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拾青春的记忆 1976

 阿福根 2019-06-02

重拾青春的记忆 1976--2016年聚会之回忆篇

Dj
2016-09-19 阅读2424
图片由众同学提供,个別引自网络,文字原创

四十年前,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为了丰富和充实自己,怀揣梦想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座落在长城脚下,素有'京都屏障'之称的冀北古城宣化。

彼时的宣化小城,风沙,红土,放眼望去,一片荒凉,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马粪牛粪和铁矿石味道。驴叫,马叫,听不懂的吆喝声响成一片。

在这里我们啃窝头,吃攸麦面,喝高粱米粥,相遇,相识,相知(当然还有相爱的)共同渡过了艰苦有趣又难忘的三年。

三年同窗苦读,结下了深厚的同学情谊,这份浓浓的同学之情让人欲罢不能,总不能忘却……

这些年来,我们不常联系,但彼此牵挂,相互珍惜。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见面的心情愈加强烈。

今天终于相聚在美丽的四川都江堰,岁月如歌,心情如花,让我们一起快乐的重温那些年我们的青春岁月。


从青春年少走到生命的黄昏,从充满生机的春天走向收获成熟的秋天,不经意间岁月的痕迹爬满额头,乌黑的秀发染上秋霜。

四十年的春秋冬夏,抹不去这份深深的同学情谊。

那些年我们可爱,纯真,那些年我们善良,简单。那些年我们风华正茂。

那些年我们追过,错过,拥有过。

四十年带走了青春年少时的梦想,说不完的点点回忆,道不尽的件件过往。

记得你,记得我,记得那风华少年,记得那可爱女孩……看着張張过往的像片,依稀记得一张张活泼,漂亮,帅气的容颜。

宣化古城那些年的模样

古城五月也飞雪

当时,这种大车满街都是,吆喝声,马的嘶鸣声不绝于耳,拉着土豆什么的,冬天人们戴着大皮帽,穿着被铁矿石染红的没有装上面子的裸着的大皮衣。

这是全班同学和几乎所有授过课的老师的毕业合影。

至今巳经三十七年,看到这一張張熟悉的面容,心潮澎湃,激情燃烧。往事如烟,恍如隔梦。

当年的青年才俊,窈窕淑女们,时过三十几年,你们都还好吗?

敬爱的老师们,你们都健在吧!

这是当年的校园一角

曾经的教学楼

这是我们班主任师慧英老师,年轻吧!
一个和蔼可亲的,温婉美丽的女老师,柔柔的嗓音颇感亲切,好像比我们也大不了多少,记得那时上课时还带着几分羞涩。总之就是一个非常棒的老师。
亲爱的师老师,您还好吗?祝您及家人永远健康,快乐,幸福!。

这是第一小组的同学,你还叫得出名字来吗!小组長锡都同学,虽长相平平但自认为是个有趣的小女生。

班长军雄同学那个时候显得好成熟稳重哦,喜欢他的好像有那么几个。

湯纪明同学当年可是个小鲜肉,有木有。

姫翠春山东小甜妞,超级可爱,暗恋的人恐怕不少吧。

惠敏同学,一个特别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热心肠人。


"团長"不知何处去,"土匪"踪影全无😄

这是第二小组的同学,组长刘玉富。

这组的立中同学是班里的学习委员,男生称之为"阁下"。那个时候一发新书,女生包书皮的活基本上是他承包了,任劳任怨的"讨好"着女生们。

楊萍当年是这班的小妹,大嗓门操着川普无所顾忌,。

美玲同学大长腿,每天早上睡懒觉,不出操,可是体育达标考核全班女生只有她一次通过。

国琴同学似乎总是独来独往。吴志刚是一个超级活跃的人物,海南岛的阿文当年穿着凉拖带着凉席就进校了。

  第三组组长余菊红,满囗湖南普通话听起来特别费劲。
副班长李云飞,在班里年龄不算小,可看上去特像一个小孩,毕业后居然把学习最捧的王凯同学勾搭到手啦。现在巳经实现早生贵子,白头到老,福如东海,就等着寿比南山了。😄😄
中间那位漂亮女生陈颖同学当年可是校花级的人物哦,用今天的话来说负责咱班颜值担当,追求者众多。写血书的,精神错乱的,追到实习处的…不一一列举了。
我们的仼大姐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学校独唱演员,歌唱得特别动听。一曲巜绣金匾》唱得声情并茂,如泣如诉,至今余音绕梁,不绝入耳。
小史同学善良热情,就是有点不修边幅。

