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没有那次泄题事件 有可能就没有后来的王阳明

 灵魂出窍KKK 2019-06-03

李大嘴 大嘴读史

“儿子圣人,老爸状元”说的是明朝的王阳明和他爸王华。

王阳明不用多介绍,著名的阳明先生,“阳明心学”创立人,集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于一身。

圣人他爸王华也很厉害,成化辛丑科(1481年)进士第一名,也就是俗称的状元,后来一直做到礼部左侍郎、南京吏部尚书,高品大员。

儿子登峰造极,老子也不差。

不过,王华这个状元来得有些戏剧化,虽然不至于说名不副实,至少也算是阴差阳错,是一次泄题事件的受惠者。

据明代郎锳《七修类稿》记载,“成化辛丑科,阁老山东刘珝,西席乃余姚王珣也。一日,使其子送柬于王,曰:三宗七制十一事,亦可出乎?王答曰:但刻本常有之。他日,西席乡里王华来访,见案间此柬,意或为殿试之举乎,回即操笔。过日,果问此也,遂为首选。”

成化辛丑年间,朝廷开科取士,山东官员刘珝担任主考官。这天,刘珝派儿子送一封信,给家里的西席先生王珣,问关于“三宗七制十一事”,可以作为考题吗?王珣回答说,不少刻本上都有这方面的阐述。

三宗是夏、商、周三个朝代的第一位帝王的合称,七制是说汉朝出色的七位皇帝,这方面的考题主要是让考生对治国理念进行阐述。

事实上,这是主考官刘珝通过隐晦的方式在向家里的客卿王珣透露考题。

王珣是浙江余姚人,同期的考生有个叫王华的,也就是王阳明的爸爸,也是浙江余姚人。

有一天,王华来拜访王珣,无意间看见书桌上刘珝的信件,福至心灵,觉得这有可能是殿试的考题,就回家事先准备了一下,写了一篇策论。

几天后,殿试开始,王华拿到考题,果然是这道题,于是,洋洋洒洒,笔走龙蛇,状元到手。

“三宗七制十一事”是一个范围很广的考题,考生当然不至于无话可说,但是有理有据有针对性就不那么容易了。

也就是说,王华要不是去老乡那里一次,要是没有事先准备,这个状元能不能到手还真说不定。

有趣的事情来了。

大嘴顺手查了成化辛丑科的最终殿试名次,王华是状元,第二名是一个叫黄珣的人。

再查黄珣的资料,黄珣比王华小一岁,也是浙江余姚人。

《七修类稿》有很大可能记载错误,黄珣和王珣,其实是同一个人。

黄珣历事三朝,最后当到了南京吏部尚书,和王华一样。

还有更有趣的事情。

王华和黄珣都是浙江余姚人,同一年的考生,在浙江乡试中,王华第一,黄珣第二,但是在答谢考官的环节中,王华穿了一件白衣服,被考官认为不成体统,不尊重人,最后把王华和黄珣的名次掉了个个。

没想到的是,在最后的殿试中,前两名还是这两个余姚人,两个人其实都对考题有了准备,不过,还是王华技高一筹。

看来还是王华的实力更强,不管是乡试还是殿试,不管知不知道考题,始终稳稳压黄珣一头。

王华在乡试中从第一变成第二,也许是老天爷都觉得不公平,你既然吃亏了,我就给你找补回来,还你个含金量最高的殿试第一。

顺便说一下,查找资料的时候,找到一篇论文《论明代会试简况及特点——“三色卷”取士》,文中也提到了这次泄题事件。

不过,论文的作者把王珣也理解成考官,刘珝的儿子才是当期的考生,这个就有些问题了。

一则,考生明目张胆拜访考官,实在是不合情理。二则,刘珝适龄的三个儿子,要么是参加部门考试,要么只是举人,要么是荫官,都没有参加辛丑科的考试。

论文写错了,同时,也从另一侧面证明,黄珣和王珣基本上就是同一个人。

问题是,黄珣既然知道这是考题,自己准备也就是了,为什么堂而皇之地放在书桌上呢?难道不应该阅后即焚?保密意识太差了!

因为一次泄题事件,王华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同样也会影响到王阳明的成长之路,那一年,王阳明十岁。

是不是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次泄题,就没有后来的王阳明呢?

挺有趣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