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始终之晋国

 昵称55301288 2019-06-03
蜜蜂
小嘉玲 05:24

                    初立唐国

姜太公的女儿邑姜嫁给了武王,做了王后。

武王年纪轻轻就去世了,邑姜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姬诵,就是成王,小儿子名叫姬虞,字子于。小儿子为什么叫姬虞 因为生下来的时候,小儿子的手上有一个虞字。因为是成王的弟弟,又称为叔虞。

《史记·晋世家》中记载:有一天,成王与叔虞闲居玩耍。成王摘下一片桐叶削成玉圭的形状,交给叔虞说以此封你为侯。当时一个叫佚的史官请求周成王选择吉日举行封赏大典。周成王说:“我那只是和叔虞闹着玩的呀。”史佚说:“天子说话没有儿戏。只要发话,史官就要记载下来,用礼仪完成它,奏乐章歌唱它。”

于是周成王便将正式唐地封给了叔虞。

叔虞封唐时,唐地境内政局动荡不安,这种分封,应该是在特定的历史形势下,周王室所采取的有计划、有目的的重大政治举措。

开国的时候

唐立国治民的大方略——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叔虞到唐地去用“夏”传统之“政”启迪、诱导夏民;用“戎”习俗之“索”约束、治理戎人。也就是说,周天子准许叔虞从唐国的实际出发,在自己的封地内实行一套有别于周朝其它领地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可谓“一朝两制”

据《晋世家》记载,“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 叔虞受封治唐,秉政劳民,坚持不懈地执行着上述治国方略,制定安富恤穷的爱民政策,发展农桑,兴办水利。叔虞受封的第二年,即公元前1032年,唐国便时和岁稔,取得了农业的大丰收,谷物“异亩同颖”,谷穗硕大饱满,此乃天降福祉之兆也。于是,叔虞便派遣使者将这种象征祥瑞的“嘉禾”进献给了周天子。据《史记·鲁周公世家》所记载,周成王又将“嘉禾”转赠给了周公,并和周公都分别赋诗一首,以此来表示对叔虞政绩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为“唐献嘉禾”。

                    改唐为晋

中国周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侯爵,首任国君是“唐叔虞”,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在位期间,将国都迁于晋水旁,古人有依地而名的习惯,于是晋侯燮便将国号改为了“晋”,自称为晋侯,从此唐国就正式被称为了晋国。时至今日,这一带仍被称为“晋”(山西的简称)。

唐国是非常拥护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它为周王室挡住了来自北方的戎狄之患,晋国的前几代君主基本上都是在和戎狄做斗争,他们只有将这些戎狄打服了,才能很好的统治这个地方。

                  文侯勤王

晋穆侯,晋国第九任国君, 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他奉周王室之命联合讨伐条戎和奔戎,这是晋国历史上可考的第一次对外用兵的记载,古本《竹书纪年》上记录此次出兵晋军惨败而归。适逢其夫人姜氏生下长子,穆侯因战败不悦,便给孩子取名为仇,以示不忘战败之耻,并立其为太子。过了三年,晋穆侯再次出师与戎战于千亩(今山西省安泽县),并大获全胜。恰巧此时穆侯夫人又生下了个儿子,穆侯因此役成功遂给次子命名为成师

晋国大夫师服说,国君给儿子命名太怪异!太子取名为“仇”,就是仇敌的意思,而次子叫“成师”,是成就事业之意,现在嫡庶之名相逆,这是祸乱的预兆,太子将来一定会被废黜的!

公元前 785年,晋穆侯驾鹤西去,晋国出现了内乱。晋国的嫡长继承制第一次被打破,穆侯之弟殇叔自立为侯成了晋国的统治者,太子仇没能继位做上国君,遂避难奔走他国。四年后仇率领家徒私属卷土重来,成功袭杀了叔父殇叔,夺回政权,是为晋文侯!