第四组组长孙国庆,副班长寇焕义和他们的组员们。

当年班上唯一爆光的情侣沈新兴,汪英就在这一组,至今记得临毕业时小俩口闹矛盾,小汪同学玩失踪大家到处找的場面以及阿兴焦急无奈的表情。两人终成眷属,巳经白头到老。

咱班最高的俩女生都在这组一个飒爽英姿,一个腼腆害羞。

小向同学言语不多,笑点很低,随便说点什么就笑不停,真好。

后面两个高帅男生虽经多方寻找至今下落不明。好想看他们老了还帅不帅。

第五组由王凯同学仼组长,她永远站在班里乃至系里第一名的位置,从来不让他人偶尔也爬到第一名去看看上面的风景,真不够意思😄😄。

特别较真的副班长曲爱珍,至今记得与人争论时脸红脖子粗的画面……

小琴和周兴和这一对保密工作做得那是相当好,至少在学校时很多人不知道。

欧阳旗同学以"春燕展翅"的姿势给我们作指挥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挥之不去。祝长安同学長得憨厚朴实,所以掌握着发饭票的生杀大权,很让人放心。

康成英同学因说话慢半拍(其实是在把云南话换算成普通话导致的)不紧不慢像是领导训话,人称"首长"。

这是班上所有的女同学,都是素颜哦,是不是美女如云
活泼可爱的,聪明灵俐的,潇洒帅气的,温柔婉约的,质朴呆萌的,高大的,娇小的,什么类型都有哦。一句话都是纯真善良的…原生态的⋯⋯当年外糸的男生羡慕死我班男生了,生活在花丛中,但现在看来我班男生也就三个有点出息,肥水没留外人田,其他的作为不大哈😄😄😄


全班男生,连个集体照都没有,显然不如女同学和谐,只有被切割的份了。以前觉得没有几个颜值高的,现在看上去都还挺帅😄😄……,真是青春无敌啊。不过好像,有点言不由衷哈,呵呵呵

  当时班上的学习小组成员,由学习委员"阁下"直接领导,现在想想不知道都在干什么,好像就是出出板报,协助老师改改作业,还"遂密群科"呢😄😄

校园学习生活一瞥。

在校园里穿梭行走,从教室,图书馆到食堂,从操场到宿舍楼。

脚步匆匆……冬去春来,寒来暑往……

留下了我们多少青春的足迹和年轻的身影……

  这是学生宿舍一角,当时我们宿舍十一个女生一间房,四个上下舖八个人,另外三个人全部下舖,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每天两个人负责打扫卫生和早晚各打开水一次,主要共大家洗漱用,值日这一天不用上早操,用热水有特殊需求的,自己去开水房。

周末因为大扫除房间里会到处悬挂着洗涮过的女生用品,晚饭后偶尔有男生到宿舍来(一般是班干部来通知事情)听见敲门声,里面就是一阵尖叫,紧接着洗脚的擦身的迅速结束,藏胸罩内衣👙的,一片混乱……记得有次来不及藏,那个男生坐在下舖,上舖拦杆上吊着的胸罩一个小角刚好搭在男生的头顶上,刚晾上还带着些许水滴的东西随着男生讲话头部摆动的节奏一晃一晃的,随时可能掉下来,啊呀紧张的要命,一边斜眼瞟着那玩艺的状态,时刻准备冲过去抢救,一边还要盯着班干部假装认真听说话,那埸景笑死人了😄😄

那个年代比较保守,那个男生要是知道肯定觉得特别倒霉,幸好不是裤衩和另外一个东东,回想起来那个画面历历在目,好好玩哦。

  学生食堂,第一次在此吃高梁米饭,莜面窝头,(这是一种极具弹性的食物,黝黑的面孔嚼不动咬不断,扔出去都会弹回来)或者就是举着四两一个的像鞋垫造型的白面大馒头,那时白面馒头还是比较奢侈的,然后一勺炖煮发黄看不见油腥的大白菜,大米饭一个月有那么一次,每次吃米饭前同学们都会奔走相告,群情振奋,像过年一样的开心,且临近吃米饭的前几天有些人就激动的睡不着了😄😄,思忖着如何最大限度地吃好这顿米饭。

尽管如此,女同学还是被窝头养得白白胖胖的。幸好那时不太提倡减肥,不然难度更大哦。

那时候的饭票是像歺劵一样分为早,中,晚。吃一顿扯一張,有朋友来是没法请人吃饭的,有时遇到刮大风不小心歺劵被吹走,(張家口宣化的风刮起来是很大的)经常看见有人在风中追遂歺票的场景,追不到的这顿饭基本就没戏了(尽管只是窝头而已),只有从好朋友那里分一杯羮……伙食费由国家提供,一个月14.5元。五年以上工龄的同学带工资上学,他们很富有的。

