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胎停育就一定要做人流吗?我们可能会和孩子失之交臂

 牛妈古法育儿 2020-06-17

最近我在上海学习的时候

我的老师,也是一位中医

分享了她临床中遇到胎停育的一些心得

我觉得很有必要

就这个话题和大家分享一下

说到胎停育,也叫稽留流产,顾名思义,就是指妈妈肚子里的胚胎或胎儿死亡了,并且没有自然排出而是滞留在宫腔里。

当孕检B超发现妊娠囊内胎芽或胎儿形态不整、无胎心搏动,或表现为妊娠囊枯萎,西医一般会诊断为胎儿发生了死亡,所以停止继续发育。

这时医生一般就会主张做引产手术,因为如果死掉的胚胎一直滞于母体之中,会对母体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一般已经停止发育的胚胎在母体中当如果滞留超过4周,那么女性就会出现血液凝固的现象,由此会引起很多并发症。所以医生会让被诊断为胚胎停育的妈妈主动去医院进行引产,把已经死亡的胚胎排出体外,避免身体受到伤害。

但是在临床中这位中医往往会发现另一个情况,就是很多胎儿尽管当时没有被检测出有胎心,后来居然慢慢长出了胎心。

她遇到过的第一位被诊断为胎停育的妈妈就是这样,一般来讲,在第10周的时候就能检测出胎儿的心跳了,但这个妈妈当时没有测出,所以医生就判断为胎停育,给她安排做人流手术。当时她马上就要去做人流手术了,这位中医劝她别急着去,再等等看,这个妈妈当时就听从了她的建议,等啊等,我相信当时这个过程也是很煎熬的,但居然在三个月(13、14周)之后,测出了胎心。后来这个妈妈生出了一个非常健康的男孩,没有任何先天性疾病。

后来这位中医又遇见了很多这样的例子,很多当时被诊断为“胎停育”的孩子最终都活了下来,而且没有发现任何先天问题。

这位中医说,在古代是没有这些孕前检测设备的,所以胎儿有没有胎心、有没有胚芽、妊娠囊好不好这些细微的信息,大家也都茫茫然不得而知,但现在科技让我们掌握更多信息,往往会更积极、更主动地采取一些措施,有时却不如再等一等,交给大自然去选择。

其实即便胎儿真的已经死去,也是一种物竞天择,大部分都会自然流产的,而且这种早期流产对妈妈的伤害也不会太大,就算没有自然流产,发生了一些情况,比如发生了大出血、血液凝固,以现在的医疗措施,也都是可以抢救回来的,为什么不再等等孩子呢,或许还真的可以挽救孩子的一条命。

听了以后我的心里也是五味杂陈的,因为在我们的群里就有一些妈妈被诊断为胎停育,我劝她们再等等看,但她们往往压力很大,所以都选择人流,现在想想,如果妈妈能顶住压力,再等一等,是不是就不会和这个孩子失之交臂了呢?

但是我又不禁产生了一些疑问 :

为什么这些已经被判定确实死亡的孩子们又活过来了呢?是不是我们的判断方法存在一些疏漏?

难道“等”是唯一的办法吗?如果等下去的结果是大出血的抢救,对妈妈的伤害也是很大的啊!有些妈妈可能会说“为了孩子我豁出去了”但是如果还有另外的判断方法不是更好吗?

带着这些问题我咨询了一些水平比较好的产科医生,并查阅了一些古籍,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被告知胎停育,我们该怎么办?

产科医生告诉我:

一般7到9周就能检测出胎心了,如果B超没有测出胎心,也要考虑这些影响因素:

着床早晚

月经周期的情况

膀胱充盈度

检查仪器的敏感度

检查者的技术

可见B超辨析度有限,容易受到一些因素干扰,所以医生还要结合激素水平变化综合判断,才能下诊断结论。

我相信绝大部分医生都是负责的、谨慎的,也会在临床中排除这些干扰因素,但如果无论是B超结果还是激素水平变化指标,都符合胎停育的判断标准,那么胎儿就一定已经死去了吗?

