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天学普地||侏罗纪

 风吟楼 2019-06-02

侏罗纪

这一时期生物界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陆上脊椎动物。此时恐龙迅速发展,趋向全盛时代。特别是大型恐龙,每只可重达30-50t,如雷龙、梁龙、马门溪龙等。它们栖息于沼泽地带,以植物为食。

生活在陆地上的有剑龙、沱江龙等。生活于海洋中的有蛇颈龙,其身体虽不很大,但有6m长。天空中还有展翅滑翔的喙嘴龙和翼手龙等。

1870年,地质学家在德国发现了始祖鸟化石;1986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发现了比始祖鸟更古老的原始鸟化石。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鸟类是从爬行类动物演化而来的,但从何种爬行类动物演化而来一直比较模糊。 

1996年,我国学者在辽宁西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火山沉积岩中发现初鸟类化石形迹。

1996年在辽宁北票上园乡四合屯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沉积岩地层中首次发现鸟类的祖先——中华龙鸟,即带羽毛的恐龙化石(季强,1996)。这是恐龙与原始祖鸟之间的过渡生物属种。

稍后,又发现早期鸟类——中华神州鸟、中华吉祥鸟、孔子鸟等,从而证明了恐龙是鸟类的祖先。

正当恐龙与裸子植物繁盛之时,被子植物悄然现身了,从此,世界变得万紫千红了。

侏罗纪时出现的真骨鱼类此时更发展了,占据了鱼类中的主导地位,而前期的全骨鱼类则趋向衰落。

1996年,在辽西北票地区的白垩纪初期地层中发现了3块奇特的化石,其主枝与侧枝上作螺旋状排列着几十颗似豆荚状的果实,每个果实内还包裹着2~4粒种子,命名为辽宁古果。其时代距今1.45亿年。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最主要特征是开花结果,但种子不外露。

注:'天天学普地'栏目的内容摘录自舒良树版《普通地质学》

文字:星期二

美编:胡小彤

校对:张腾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