 

文侯统治晋国后励精图治,晋国日渐中兴,而此时的西周王朝却因周幽王的荒淫无道而苟延残喘。

晋文侯是一个很有魄力又有机遇的人。他在位的时候,做了两件大事便使晋国一跃而成为周朝中期的一个超级大国。

一.勤王东迁,东周末期,烽火戏诸侯之后,周平王继位,而此时周幽王的余党虢虢公翰又拥立周携王。周平王和周携王各自称王,周朝出现二王并立的情形。经过几次战乱的镐京早已残破不堪,周平王决定把都城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但王室的力量实在太薄弱,无法独自完成迁都之举。晋文侯会同郑武公、秦襄公、卫武公合力勤王,共同护卫周平王完成东迁。晋文侯此举为他赢得了辅佐天子及代天子征伐的大权。这为晋国后期的路做好了铺垫。

东周开始的这一年,便是春秋时期的开端之年。

二.平二王之争周平王的外祖父申侯是导致周幽王身死的罪魁祸首,严格来说,周平王的政权是一群叛党建立起来的伪政府,而周携王才是延续的西周的正统,而且周携王在莫地发展得很不错,大有中兴王室之相。但是晋文侯为了晋国的利益,可不管这么多,他最开始是两头捞,然后倒戈,推举周平王的愧疚政府,于是晋文侯趁周携王一次外出之机,发兵袭杀了周携王,西周到此才终于结束了。而晋文侯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土地和周平王的嘉奖,可谓一举两得。

              曲沃代翼

晋文侯去世,他的儿子姬伯继位,称晋昭侯。即位当年,晋昭侯就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史称“曲沃桓叔”。

桓叔被封于曲沃的时候已经五十八岁,有丰富的从政经验。他任用精明强干的栾宾辅佐自己,经过几年苦心经营,曲沃的物产和规模都已远远超过了晋国的国都“翼”, 老百姓对桓叔更是拥戴有加,桓叔俨然形同国君。

自此,在晋国便形成了两个对立的政治中心:一个是以晋侯为首的大宗“翼”政权,另一个则是以桓叔为首的小宗“曲沃”政权。

晋国大臣潘父与曲沃桓叔密谋发动了宫廷政变,在国都“翼”杀死了晋昭侯。

当桓叔正要率兵进城之时,晋国正统派势力立刻起兵诛杀了叛党潘父,并与桓叔在城外展开激战,桓叔无备,只好退回了曲沃,此次政变失败。

直至公元前678年,桓叔的孙子——武公终于歼灭了奄奄垂绝的“翼”政权,并尽取晋国重器珍宝贿赂周王室。周王室见大势已定,便正式封“曲沃武公”为晋国国君,还将晋国从一个二等的侯爵国提升为一等的公爵国,“曲沃武公”改号曰“晋武公”。

武公即位后将自己的政权由曲沃迁到了晋都“翼”,完成了其先君“曲沃代翼”的夙愿。

在这政治对立的六十多年中,小宗三代(曲沃桓叔、曲沃庄伯、曲沃武公)连杀大宗五君(晋昭侯、晋孝侯、晋哀侯、晋小子侯、晋侯缗)并驱逐一君(晋鄂侯),晋国从此复归统一,为晋国的再次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武公在完成晋国统一大业的第二年就哲人其萎了,他的儿子诡诸即位,称为晋献公。

献公即位初期,晋国由于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到处都是颓垣废井、满目疮痍。而此时,齐国、楚国、郑国、秦国等诸侯国都已纷纷发展起来,献公采纳了士蒍“制造矛盾,使之相互残杀,逐个击破”的谋略来除掉了由桓叔,庄伯两支延续下来的公族,这是晋国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消灭公族,自此晋国以后都是一个没有公族的国家。

晋献公吸取“曲沃代翼” 的内乱教训,采取这一系列措施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并开疆拓土灭掉了耿、霍、虞等二十多个小国

                献公三子

晋国百年霸业的开创之君晋献公在立嗣问题上犯下了重大的错误,导致晋国在蒸蒸日上的时候,国运急转直下,差点将晋国带向分裂的深渊。被此次事件波及的有晋献公的三个儿子:太子申生、公子夷吾和公子重耳。