根据这位中医亲见的这些事实,我想,这个说法很难成立,原因很简单:

人死不能复生。

那就是说,即使B超检测出胎芽或胎儿形态不整、无胎心搏动、妊娠囊枯萎、雌孕激素下降,其实应该还存在另一种可能。

后来我翻阅了一些古籍,发现古人对于胎儿是生是死这个问题,看的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更侧重对过程关注。

古籍中虽未有胎停育这一病名,但对这一过程的发展分出了三个阶段:“胎漏”“胎萎不长”“胎死不下”。

胎漏: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提出:“漏胞者,谓妊娠数月,而经水时下。”《素问病机宜保命集》中首次以“胎漏”命名。

“胎萎不长”是指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迟缓,但尚存活。

而“胎漏”“胎萎不长”的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发生胎停育,也就是“胎死不下”。

如果胎儿真的死去,就再无生还之理,更不可能再有心跳,我大胆地猜测,最大的可能就是一些被诊断为“胎停育”的孩子只是生命指征非常微弱,十分接近于死亡的边缘,但没有完全死亡,应该属于“胎萎不长”的范畴,而且是比较严重的那种,所以很难和死胎相鉴别。

所以我建议妈妈们如果被告知“胎停育”,先别急着去做人流,也不用一味等着,最好再找一些有经验的中医师看看。原因有三:

一、即便没有B超的透视眼,中医在判断胎儿的生死存亡上也有很多珍贵的经验。

如张景岳在《妇人规 胎孕类》中就提出动态观察“腹痛、下血、腰痛、下坠”胎动不安四大症状的轻重变化,预测胚胎存活与否,以决定安胎抑或下胎。

万一只是比较严重的胎萎,岂不是捡回了孩子的一条生命?

二、如果真的仅仅是胎萎不长,中医也是有很多方法可以安胎、养胎,从而也预防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如果中医也诊断说孩子已经不在了,妈妈在哀伤之余也一定要知道原因,了解一下自己的体质状况,看看需要怎样调理,否则下次妊娠很容易重蹈覆辙。

警惕这些先兆信号,以防问题进一步发展

任何事情都不是突然从天而降的,在结果出来前都会在发展进程中出现一些信号,比如大S在怀第三胎的时候,产检后妇产科医生曾告知她胚胎发育速度较慢,需要密切观察,后来还是发生了胎停育。我也曾看见一个网友自述,在胎停育之前医生告诉她胎心弱,但她当时没当回事,结果后来也发展成了胎停育。我想如果她们能在收到这一信号的时候第一时间找有经验的中医师调理,应该还是能将孩子挽救回来的。

此外如果在妊娠过程中发现了这些迹象,就需要去医检查一下了,但也不要太过惊慌。

1、腰痛

《景岳全书》中写到:凡妊娠之数见堕胎者,必以气脉亏损而然……况妇人肾以系胞,而腰为肾之府,故胎妊之妇最虑腰痛,痛甚则坠,不可不防。

2,不明原因的腹痛

孕期有稍微的比较轻微的腹部疼痛现象,或者突然间的疼痛,甚至比较剧烈,都要引起重视了。有可能是先兆性流产,也有可能是宫外孕,也有可能是胎停育。

3,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或者血丝白带

这个需要经常留意,如果发现内裤上有不明原因的血迹,不管是暗红色的,还是鲜红色的,都要重视起来,最好赶紧去医院做个检查,查明原因。

4,下体有分娩时的异味

不管什么时候发现下体或者内裤上有分娩时的那种味道,也需要重视起来。

5,胎动异常

如果平常很规律的胎动,突然变得不规律起来,或者胎动开始变得微弱甚至消失等胎动异常状况,也都需要重视。

6,胎心音开始不规律或者突然消失

孕早期往往由于胎心音比较微弱不大容易听出来,但是到了孕中期,一向规律的胎音突然不规律、微弱或者消失,而且经过适当运动后,还是如此,就需要重视起来,尽早去医院检查确诊胎儿的发育情况。

