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治疗又有哪些新进展? 一 转移性前列腺癌一线治疗: 卡巴他赛优于阿比特龙或恩杂鲁胺 一项比较预后不良转移性前列腺癌治疗的临床II期研究结果表明,卡巴他赛(CAB)一线治疗的临床获益率高于阿比特龙(ABI)或恩杂鲁胺(ENZ)。而循环肿瘤DNA(ctDNA)升高以及AR、TP53基因突变与不良生存预后相关。(摘要号5003) 这是一项随机性、前瞻性临床II期研究。预后不良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随机接受CAB治疗(A组:45例)或雄激素受体(AR)靶向治疗(B组:50例,由研究者选择ABI或ENZ),在疾病进展时交叉。 主要研究目的是对比临床获益率(CBR),包括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下降≥50%(PSA50),客观缓解率(OR)或疾病稳定(SD)≥12周。同时,对血浆进行连续取样并监测ctDNA的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基线ctDNA分数>15%(中位数)与较短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有关(中位PFS:2.8个月 vs 8.4个月,HR 2.54,P<0.001), 也和较短的总生存期(os)相关(中位os:14.0个月vs="" 38.7个月,hr="" 2.64,p="">0.001),> 在53%、45%、31%、23%和21%的患者ctDNA中分别检测到AR、TP53、PI3K通路、RB1和DNA修复相关突变。较短的PFS和OS与AR表达增加有关(HR分别为2.57和3.59)也和TP53缺陷相关(HR分别为2.62和3.33)。 同时有TP53和RB1缺陷的患者的PFS/OS相比仅有TP53缺陷的患者差。6%的患者检测到可能会破坏配体结合域的AR重排,这部分患者具有较短的PFS(HR 2.60),和较短的OS(HR 2.27)。 二 Toparp-B研究:PARP抑制剂能够有效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 Toparp-b研究的临床II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既往经过多次治疗且伴有DNA损伤修复(DDR)基因突变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具有抗肿瘤活性,其中以BRCA 1/2基因突变的患者最敏感。(摘要号 5005) 研究者对接受≥1次紫杉类化疗后发生进展的mCRPC患者进行肿瘤活检以及基因测序,检测DDR基因的改变。患者按1:1随机分至奥拉帕利400mg组或300mg组,排除两组缓解率(RR)≤30%的患者。 研究结果显示,98名患者(中位年龄67.6岁)被随机分组,其中92名患者接受治疗。所有患者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ADT)进展,其中99%为多西他赛治疗后,90%为阿比特龙/恩杂鲁胺治疗后,38%为卡巴他赛治疗后。 奥拉帕利400mg组的总RR为54%,300 mg组的总RR为37%。中位随访期为17.6个月,总的中位PFS为5.4个月。 对不同基因突变亚组的RR进行分析显示:BRCA1/2亚组为80%(24/30;中位PFS 8.1个月);PALB2亚组为57%(4/7;中位PFS 5.3个月);ATM亚组为37%(7/19;中位PFS 6.1个月);CDK12亚组为25%(5/20;中位PFS 2.9个月);其他基因(ATRX、CHEK1、CHEK2、FANCA、FANCF、FANCG、FANCI、FANCM、RAD50、WRN)亚组为20%(4/20;中位PFS 2.8个月)。 在BRCA1/2(22/30;73%)和PALB2(4/6;67%)亚组中PSA下降50%的患者比例最高。 三 TITAN研究:阿帕鲁胺联合治疗显著改善mCSPC预后 TITAN研究显示,阿帕鲁胺(Apalutamide,APA)+ADT治疗转移性去势敏感性(mCSPC)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和OS,且耐受良好。(摘要号:5006) 这是一项随机、双盲、Ⅲ期临床研究,mCSPC患者不论疾病严重程度按1:1随机接受APA+ADT或安慰剂+ADT,28天为一个周期。主要终点:rPFS和OS。 研究结果显示:中位随访22.6个月时, APA组(n=525)66%的患者和安慰剂组(n=527)46%的患者仍在继续治疗中。APA组rPFS(HR 0.48;P<> APA组OS(HR 0.67;P=0.0053)显著改善,死亡风险降低33%。APA组和安慰剂组均未达到中位OS。 此外,APA显著改善了使用细胞毒药化疗的开始时间(HR 0.39;P<0.0001)。两组3 级不良事件(apa组42%="" vs="">0.0001)。两组3> 四 mCRPC:PI3K/MTOR通路抑制剂联合治疗初显身手 一项关于PI3K/MTOR通路抑制剂Ly3023414联合恩杂鲁胺用于阿比特龙治疗后进展的mCRPC的研究表明,该联合方案安全性良好,且能够延长患者rPFS,在AR-V7阴性的患者中最为显著。(摘要编号5009) 这是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的临床1b/2 期的临床研究。在1b期研究中,患者在开始联合方案治疗前先接受Ly3023414(200mg,bid)一周。在2期研究中,患者按照1:1随机接受恩杂鲁胺(160mg/d)+安慰剂或Ly3023414(200mg,bid),每28天一个周期。主要研究终点为按照PCWG2标准评估的PFS(血清学、影像学或死亡)。 1b期研究结果显示,Ly3023414+恩杂鲁胺联合治疗是可耐受的,在13例入选的患者中观察到1例剂量限制性毒性。平均Ly3023414暴露保持在有效范围内,尽管与恩杂鲁胺联用后下降了30%。 II期研究共纳入129例患者,随机分至Ly3023414+恩杂鲁胺组(n=65)或安慰剂+恩杂鲁胺组(n=64)。两组中位PFS分别为3.7个月个2.9个月(HR 0.66;P=0.0208)。 五 KEYNOTE-365:免疫联合治疗mCRPC缓解持久 KEYNOTE-365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恩杂鲁胺在经阿比特龙治疗后的mCRPC中展现出了持久缓解,且安全性可耐受。(摘要号5010) KEYNOTE-365是一项1b/2期临床队列研究,纳入阿比特龙治疗失败或无法耐受≥4周阿比特龙治疗mCRPC患者,患者之前未接受过化疗,在筛查前6个月内发生PSA或影像学进展。 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单抗(200mg IV Q3W)+口服恩杂鲁胺(160mg/d)。主要终点是安全性和PSA缓解率(PSA下降 ≥50%)。 研究结果显示,共有69例患者接受了治疗。中位数随访时间为9个月。有效性详见表1。 表1 有效性结果 63例(91%)患者发生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其中最常见的为疲劳(30%)、皮疹(23%)和恶心(22%)。28例(41%) 发生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最常见的是皮疹(10%)。没有发生治疗相关不良事件造成的死亡。 本文首发:医学界肿瘤频道 |
|
来自: 昵称44586049 > 《靶向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