太子申生首当其冲,晋献公的宠妃骊姬要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就必须要除掉申生。于是骊姬贿赂晋献公的男宠向晋献公进谗,以坐镇四方为由,将申生、夷吾和重耳调离都城绛,实则是想让晋献公疏远他们,好专宠自己的儿子奚齐。然后骊姬又用有毒的胙肉(祭祀用的肉)陷害申生,说他想谋害晋献公。晋献公一怒之下杀了申生的老师杜原款,申生生性懦弱,竟因害怕父亲怪罪而选择了自杀。骊姬的最大障碍被拔除了,可是还有来自夷吾和重耳的威胁。

夷吾和重耳是晋献公从翟国娶来的狐氏姐妹生的儿子,大戎狐姬生了公子重耳(即晋文公),小戎子生了公子夷吾。狐氏其实也是晋国公族,姬姓,只是年代有点久远,他们的祖先是晋国始封君唐叔虞的后代,因封于狐地,故以狐为氏,又因狐地和戎狄杂居,所以狐氏又被普遍认为是戎狄之人。

夷吾和重耳对于申生之死而对骊姬颇有怨言,于是骊姬又在晋献公面前掺了一本,说夷吾和重耳兄弟都知道申生谋害晋献公的事,但没有告发他。夷吾和重耳收到消息后都非常害怕,于是纷纷出逃,夷吾跑到了屈邑,重耳跑到了蒲邑。

晋献公反而以为这两兄弟是因为心虚而逃跑,于是派兵攻打他们。重耳没抵抗住,在两个舅舅狐毛和狐偃的保护下,逃到了母舅国——翟国。而夷吾守住了屈邑,晋献公又增派国舅贾华率军前来捉拿夷吾。夷吾见屈邑难保,便也想逃到翟国避难,但其幕僚郤芮却劝他说:公子重耳已经去了翟国,如果你再去,可能会遭遇不测,不如去靠近秦国的梁国,借用秦国的力量对抗晋国的追杀。于是夷吾逃到了梁国,并在梁国娶妻生子,就是后来的太子圉。

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内乱,大夫里克先后杀死了骊姬的儿子奚齐和少姬的儿子卓子,然后想拥立出逃的重耳回国即位。重耳惧怕里克对自己不利,不敢回国。里克又来请夷吾回去即位,夷吾同样害怕回去遭害,于是在幕僚吕省和郤芮的建议下,去秦国寻求秦穆公的保护,让其派兵护送自己回国即位,并许以割地为条件。夷吾于是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即位了,是为晋惠公。

晋惠公即位后,马上就反悔了,没有兑现对秦穆公的承诺,同时还将迎立他的里克杀死,稳固了自己的君权。但却遭到了国人的怨恨。

后来晋国发生饥荒,晋惠公厚着脸皮向秦国借粮,秦国将粮食借给了晋国;第二年,秦国也闹饥荒,向晋国借粮,结果晋惠公不但不借粮给秦国,反而趁机去攻打秦国,把秦穆公肺都气炸了。秦穆公在度过饥荒后发兵攻打晋国,晋惠公率军抵抗,两军交战于韩原。由于晋惠公的背信弃义,士气低落,晋惠公竟被秦军俘虏了。秦穆公准备杀了晋惠公以泄心头之愤,可是在秦穆公夫人,也就是故太子申生的亲姐姐穆姬的求情下,秦穆公放了晋惠公,并与之结秦晋之好,晋国将河西之地割让给秦国。

晋惠公回到晋国后,又将太子圉送到秦国做人质,两国算是达成和解了。晋惠公害怕在翟国逃亡的重耳受到大家的拥戴,就派人去刺杀重耳,重耳于是逃往齐国。

不久后,晋惠公因病逝世。从秦国逃回的太子圉即位,是为晋怀公。

晋惠公在位期间,晋国碌碌无为,始终在内乱中挣扎,秦恨晋怀公当初的不告而别,就寻找重耳,想立他为晋君。晋怀公下令让当初随同重耳逃亡的晋人在限期内回到晋国,不然灭其家。秦穆公帮助重耳入晋,栾枝、郤榖等人为内应,弑晋怀公,重耳立,是为晋文公。直到重耳回国即位,才开创晋国新的霸业。

           