7,一切妊娠反应逐步消失

虽然说到了一定的阶段,孕吐等妊娠反应会逐步消失,甚至突然全消失,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如果发生胎停育,孕期的一切妊娠反应都都会逐步消失。

孕吐、恶心、乳房发胀等都会逐步消失,甚至还会出现不规则的阴道异物甚至出血,如果有这种情况,最好赶紧去医院做个检查,查看一下胎儿发育是否正常。

8,不明原因的腹部痉挛

有时候腹部痉挛会和腹痛一起发生,不管是轻微还是剧烈,只要腹部出现任何不正常的症状反应,都要先想到胎儿的安全,最近尽早去医院做个检查。

从根源上杜绝“胎停育”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治未病”,从根源上避免胎停育等一切妊娠危险的发生。

阴平阳秘、气血充足才是最好的备孕状态,但现在女性平和体质的太少了,熬夜,穿露脐装、超短裤、高跟鞋,喜欢撸串,吃麻辣小龙虾,甚至房事频繁,再加上从小学业压力都很大,长大了以后又总会承受过大的工作压力,婚恋不顺利……这些因素都是怀孕和生产的隐形杀手,所以我建议想要怀孕的妈妈可以:

1

找专业中医师调理一下自己的体质;

虽然很多想要孩子的夫妻没有明显的病症,但不意味着目前的体质适合怀孕,比如月经不调、宫寒、脾虚、气血不足……都是怀孕生产的隐形杀手,中医追求“治未病”,关注的也都是这些还没来得及发挥危害的隐患。从中医角度讲,胎停育有很多原因:历代医家认为与母体、胎元及父方这三方面的因素有关。

因为胎儿在母体中长大,母体的情况自然最为重要,比如脾胃虚弱,自然不能生化出足够的气血来养胎,肾主生殖,女子以肾系胞胎,如果肾气虚也,也会使胞胎发育迟缓,甚至停育。还有冲脉、任脉这两条主生殖的经脉虚损,也是危险的信号。当然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调养慢慢好转。所以我建议在孕期体检固然重要,但更有必要的是好好调整一下自己的身心,这也是很多妈妈都忽视的问题。

2

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

这些偷走我们健康的不良生活习惯有:

性生活频繁——伤肾

爱吃寒凉——伤脾胃

爱吃味厚、油腻的食物——容易养成痰湿体质,造成过胖

爱生闷气——致肝气郁结

快速减肥——致宫寒,伤脾胃

不注意防寒保暖——致宫寒、脾胃虚寒

作息时间的紊乱——脾胃虚寒、伤肾

经常吸烟、酗酒——伤肾

久坐不动——伤脾

辛辣刺激食物——伤阴化火

长期压力过大、劳累过度——脾胃虚寒、伤精、伤气血

3

懂得调养自己的心灵和情绪

宋代《妇人大全良方》在讲到胎动不安时,就在病因病机部分详述了情志与先兆流产的关系,孕期畅情志非常重要。过激的情绪,如紧张、焦虑、恐惧都可以导致气机紊乱、胎失涵养,从而影响导致或加重胎儿的发育。

现在也有研究通过医院基础病例对照的方法发现心理状况、性格情绪、控制力是胎停育是主要危险因素,认为急躁型性格的人具有很强的时间紧张感和竞争性,容易发生职业紧张型特征,易影响胚胎发育。所以心理、情绪因素对于胎停育来说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仪器检测的只是生命物质层面的一个片段,一个静止的指标,远不是生命的全部信息,所以大家不要被一时的指标蒙住双眼。即便被诊断为胎停育,也要慎重堕胎,还是要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孩子在母体内尚未成型,一切皆有可能,即便暂时有所缺失,我们的善心、我们的大愿、我们的一身正气,也会慢慢把这团气调整过来。

作者:快乐牛妈(妙手莲华发起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