  改善伙食的方式经常是在菜市场上买些高级点的青菜(比如菠菜)冼净后装入桶中然后到开水房一烫再加点盐就吃(一般是南方的同学会这样)。

或者是从家里带去的面条装入暖水壶中到开火房装入开水提到宿舍倒出来加点酱油开吃,高级点的会加点香油或者辣椒油。

当然也有上街上下馆子的时候,宣化街上的馅饼和蒸饺是小编我的最爱。

     学校的课间休息我们女生会跑回宿舍吃开水泡咸萝卜当零食吃,早上食堂的咸萝卜多盛点,用于课间泡开水吃,四川同学用罐头瓶子做泡菜,也是课间休息捞出来吃,吃得津津有味的,还会分享一下。

  我们经济管理系的教学楼,每天出出进进的埸所。孕育了多少开心快乐,痛苦悲伤的故事。


当年在塞北,冬天寒风凛冽,一人一条大围巾,是所有女孩的标配哦!可惜黑白照看不出来几个女生围巾五颜六色的画面。,

南方女子未见过这么大雪,抓住机会照几张。

没有见过雪的几个南方同学不顾寒冷,雪中乐开了花,那么惬意,自由自在。终于领略到了北国风光,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飞舞……愿你们笑看人生,幸福永远。

看着这雪想起了宣化的冬天经常零下二十多度,洗的衣服晒在外面像冰棍一样,经常收裤子都是举着两个腿回房,不举的话裤子会断掉。女生洗完头发,在楼道里就成了一根根冰条,头一动哗啦啦的响。

爱美的女生在校园花丛中呈现出春天般的笑容,与花争艳,不输哦。

  北方的玉米窝窝头养人,女生都胖乎乎,脸蛋都红扑扑。可惜黑白照片也看不见红扑扑,只见胖乎乎。


男生照像还有点装,煞有介事的指点着江山😄😄

不到長城非好汉,爬完长城留个影

坐着再来一張

在宣化唯一的公园拍照,笑得好开心,自然,年轻怎么都好

抱着琴装文艺青年,可能连1234567都不一定会😄😄

同宿舍女生毕业前夕在校园留下开心的时刻,虽然个个穿得都那么朴实,不施粉黛但笑容那么灿烂,真实,开心,幸福满满

这个有点像英勇就义,但没挥拳呼口号

表演文艺节目,这动作实在不敢恭维,穿着老棉裤,胆子也忒大了,居然也敢上台表演。其实这是在食堂排练,上台不会穿老棉裤的。

  同学们一定不会忘记翻墙或者钻洞去邻居炮兵学院看电影的场景吧,偷偷摸摸的好刺激!
炮兵学院与地质学院中间那围墙有个洞,大家从洞里钻来钻去到炮院蹭电影(他们经常演些内部电影)当然也有谈恋爱约会的,一般是炮院当兵的和地院女生。那个洞补了一次又一次,又被拆了一次又一次。有时候围墙边上会有哨兵值守,专逮地院的学生。
小编 最经典的一次是因洞被堵住选择爬墙进入,当从墙上跳下去的时候因没有查看地形恰恰跳到一个鸡窝旁,鸡飞狗跳,吓得趴在鸡窝旁边半天一动不敢动,恨不得电影都要散场了才直起身来,幸好那天没有哨兵值守或者哨兵见一美女假装看不见…那場景记忆犹新,至今想起来都会忍俊不禁……哦,多好的时光啊!真让人怀念。

此图引自网络

  应该就是在这个礼堂看电影,这是后来翻修的吧。找不到以前的旧照片了。

这是在周口店实习时留下的身影,几个男生无拘无束,开怀大笑……😄😄,看着这些灿烂笑脸,唯有感叹:年轻真好!

各实习小组实习途中,分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韶山,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址,江西等地留下倩影。或是在实习地合影留念。

整齐划一,昂首挺胸,眼看远方,好在有点微笑,否则一个个英勇就义似的。

像不像两个村姑和村支书进城开会后留影,其实是糸团总支书记与两女生在实习途中留影

最高的俩女生其中一个不爱红装爱武装,那些年穿军装也是一种时髦。

目光投向不一致,有人东张西望,有人目不斜视😄……呵呵

军装是男生的标配,两个兜当兵的,四个兜当干部的,照片上几个显然都是当官的

像当年三八钻井队的铁姑娘们

某实习小组在江西实习途中

某实习小组在贵州某地质队留影

临毕业时几个在学校等待最后毕业分配结果的同学在当地的公园和像馆合影留念

毕业后在北京丰泽园的一次邂逅,好像都洋气了一些,挣钱不挣钱就是不一样。呵呵

这是毕业三年后几个从亊综合统计工作的同学在成都开年报会时的合影。

那些年 我们都年轻 ….…

  2016年9.21日又将储存在我们的记忆里,三十七载,跨世纪的分别,今天我们再次相聚都江堰,尘封的记忆被打开,让我们忘记年龄,让我们重新拾起青春的记忆,共同追忆青春岁月,仼思绪挥洒流淌⋯⋯敬请期待下篇一聚会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