                  齐恒晋文

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作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周襄王大为感动,把河内、阳樊两地赐给了晋国。公元前632年于城濮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晋文公五年,晋文公以荀林父为御戎、魏犨为车右,率领晋军800乘南下,讨伐曹国时向卫国借路,卫成公不答应。晋军只好迂回从南渡过黄河攻打曹国,讨伐卫国。正月,晋军攻下五鹿。二月,晋文公、齐孝公在敛盂结盟。卫成公见晋大军压境,晋、齐又结为盟好,请求参加结盟,晋文公不答应。卫成公想与楚国结盟,卫国人反对,结果卫赶出卫成公讨好晋国。卫成公住在襄牛,公子买在卫国防守,楚国救援卫国,未能取胜,晋军不战而得卫国

三月,晋军南下攻曹,丙午日,晋军攻入曹都列举了曹共公的罪状,因为曹共公不听僖负羁的话,让三百个美女拉着自己华丽的车子。晋文公下令军队不许进入僖负羁同宗族的家内,以报答他的恩德。

城濮大战 

晋军攻击曹、卫,本欲引诱楚军北上,坐收以逸待劳之功。但楚军并不上钩,而猛攻宋国,宋再次向晋军告急。晋文公想救援宋国就应攻打楚国,因为楚国曾对晋文公有恩,晋文公便不想攻打楚国,想放弃对宋国的救援,可宋国也对晋国有恩,也必会失掉宋国,陷于战略被动地位,晋文公为此举棋不定。先轸劝说:“抓住曹伯,把曹、卫的土地分给宋国,楚为此肯定着急,那楚国势必要放弃攻打宋国了。”于是文公听取了先轸的意见,楚成王真的率军离开了宋国。

楚将子玉骄傲自负,反对楚成王撤军,坚请与晋一战,楚成王说:“晋侯在外逃亡十九年,受困的时间太久了,终于返回晋国。他因尝尽了艰难险阻,就能正确对待百姓,上天为他开路,他不可阻挡。”子玉仍请兵说:“不敢一定建功立业,只求堵塞中伤诽谤的言论。”楚王很生气,只给了他很少的军队。此时秦穆公、齐昭公又心怀异志,与晋国消极合作,晋国面临着单独与楚决战的境地。晋文公用先轸建议,让宋用土地贿赂秦、齐,请两国出面求楚退兵,并告诉楚国这件事,制造秦、齐与楚国的矛盾,一面分曹、卫之地与宋,坚其抗楚决心。楚国不愿放弃曹、卫,齐、秦为得到宋国的土地便不愿与楚国结盟,最后就无可选择的与晋国结成同盟,兵锋直指楚国。

这时战场形势是;一边是晋、齐、秦、宋四国军队,一边是楚、陈、蔡、郑、许五国军队, 

  双方齐集十多万兵马,准备决一胜负。 

  晋文公与各国盟军统领,经过了周密的部署后,便同赵衰等大臣到有莘山上观战。一开始,楚军元帅成得臣骄傲自大,不把晋军放在眼里,见晋军元帅先轸诈败,就率领大军,直扑晋军,光轸且走且战,到了伏兵的地方,晋军、齐军、秦军、宋军一齐杀出,把楚军先后截成几节,切断了他们的归路,大败楚军。 

