当归,连翘,羌活,黄柏,生姜1片,连须,葱白3茎。 【功能主治】 痘痈。 【摘录】 《慈幼新书》卷六 臂上手阳明大肠经分生痈 白芷升麻汤 【处方】 炙甘草1分,升麻5分,桔梗5分,白芷7分,当归梢1钱,生地黄1钱,生黄芩1钱5分,酒黄芩2钱,连翘2钱,黄耆2钱,中桂少许,红花少许。 【功能主治】 臂上手阳明大肠经分生痈。 【用法用量】 《东垣试效方》无当归梢、生地黄、连翘、中桂。 【临床应用】 臂痈:尹老家素贫寒,形志皆苦,于手阳明大肠经分出痈,幼小有(疒颓)疝,其臂外皆肿痛,在阳明左右,寸脉皆短,中得之俱弦,按之洪缓有力,此痈得自八风之变。以脉断之,邪气在表,其证大小便如故,饮食如常,腹中和,口知味,知不在里也;不恶风寒,只热燥,脉不浮,知不在表也。表里既和,邪气在经脉之中。《内经》云:凝于经络为疮痈,其痈出身半以上,故风从上受之,故知是八风之变为疮者也。故治其寒邪,调其经脉中血气,使无凝滞而已,白术升麻汤1服而愈。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下
信灵香香方 一,沉香3克,白檀香3克,降真香3克,乳香3克,甘松30克,零信香25克,大黄6克,藿香12克,香附子3克,玄参6克,白芷25克,藁本25克 二,香附子6克 藿香6克 远志3克 蒿本9克 白芷9克 玄参6克 零陵香8克 大黄8克 木香8克 茅香8克 白芨8克 柏香8克 川芎8克 三柰8克 沉香6克 乳香6克 丁香6克 白檀香6克 降真8克 甘松6克 三,沉香3克 白檀香3克 降真香3克 乳香3克 甘松30克 零陵香25克 大黄6克 藿香12克 香附子3克 玄参6克 白芷25克 蒿本25克 全身血管堵塞中药方 处方:黄芪15克 丹参12克 三棱10克 莪术10克 当归尾12克 白朮10克 白 勺10克 党参15克 熟地10克 田七5克 鸡内金15克 薏米20克 制牛膝10克 羌活6克 独活6克 朩瓜10克 甘 草6克。 ( 注:牛膝单包。药店一般卖的是生牛膝,回家用锅小火炒微黄即制牛膝。) 服用方法: 水煎两到三次合成一碗,分早、 晚饭前温服。七剂为一疗程,安全无副作用,一般一疗程即愈,效果惊人! 养心为中心,锻炼是基础,任何食疗、药膳不过是点缀而已,千万不可本末倒置!
|
|
来自: 随缘522 > 《5...秘方、偏方、验方\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