  晋文公思念楚王的恩惠,吩咐追兵不要深入楚境,从免伤尽两国和气。 

  晋国打败了楚国,周天子襄王非常高兴,立刻派出天使,去慰劳晋军。他赐给晋文公以方伯(诸侯首领)的服饰、刀、箭等许多珍贵礼品。 

  从此,晋文公就成为春秋时代的”“五霸”之一,他还召开了有十来个诸侯参加的大会,共立中原盟约,辅佐周天子,并决心保卫中原各国的安全。 

                襄灵续霸

晋文公刚刚去世,秦国便攻打晋国的同姓国郑国,秦灭滑,四月晋襄公穿着丧服从戎,晋秦发生崤之战,晋国打败秦国,晋襄公接霸中原

同时晋国联合陈、郑讨伐许国。

冬天,楚成王不甘将霸权交与晋国,出动大军征服陈国、蔡国,进攻郑国,晋国于泜水之战大败楚国。

公元前625年(晋襄公三年),秦国派孟明讨伐晋国,为在崤的失败复仇,夺取了汪邑,冬天,晋国攻打秦国,占取了汪地和彭衙。

公元前624年(晋襄公四年),秦穆公派军攻打晋国,攻下晋国王宫,在崤山修筑了阵亡将士的坟墓离去。

公元前623年(晋襄公五年),晋国攻打秦国,攻下新城,以报王官之役。

公元前622年(晋襄公六年),赵衰、栾枝、先且居、胥臣相继病逝。

次年晋襄公在夷地阅兵,裁撤新上军、新下军,使狐射姑将中军,赵盾佐之。后晋襄公老师阳处父反对,遂改为赵盾将中军,狐射姑佐之。同时,赵盾从父亲赵衰那里继承晋国执政之位,于是赵盾成为晋国第一个同时担任军、政一把手的大臣,自此以后,晋国的中军将不仅仅只是军队最高首领,还是政府最高首领。

晋襄公逝世,晋灵公夷皋年幼,赵衰去世,赵盾掌权。十一月安葬晋襄公。

公元前620年(晋灵公元年)秦晋令狐之战,秦国败。同年,晋与齐、宋、卫、陈、郑、许、曹、鲁八国盟于扈邑,在这次由晋国主持的盟会中,执政赵盾全权代表晋灵公(晋灵公未参加盟会)与齐、宋、卫、陈、郑、许、曹、鲁八国国君在扈地结下盟约。尽管《左传》的作者用心良苦的把作为臣子的赵盾的名字放在各个诸侯之后,想以此来表明贵贱。但事与愿违,赵盾作为首个以臣子身份而主持诸侯会盟的人,实在是开创了先河,赵盾因此扬名列国。

公元前617年(晋灵公四年),晋国攻打秦国,夺取少梁,秦国也夺取晋国的北征。

公元前615年(晋灵公六年),秦晋河曲之战。

公元前613年(晋灵公八年),周顷王去世,公卿争权,晋国平定周乱,拥周匡王即位,赵盾主盟,与宋、陈、卫、郑、许、曹六国的国君在宋地新城结盟,晋国持续控制中原诸侯。

公元前607年(晋灵公十四年),赵穿杀晋灵公,拥立晋襄公之弟公子黑臀即位,是为晋成公。

公元前606年(晋成公元年),晋伐郑。

公元前604年(晋成公三年),郑襄公即位,背楚向晋,楚伐郑,晋救。

公元前601年(晋成公六年),晋伐秦,俘将军赤。

公元前600年(晋成公七年),扈邑会集诸侯。晋伐陈,击败楚军。成公去世,子景公据即位

晋成公即位后,晋国在赵盾的主导下,和陈国、楚国、秦国、白狄、赤狄等国打了几场小仗,基本都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晋成公还和宋文公、卫成公、郑襄公、曹文公在扈邑会盟,商量共同对付楚国和其盟国。

此外,晋成公在位期间晋国基本再无其它大事发生,唯一值得一提的便是:正卿赵盾逝世了,郤缺成为了新的正卿,赵盾的儿子赵朔(赵庄子)成为了晋国新的六卿之一,他还娶了晋成公的女儿赵庄姬,正是这个赵庄姬生了一个让赵家光耀门楣的儿子——赵武(“赵氏孤儿”赵文子)。

               景公图霸

楚庄王包围郑国,郑国向晋国求救。楚晋邲之战,郑国被楚国降服而惧怕楚国,反而帮助楚军进攻晋军,晋军大败,晋国开始经略北方。

公元前595年(晋景公五年),晋伐郑,楚救击败晋国。当时楚国的国君是大名鼎鼎的楚庄王,晋军的主帅荀林父经验不足,统帅能力不够,被楚国好一顿收拾。从那以后,虽然晋国还是保持着霸主的尊严,可是大家都感觉到,楚国已经对晋国构成了威胁,有些国家就在晋国和楚国之间摇摆了。

公元前594年(晋景公六年),秦晋辅氏之战,晋将魏颗打败秦国。复黎国。

公元前593年(晋景公七年),晋国派随会灭亡了赤狄。

公元前591年(晋景公九年),楚庄王去世。晋国讨伐齐国,齐国派太子彊到晋国做人质,晋军才停止进攻。

据《史记晋世家》记载,

到了晋景公八年,晋国派大臣郤克出使齐国,当时的齐国国君是齐顷公。也许是齐顷公觉得晋国没那么强大了,也许他就是小孩子脾气,反正这一次他闹出了点事情,把晋国彻底给惹恼了。

郤克本身有点驼背,齐顷公派了一个罗锅给他当引路人,还让母亲在楼上看热闹。当郤克被人领到大殿的时候,齐顷公的母亲萧桐叔子在上面忍不住放声大笑。作为大国重臣,郤克被齐国人这么羞辱,他怎么肯善罢甘休啊,在回国路过黄河岸边的时候,郤克对着黄河发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回到晋国后,郤克就向晋景公请命,要求发兵攻打齐国。本来五年前跟楚国的那一仗,晋景公是报了很大期望的,可是结果非常惨淡,所以他就不太想随便招惹齐国这样的大国。又听说郤克是为了这么一个原因,晋景公就没同意。

就在同一年,晋国的执政大臣退休了,郤克成为新一任执政大臣,那么攻打齐国,就被他列到了国家发展的计划表中。一年后,晋国向齐国发过一次兵,可齐国很识趣,把太子疆送过来当人质,这仗就没打成。

又过了两年,齐国发兵攻打鲁国,鲁国向卫国求救,而后鲁、卫二国一起向晋国求救。这回火候可是够了,郤克作为执政大臣,领着几员大将,率领八百兵车,会同鲁国、卫国一起去讨伐齐国。

战斗进行的非常激烈,齐顷公也亲自上阵跟三国联军进行厮杀。最后还是联军技高一筹,要不是车夫舍身相救,齐顷公就成晋国的俘虏了。这一战,彻底打服了齐国,他们献出宝物向晋军求和。

郤克这个人气性大,他非要报当年被耻笑之仇,他提出一定要齐国交出萧桐叔子。这就有点过分了,那毕竟是国君的母亲,要是把国君的母亲交给对方做人质,估计齐国几辈子都没法抬头了。在齐国使者几番解释和请求之下,郤克觉得这气也出的差不多了,无理要求不提也罢,就放过了齐国,班师回晋国了。

这事情还没算完,齐顷公怕郤克还会算后账,到了第二年就亲自来晋国拜见晋景公。齐顷公见了晋景公是一顿吹捧,把晋国夸出了花,把晋景公捧上了天。到最后,齐顷公劝晋景公,您这么厉害,霸主不足以体现您的威风,您干脆称王吧。

这王可是周天子才有资格称的,虽说楚国国君不知天高地厚的早就以王自居,可晋国毕竟是世代的正经国家,还是周天子的本家,周天子又一口一个叔父的叫着,晋景公就委婉的谢绝了齐顷公的好意。

虽说晋景公没有称王,可通过打败齐国的这一站,他再次挺直腰板的向天下宣布,晋国还是霸主!

公元前587年(晋景公十三年),鲁成公朝晋,晋不礼。鲁背晋,晋伐郑。

公元前584年(晋景公十六年),吴、晋两国开始有交往,约定讨伐楚国。

公元前582年(晋景公十八年),下宫之难,晋国杀死了赵同、赵括,并灭亡了他们的家族。

公元前578年(晋厉公三年),秦桓公已经和晋厉公在令狐结盟,而又召来狄人和楚人,要他们进攻晋国,晋厉公派大夫吕相谴责秦国,与秦国断绝外交关系。晋军率领诸侯联军和秦军展开麻隧之战,秦军大败,俘虏秦军大将成差。

公元前581年(景公十九年)的夏季,景公病重,立太子寿曼做国君,这就是厉公。一个月后,景公逝世。

               独霸中原

秦晋黄河会盟

公元前578年(晋厉公三年)四月,晋厉公派大夫吕相谴责秦国,与秦国断绝外交关系。并联合齐、鲁、宋、卫、郑、曹、邾、滕等国讨伐秦国。联军到达泾河后,在麻隧(今陕西泾阳西南)与秦军交战,大败秦军,俘虏秦军大将成差。

公元前576年(晋厉公五年),郤锜、郤犨、郤至向晋厉公进谗言陷害伯宗,晋厉公于是杀了伯宗。伯宗因喜欢直言进谏而遭此横祸。晋国人因此不亲附晋厉公

公元前575年(晋厉公六年)春,郑国背叛晋国而与楚国结盟,晋国讨伐楚郑,于六月鄢陵之战中大败楚国并俘获了楚王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只眼睛。晋国从此威震诸侯,想要号令天下谋取霸权。

公元前573年(晋厉公八年),晋厉公想以亲信取代卿族的职务,栾书借机陷害郤至,十二月壬午日晋厉公派亲信胥童带兵袭杀了三郤,胥童借机劫持了卿族栾书、中行偃,请求晋厉公杀掉他们免除后患,晋厉公不忍,把他们都放了。

公元前573年(晋厉公九年)栾书、中行偃杀死了晋厉公。二月迎公子悼公周继位。

晋悼公继位,开展晋悼公新政,一时间霸业复兴。秋伐郑胜。

公元前563年(晋悼公九年)春,晋、吴国君首次接洽,从“北—东北—东”三方形成对楚国的包围网,给予楚国以极大的震撼与威胁。自文襄,经灵成,至景厉,晋国霸业达到顶峰。

公元前559(晋悼公十四年),晋国讨伐秦国,把秦军打得大败,直到棫林才离去

晋国由于其特殊的历史渊源,它的政治体制有点像后来明朝的内阁制。国家大事基本由“六卿”(内阁)来处理,但这个卿士的数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是八卿、有时是十卿、有时是十二卿,主要看国君怎么来设置。比如:晋文公后期设五军十卿,晋景公时期增为六军十二卿,晋灵公时期减为四军八卿,晋悼公时期再减为三军六卿。自晋悼公以后,三军六卿的格局就再也没变过了。

晋悼公是晋国的一个BUG,他的出场让所有人都靠边站,他在位的时候,把六卿玩转于鼓掌之间,君权得到了很大的反转。可是天不假年,晋悼公29岁便被收了,就像程序员发现他是一个BUG后,将他修复一样。

晋悼公走了,留下了他平庸的儿子——姬彪,就像他的谥号“晋平公”一样,姬彪非常平庸。

从晋悼公的享年来看,晋平公即位的时候也就是一个10多岁的大孩子,就和晋悼公即位的时候一样,但晋平公远没有他父亲那么有能耐。

晋平公在位期间,晋国在六卿的主导下,依然称霸于中原。先击败了最不听话的齐国,并一直打到齐国的都城临淄,在齐都附近“光顾”了一圈后,直到齐军采用坚壁清野,晋军才慢慢的退回了晋国。接着盟国许国发生叛乱,晋平公派兵前往平定。后来中军将(正卿)荀偃和下军将栾黡又带兵在湛坂大败楚将公子格。

两军战于湛阪(今平顶山),楚师受挫败退。

晋军攻至楚长城,取城外诸城邑后,回军攻许。晋胜楚后,又多次联吴国伐楚,使楚腹背受敌,再无力与晋扰争

公元前552年(晋平公六年),鲁襄公朝拜晋国。

公元前550年(晋平公八年),齐庄公暗中派遣栾逞到曲沃,并以兵跟随在后。齐兵上了太行山,栾逞在曲沃内造反,袭击绛城。绛城没有防备,晋平公被逼的想自杀,范献子制止了他并带领自己部下反击栾逞,栾逞败回曲沃。曲沃人攻击栾逞,栾逞战死,曲沃人灭了栾氏家族。齐庄公听说栾逞失败,在返回齐国时攻取晋国的朝歌才离去,以报复临淄之役的大仇。

公元前548年(晋平公十年),晋伐齐。

公元前546年(晋平公十二年),为消弭战争,宋国执政华元、向戌两次召集晋、楚两国在宋会盟,晋、楚、齐、秦等十七国响应,此后五年,中原各国无战争,晋因国内六卿专权,互相争斗,不得已对外罢兵,晋楚争霸就此结束。栾氏一族被尽灭,从此栾氏从晋国六卿中消失。

在此期间,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等国均和晋国结盟,并尊晋国为盟主,晋国再一次成为中原诸侯公认的霸主。

公元前532年(晋平公二十六年),晋平公去世,其子夷继位,是为晋昭公。

但是这一切的辉煌都是晋国六卿创造的,晋平公除了走一下程序,发号施令外,什么都没做。在众多官场老手面前,晋平公显得稚嫩了很多,虽然众卿表面上听命于晋平公,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晋国国君的末日就要到来。连到晋国出使的吴国使者季札和齐国使者晏婴都感叹:晋国将来早晚会落入六卿之手。

                 卿族势大

晋国在称霸的过程中,卿族势力不断增大,甚至威胁了国君的统治,先有赵盾弑晋灵公,后有晋厉公灭三郤,栾书、中行偃弑晋厉公,卿族之间也是明争暗斗、相互攻伐。

公元前544年(晋悼公十四年),吴国延陵季子出使晋国,与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谈话,事后说:“晋国的政权,终于要落在这三家手中。”

公元前526年(晋昭公六年),晋昭公去世,子晋顷公夷即位,晋国六卿更加强大,以至于周景王逝世后晋国六卿平息了周王室内乱,立了周敬王。

公元前517年(晋顷公九年),鲁国权臣季氏驱逐了国君昭公,鲁昭公逃居晋国乾侯。

公元前514年(晋顷公十二年),晋国公族祁傒的孙子与卿族羊舌肸的儿子在晋君面前互相诋毁,六卿想削弱国君的力量,便依照刑法杀死了祁傒家族,把他们的封邑划分为十个县,各自让自己的儿子去做大夫,晋君的实力更加弱小了。

公元前512年(晋顷公十四年),晋顷公去世,子定公午继位。

公元前497年(晋定公十五年),赵鞅欲将卫贡500户良民从邯郸迁到晋阳,邯郸大夫赵午不同意,赵鞅想杀死赵午,赵午和中行寅、范吉射攻打赵鞅,赵鞅败逃晋阳防守,晋定公包围了晋阳。荀栎、韩不信、魏侈与范去射、中行寅有仇,就调军队攻打他们,范去射、中行寅反叛,晋军转过头平叛并获胜,范去射、中行寅逃到朝歌据城自保。韩不信、魏侈替赵鞅向晋君道歉,晋君赦免了赵鞅,恢复了他的地位。

晋定公时,范氏、中行氏衰落后,六卿变为四卿。

前458年(晋出公十七年),知伯与赵鞅、韩不信、魏侈共同瓜分了范吉射、中行寅的领地,晋出公很生气,求告齐国、鲁国,想借机讨伐四卿,四卿于是反击攻打晋出公,晋出公在逃亡齐国的半路上死去。知伯立昭公的曾孙姬骄做了晋君,即晋哀公。晋国的政务全部由知伯决定,知伯借机占有了范吉射、中行寅的领地,在六卿中变得最强大。

春秋时期晋国亡于赵魏韩三家分晋。

 晋国是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没有之一。

                三家分晋

自古以来亡国之君的一生注定是坎坷的,晋国最后一位国君晋静公也是如此。《史记》记载:“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就祀。”晋静公在位时,韩、赵、魏三家早已成为诸侯,在位第二年被废为庶民,晋国彻底灭亡。

由于韩赵魏三国征战不断,晋静公因此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可谓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三家分晋是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经过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被大国并吞了。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到了春秋末期,国君权力衰落,实权由智家、赵家、韩家、魏家把持,以智家的势力最大。前453年,赵、韩、魏三家联合灭了智家,晋被赵、韩、魏三家所分,形成三家分晋的局面,晋君成为附庸。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 “三家分晋”成为了中国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界点。三家分晋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随着春秋五霸之一晋国的灭亡,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三国诞生了,由此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使得霸权政治结束,揭开了七雄兼并的战国序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